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材建设 >> 初中阅读 >> 人教八上教材 >> 正文 今天是: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陶弘景|苏轼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19
 

 

    [《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语言精练且生动。《记承天寺夜游》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的微妙心境,语言朴素而含有深长的意味。]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②。青林翠竹,四时③俱备。晓雾将歇④,猿鸟乱鸣;夕日欲颓①,沉鳞竞跃②。实是欲界之仙都③。自康乐④以来,未复有能与⑤其奇者。

 注释:

①〔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②〔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③〔欲界之仙都〕人间天堂。欲界,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神仙生活于其中的美好世界。

④〔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⑤〔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⑦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⑧,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⑨。怀民亦未寝,相与10步于中庭11。庭下如积水空明12,水中藻、荇13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14如吾两人者耳。


 注释: 

⑥选自《东坡志林》(中华书局1981年版)卷一。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承天寺,在现在湖北黄冈南。

⑦〔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

⑧〔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念,考虑,想到。

⑨〔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当时也贬官在黄州。

10〔相与〕共同、一起。

11〔中庭〕院里。

12〔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13〔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

14〔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

 

    研讨与练习

    一 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

    二 这两篇短文都写自然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试加以说明。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学习缩写 

    缩写,指在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不变的前提下,压缩原文的字数、篇幅,使长文变为短文。例如,影视戏剧的剧情简介,小说的故事梗概,论文的摘要,报告的纲要,著作的提要等。

    缩写时,要分清原文的主干和枝叶,以确定取舍详略;要根据原文和缩写要求,恰当地摘取原句或概括文意;要注意文气的连贯和语言的通畅,力戒语气中断或跳跃,更不要生硬摘取、胡乱拼凑。对于不同的文体,缩写还有不同的要求。缩写记叙文,原作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局,要写清楚;缩写说明文,原作中说明的事物特征或者事理,要阐释明白;缩写议论文,要保留原作的论点、主要论据和简要的论证过程。

    缩写可以培养综合、提炼和概括能力。

文章录入:冰风烈焰    责任编辑:冰风烈焰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