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 苏教版教案 >> 苏教八上教案 >> 正文 今天是: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作者:徐丽    文章来源:常州市正衡初级中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5/27
 

单元教学目标:

1、  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和意义。

2、  学习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和写法。

3、  体会各篇文章所流露的对花草树木以及鸟兽鱼虫的真情,学习在记叙和说明中结合抒情和议论的写法。

4、  积累有关介绍人与环境方面的知识。

5、  开展有意义的视听活动,提高视听效果。

 

单元课时安排:共14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苏州园林》            3课时

《都市精灵》            2课时

《幽径悲剧》            2课时

《明天不封阳台》        1课时

《治水必躬亲》          1课时

写作                    2课时

标点符号的修改          1课时

诵读欣赏                1课时

视听活动                1课时

 

单元内容:

本单元五篇文章都表现了人们对于自然的热爱,倡导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

《苏州园林》由总到分地介绍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达了对苏州园林的赞美和眷恋之情。叶圣陶先生娓娓道来,让人觉得身处优美的大自然中,不能不为建筑师巧夺天工的技艺而赞叹。

舒乙先生的《都市精灵》从小处落笔,往大处拓展,有感于某些现代城市连鸟雀也不见的现实状况,提出都市中人应当与鸟、鱼、兽共处的观点,表达了优化生活环境质量的愿望。

季羡林先生的《幽径悲剧》描绘了幽径藤萝之美和置身其中的情味,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现实,抒发了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明天不封阳台》记叙了“我”家决定不封阳台的事情,事情虽小,但作者却拥有一颗慈悲之心,表达了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

《治水必躬亲》论述躬亲是治水的必要条件,强调亲自登山涉水察看水情的重要性,通过正反对比深刻地指出治水与利、义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形象可感的与课文有关的图片、影像,激发语文阅读的兴趣,促使学生关爱自然、善待自然。学习本单元,除要领略作者表达观点的技巧,还要学会欣赏雅致的语言,并将课文与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教学过程:

 

1课时    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第一块:了解单元大概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导入:让学生了解本单元的主题,浏览单元提示、目录、课文等

明确任务

 

2

巡视、指导

浏览单元提示、目录、课文等

 

3

提取信息能力训练:分别用50个以内的文字概括你从每篇文章中获得的信息

概括自己所获信息并交流

 

4

布置讨论: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课文,确定一个研究小专题

讨论、组建研究小组,确定负责人并进行初步的分工

 

 

第二块:确定单元活动方案: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布置学生确定单元活动主题及计划

讨论、交流、制订活动计划初稿

 

 

第三块:学习评价: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出示评价内容:

1、  请说出本单元主要的学习内容吗。

2、  你有自己的专题吗?自己的合作伙伴是谁?

3、  本节课你有多少收获?

自我反馈

 

2

小结、评价

自我小结

 

 

 

234课时    《苏州园林》

 

学习目标:

1、    领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激发爱美爱国的情感。

2、 理清作者的思路,能概括出文章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层次。

3、   通过阅读比较说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在。

 

课前学习:通读课文,通过各种查阅、收集有关苏州园林的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导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闻名遐迩,苏州园林这是苏州文化中的奇葩。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交流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苏州园林的资料并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其特征。

小组交流讨论并概括苏州园林的特征,然后向全班展示小组对苏州园林特征的认识。

 

2

叶圣陶先生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基本艺术特征,作了具体而生动的说明。

作者介绍(见教参)

整理笔记,进一步了解作者情况。

 

3

布置任务: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读准字音,了解词义,并能简要说明苏州园林的总印象。

读文章,找句子

 

4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相互评价

 

 

第二块:研读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的印象是什么?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的开头写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

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被说明对象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什么?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是什么?用一个词语回答。

阅读文章12两小节,画出有关词语和句子

 

2

组织交流

交流

 

3

作者是以一个鉴赏者的角度来品位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的,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展开苏州园林这幅完美的画卷的?由此归纳出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顺序。

假如要你来介绍苏州园林,还有别的思路吗?

重点阅读39自然段,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总结、归纳

 

4

组织交流

交流、小结

 

5

结合图片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欣赏图片,温习文章内容

 

6

作者在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分别举例并说出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

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分析、揣摩

 

7

本文说明语言准确而多样,请找出文中运用的体现语言准确性的动词、副词和描写性词语;重点研读第5自然段,区分其中的说明、描写、议论性文字。

找出例句并加以分析。

 

8

组织交流并总结鉴赏文章的方面:文章的结构、语言、关键词句等

交流、评价

 

 

第三块:拓展延伸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回顾所学的《于园》一文,出示《扬州个园》,结合搜集到的有关苏州园林资料,说说于园、个园的设计风格是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回顾、思考、讨论

 

2

组织交流

交流、评价

 

 

课后学习:运用一定的结构形式,口头介绍一个学校或一个小区,或一个村庄。

附:

苏州园林的图片及相关资料请点击下列网站:

http://www.dqt.com.cn/yycf/cs/jiangsu/jingdian/jingdian04.htm

 

 

 

56课时    《都市精灵》

 

学习目标:

1、 总结出本文选材和写法上的特点并在作文中加以运用。

2、 找出能体现本文语言形象、用语生动特点的语句。

3、 结合现代城市污染,领会本文主旨。

 

课前学习:

1、  通读全文,查字典解决文中的生字、词。

2、  查阅资料,了解人与动物的关系。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导入:晴天的早晨,漫步在同济桥路边公园,一阵阵叽叽喳喳清脆的鸟叫声唤起了你一天的美好心情,然而这些可爱的鸟儿终究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远。“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生活环境!现在,大自然的生灵与人类的关系令人堪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都市动物的随笔《都市精灵》,看看著名作家舒乙对都市的这种变化是怎样一种态度。了解作者。

反思人与环境的关系,补充了解作者。

 

2

“都市精灵”指的是什么?文章中提到了哪些城市中的哪些动物?这些城市中的人们与这些动物的关系如何?

速读课文,找出相应答案

 

 

第二块:研读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略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

阅读、思考、交流

 

2

找出你认为文章中你最喜欢的对城市小动物的精彩描写部分,并有感情地朗读。

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描写内容,比比谁的感情更感染人。

 

3

生活在都市里的动物们被作者写得如此活灵活现、妙趣横生,是因为作者有着丰厚的语言功底,请说出本文的语言有哪些特点。

分析、讨论、交流,有能力者背出自选精彩语句。                     

 

4

作者在文章中指出了哪些问题?请找出你感受较深的语句。你认为作者提出的问题应如何解决?请你出谋划策。

体会、分析、交流。

 

5

作者认为每座城市都应该有钟爱的小动物,你赞成这个观点吗?城市有钟爱的小动物,对城市有什么影响,怎样才能使城市拥有可爱的小动物?

讨论、交流

 

 

小结

自我小结

 

 

第三块:拓展延伸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设计一条有新意的标语,号召同学们保护动物,和动物交朋友。   

设计、交流

 

2

都市动物成为都市居民的伙伴,给都市带来生机,使人感到欢快。然而实际生活中都市动物却在减少乃至濒临灭绝,其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使都市都拥有可爱的动物?

讨论、交流

 

 

课后学习:1.查找资料,找找其他国家或城市爱护动物的小故事。

          2.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来。

 

 

78课时    《幽径悲剧》

 

学习目标:

1、  联系生活,领悟出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唤起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2、  学习本文描写和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  体会本文精练、通俗而又雅致的语言。

 

课前学习:

1、  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的音形义。

2、  查资料,进一步了解作者和北大燕园。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组织学生交流课前学习对作者及燕园的了解。

交流

 

2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在怎样的幽径上发生了什么悲剧?

2.文章语言方面你有什么发现或收获?

阅读、概括

 

3

组织交流,小结

1.在美丽神奇的幽径上象征美的古藤萝被毁的悲剧。

2.语言特点:使用文言词汇、多用四字成语和短语、对称句子的使用、化用和引用古诗句。

交流,小结

 

 

第二块:研读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本文实际上写的是一株古藤萝的悲剧,作者为什么从幽径、古藤萝的美写起?

找出文中具体描写幽径、古藤萝形、色、味、声的语句,领略它们的美丽,思考、交流如此写法的用意与好处。

 

2

这株古藤萝简直是美的化身,它的被毁看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文中最能表达出悲剧感的是哪些文字?

思考、讨论、交流,找出相关语句并有感情的诵读,为这段描写作内容或语言上的点评。

 

3

你是如何看待“愚氓毁美”之事呢?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讨论、交流

 

4

文章最后一段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讨论、交流

 

5

小结

自我小结

 

 

第三块  拓展延伸: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以古藤萝的口吻写一段话,向人们提出劝告,保护好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提高审美的素质。

写作、交流

 

2

人们常说,读一篇文章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本文,你能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做出更多的解读吗?

思考、讨论、交流

 

 

课后学习: 在生活中,你曾为一株草、一朵花的折损而伤心过吗?你曾为一只猫、一条狗的病痛流过泪吗?如果有,请你将你的感情流露写下来,注意使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9课时    《明天不封阳台》

 

学习目标:

1能较深入理解文本表达的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观念。

2、能说出作者的思路和贯穿全文的叙事线索。

3、能说出叙议结合写法的好处。

 

课前学习:

1、  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读写说含义。

2、  调查同学家中封阳台的情况,做好统计。

3、  上网查找封阳台的利与弊。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了解同学家里封阳台的理由

说说封阳台的好处

 

2

杜卫东为什么《明天不封阳台》呢?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答案

阅读、思考、讨论

 

 

第二块:研读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关于封不封阳台,“我”的情感与态度发生了一番变化,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我”的态度变化情况,原因是什么?

阅读、思考、讨论、交流,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

 

2

找出对鸽子描写的部分,细心品读,说说作者描写动物的语言好在哪里?文中还有这样精彩的描写吗?找出来说说语言的精彩所在。

勾画、品味、交流

 

3

人与动物要友好相处,这正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你能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看法的部分吗?说说这些部分语言上的特点。

讨论交流,能说出叙议结合的表达妙处。

 

 

第三块:拓展延伸: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如果当时你也在场,目睹了鸽子的伤情,你会做怎样的决定?

交流,各抒己见

 

2

欣赏一组人类伤害动物的图片,看了这组图片,你有怎样的感想?

谈感想,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课后学习:收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资料,小组合作组织一次建设和谐环境的宣传活动。

 

 

 

10课时    《治水必躬亲》

 

学习目标:

1、认识海瑞这一人物形象。

2、理解文言大意。

3理解文中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了解一些固定的文言句式。

4、学习本文通过正反对比论述观点。

 

课前学习:

1、  通读全文,要求读流畅。

2、  借助页下注、工具书疏通文意,记下阅读中的问题。

3、  查阅关于海瑞的资料,了解海瑞其人。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导入:介绍作者、海瑞

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

 

2

布置任务:朗读课文,读流畅,注意句间及句中的停顿

自读、齐读

 

3

借助页下注、工具书疏通全文、释疑,提示重要字、词、句

质疑、口头翻译

 

4

概括内容

阅读、讨论、交流

 

5

治水应当做到什么?作者是怎样阐明的?

讨论、交流,归纳论证方法。

 

6

家喻户晓的海瑞,在你的心目中是怎样一个形象?读了课文之后,你对这个人物有哪些新的认识?

交流

 

7

小结

自我小结,整理文言知识

 

 

课后学习:

1、  背诵课文。

2、  口头翻译全文,继续整理文言知识。

 

 

 

11课时    修改文章专题训练——标点符号的修改

训练目标:

1、  明确常用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2、  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进行标点符号的修改。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布置任务,明确修改重点

自读《标点符号的修改》一文,了解修改的方法及容易误用的地方。

 

2

组织交流

交流学习所得

 

3

组织训练

专题训练

 

4

布置任务

修改同桌的随笔,着重修改标点符号

 

 

课后学习:修改2-3篇自己的文章,着重修改标点符号。

 

 

1213课时    写作训练

 

训练目标:

1、能在自己的记叙文章适当地运用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增强表达效果。

2、能按语段修改的要求修改他人的文章。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回顾本单元文章写作上的成功之处

回顾本单元文章写作特点

 

2

布置学习任务,明确本次写作训练的基本要求

自读《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短文,勾画要点

 

3

组织交流

交流

 

4

提供学生一篇参考例文,发掘文章的表达方式运用成功之处,提出可以改进的地方

读文章,讨论交流

 

5

明确本次写作训练的具体要求

思考、确定写作内容、构思、列提纲、写作

 

6

出示评改标准,组织互改作文

小组互改作文,推荐佳作

 

7

组织交流

佳作交流、评价

 

 

课后学习:自己再认真修改自己的文章,并誊写工整。

 

 

 

14课时    诵读欣赏

 

学习目标:

1

2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布置任务,明确要求

自读两段短文,摘录优美词句;思考蕴含的道理

 

2

组织交流

交流

 

3

提供类似文章,做美文阅读欣赏

阅读、欣赏

 

4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

 

5

小结

自我小结

 

 

课后学习:背诵自己喜欢的精彩语短。

 

 

15课时    语文实践活动——视听活动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专注做事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学会用眼用耳,抓主要内容,注意细节,提高视听效果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1

听记接力赛,比一比哪组信息获取最准最快。

接力赛活动,公布信息内容,决出优胜组。

 

2

组织评价小结

总结经验、阅读知识短文,归纳出提高视听质量的要领。

 

3

听记实践训练

运用归纳出来的要领进行听记训练。

 

4

布置任务:观看短片设计剧情对话

看短片,小组合作设计剧情对话并进行配音表演。

 

4

小结

小结、反思,总结活动收获。

 

 

课后学习:看新闻,坚持每天听记归纳五条新闻。

文章录入:dlzxxiangzy    责任编辑:dlzxxiangzy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