·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材建设 >> 高中读本 >> 高一册读本 >> 正文 今天是:
8 异域诗抄西风颂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17
 

西风颂

雪莱

1

哦,犷野的西风,你秋之实体的气息!
    由于你无形无影的出现,万木萧疏,
    似鬼魅逃避驱魔巫师,蔫黄,魆黑,

苍白,潮红,疫疠摧残的落叶无数,
    四散飘舞;哦,你又把有翅的种籽
    
凌空运送到他们阴暗的越冬床圃;

仿佛是一具具僵卧在坟墓里的尸体,
    他们将分别蛰伏,冷落而又凄凉,
    直到阳春你蔚蓝的姐妹向梦中的大地

吹响她嘹亮的号角(如同牧放群羊,
    驱送香甜的花蕾到空气中觅食就饮)
    给高山平原注满生命的色彩和芬芳。
    不羁的精灵,你啊,你到处运行;
    你破坏,你也保存,听,哦,听!

2

在你的川流上,在骚动的高空,
    纷乱的乌云,那雨和电的天使,
    正像大地凋零枯败的落叶无穷,
   

挣脱天空和海洋交错缠接的柯枝,
    飘流奔泻;在你清虚的波涛表面,
    似梅娜德头上扬起的蓬勃青丝,

从那茫茫地平线阴暗的边缘
    直到苍穹的绝顶,到处都散布着
    迫近的暴风雨飘摇翻腾的发卷。

你啊,垂死残年的挽歌,四合的夜幕
    在你聚集的全部水汽威力支撑下,
    将构成他那庞大墓穴的拱形顶部。

从你那雄浑磅礴的氛围,将迸发
    黑色的雨、火、冰雹;哦,听啊!

3

你,哦,是你把蓝色的地中海
    从梦中唤醒,他在一整个夏天
    都酣睡在贝伊湾一座浮石岛外,

被澄澈的流水喧哗声催送入眠,
    梦见了古代的楼台、塔堡和宫闱,
    在澎湃汹涌的波光里不住地抖颤,

全都长满了蔚蓝色苔藓和花卉,
    馨香馥郁,如醉的知觉难以描摹。
    哦,为了给你让路,大西洋水

豁然开裂,而在浩淼波澜深处,
    海底花藻和枝叶无汁的淤泥丛林,
    哦,由于把你的呼啸声辨认出,

一时都惨然变色,胆怵心惊,
    战栗着自行凋落;听,哦,听!

4

我若是一朵轻捷的浮云,能随你同飞,
    我若是一片落叶,能为你所提携,
    我若是一重波浪,能喘息于你的神威,

分享你雄强的脉搏,自由不羁,
    仅次于,哦,仅次于不可控制的你;
    我若能像在少年时,作为伴侣,

随你同游天际,因为在那时节,
    似乎超越你天界的神速也不为奇迹;
    我也就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急切,

向你苦苦祈求。哦,快把我飏起,
    就像你飏起波浪、浮云、落叶!
    我倾覆于人生的荆棘!我在流血!

岁月的重负压制着的这一个太像你
    像你一样,骄傲,不驯,而且敏捷。

5

像你以森林演奏,请也以我为琴,
    哪怕我的叶片也像森林的一样凋谢!
    你那非凡和谐的慷慨激越之情,

定能从森林和我同奏出深沉的秋乐,
    悲怆却又甘洌。但愿你勇猛的精灵
    竟是我的魂魄,我能成为剽悍的你!

请把我枯萎的思绪播送宇宙,
    就像你驱遣落叶催促新的生命,
    请凭借我这韵文写就的符咒,

就像从未灭的余烬飏出炉灰和火星,
    把我的话语传遍天地间万户千家,
    通过我的嘴唇,向沉睡未醒的人境,

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风啊,
    冬天如果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注释:
①选自《世界抒情诗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江枫译。雪莱(1792—1822),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②〔秋之实体〕原文Autumn’s being,指秋的存在、秋的生命、秋的实质、秋的本体。
③〔有翅的种籽〕Winged seeds,指种皮外展如翼,靠风力传播远方的种籽。
④〔蔚蓝的姐妹〕指春天清新明净的东风。
⑤〔梅娜德〕Maenad,据希腊神话,为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女伴之一,在雅典博物馆珍藏的古画上,梅娜德有怒发披散的形象。
⑥〔贝伊湾〕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一处海湾。
⑦〔浮石岛〕由火山熔岩形成,浮石亦称轻石。
⑧第三节结尾处所提到的那种现象,博物学家是十分熟悉的。海洋、河流和湖泊底部的水生植物,像陆地植物一样,对季节改变有相同的反应,因而也受宣告这种改变的风的影响。──雪莱原注。
⑨〔岁月的重负压制着的这一个太像你〕“岁月的重负”, 指陈旧腐朽的习惯势力、专制统治和宗教。“这一个”,诗人自指。
⑩〔枯萎的思绪〕原文dead thoughts, 不能译作“死亡的思想”。雪莱以落叶相比:树叶由于得不到水分和养料而凋落,雪莱的思想由于得不到包括他父亲在内的社会的理解、同情和支持而失去生机,却不是死亡。dead本身自有不能发挥作用、不能生效的涵义。

这首诗写于1819年秋天。当时欧洲大地上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据雪莱夫人说:“雪莱在1819年时已相信人民与统治者之间的一场冲突不可避免……他计划写一组政治诗,但因当时英国有所谓‘诽谤罪’的法律压制,不可能出版。”这可帮助我们理解诗人为何要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这首诗。诗人自己则给我们提供了具体的创作背景:这首诗构思于佛罗伦萨附近阿诺河畔的一片树林里,主要部分也在那里写成。那一天,感觉到暴风雨前的暖和,而令人振奋的大风集合着常常倾泻秋雨的云霭。不出所料,雨从日落时下起,狂风暴雨里夹带着冰雹,并且伴有阿尔卑斯山南区所特有的气势宏伟的电闪雷鸣。
   
西风这种自然现象,在雪莱笔下和在中国人笔下被赋予的含义很不一样,说说不一样在哪里;你由此还能联想到其他哪些具体的中西文化差异现象?

文章录入:陈敦桥    责任编辑:陈敦桥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