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材建设 >> 初中阅读 >> 人教八上教材 >> 正文 今天是:
R8126  三峡
作者:郦道元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19
 

 

    [三峡风光,美不胜收。作者笔下的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令人不禁也想做一次三峡之旅。] 


    自三峡七百里②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③。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①夜分②,不见曦③月。

    至于夏水襄④陵,沿⑤溯⑥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⑦,暮到江陵⑧,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⑨御风,不以疾10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11绿潭,回清12倒影,绝巘13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14其间,清荣峻茂15,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16霜旦17,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18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19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

①选自《水经注疏》(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郦道元(466或472—527),范阳涿(Zhuō)县(现在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②〔七百里〕约合现在的二百公里。

③〔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略无,毫无。阙,通“缺”。

①〔亭午〕正午。

②〔夜分〕半夜。

③〔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④〔襄〕上。

⑤〔沿〕顺流而下。

⑥〔溯sù)〕逆流而上。

⑦〔白帝〕在现在重庆奉节东。

⑧〔江陵〕即现在湖北江陵。

⑨〔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10〔疾〕快。

11〔素湍(tuān)〕白色的急流。

12〔回清〕回旋的清波。

13〔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

14〔飞漱(shù)〕急流冲荡。

15〔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16〔晴初〕天刚晴。

17〔霜旦〕下霜的早晨。

18〔属(zhǔ)引〕接连不断。属,连续。引,延长。

19〔巴东〕现在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研讨与练习

   一 背诵全文,并完成下列练习。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2、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语言特点。

   二 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重岩叠嶂 夏水襄陵 乘奔御风 素湍绿潭 绝巘 飞漱 清荣峻茂

   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学习扩展阅读

    扩展阅读,就是以课文为中心,扩展到阅读有关作品。比如说,从节选的课文扩展到读整篇文章或整部作品;从读课文的引文扩展到读引文出处的全篇;从课文扩展到与课文内容类似或写法相近的其他文章;从改定的课文到作者的未定稿,并比较未定稿同课文的异同;从课文扩展到阅读课文作者的其他文章;从课文扩展到阅读课文作者的传记,对课文作者作品的评论。又比如,从课文所写的某个人物、某个事件、某种景物、某个细节、某种写法甚至某句话、某个字,也都可以扩展到阅读相关的作品。 
    扩展阅读作为精读和略读的补充,可以拓宽阅读的范围,扩大读者的视野,便于沟通课内、课外阅读,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所学的知识网络化、立体化、综合化。而且,可以在知识的相互比较、补充、融合和重新建构中,使读者开拓思路,闪出火花,涌现创意。

文章录入:冰风烈焰    责任编辑:冰风烈焰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