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 苏教版教案 >> 苏教九上教案 >> 正文 今天是:
程红兵:《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录
作者:程红兵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5/29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知识的一个重点,即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达中心思想的。从而让学生学会一点鉴赏小说的方法。
   
学习重点:情节。
   
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过程:(一课时,45分钟)
一、运用故事导入课文
试图达到两个效果:<1>活跃课堂气氛;<2>引出本课的教学目的和学习重点。
师:这里说一个父亲和儿子的故事。一天父亲看到儿子手里拿着一张通知书,便一把夺了过来,翻开一看,上面有老师的批语:该生在课堂上射弹弓,往同学口袋里装毛毛虫……请家长来谈谈。父亲看罢火冒三丈,抄起棍子要打,(教师顿了一下,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说是打好,还是不打好?(学生小声议论,七嘴八舌,多数人认为不打好)对,打了就没戏啦,故事缺乏变化,不新奇。只听儿子说:爸爸,你可别打我,该打的是你,这张通知单是刚从你的箱子里翻出来的,这上面说的是你的表现。父亲愕然。(同学笑)由此看出小说故事是很讲究情节布局的,请大家看226(初中《语文》第五册)这里提到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认识这个特征是我们这堂课的教学目的所在,学习重点也在这里,通过情节看人物,通过情节看主题。
二、分析情节
l.
分析情节构成。
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然后用简洁的话把各部分内容概述出来。明确,开端:菲利普一家盼于勒归来;发展:菲利普夫妇赞美于勒;高潮:菲利普夫妇见到于勒后的表现;结局:菲利普夫妇领着一家人躲开于勒。(教师板书情节构成,板书附后)在学生分析情节各部分内容的同时,教师穿插提问,学生思考回答。
师:在情节的开端与发展之间,作者用插叙交待了菲一家盼于勒回来的原因,原因是什么?于勒又是怎样离家的?
生:盼于勒的原因是:于勒来信说他发财了,要赔偿菲利普的损失。于勒离家不是自愿的,是被赶走的。
师:你怎么知道是被赶走的?
生:从课文中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一句可知,特别是送上”“打发两词。
师:情节发展部分也写了盼于勒,这部分盼于勒与情节开端部分写盼于勒有何不同?大家看课文比较一下。
生:发展部分增加了一些内容。
师:增加了什么内容?
生:母亲常常赞美于勒,他们一家人好象看见于勒。
师:于勒明明远在天边,然而此时菲利普一家人却觉得他近在眼前,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幻觉般地出现这样一种情景:那时候大家简直好象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看手帕喊着:喂!菲利普天涯如咫尺,说明了什么?
生:十年过去,这家人盼于勒更加热切了,他们由希望变成渴望。
师:由此可知发展部分与开端部分有程度不同,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这和下文有什么联系?
生:这样写与下文形成了对比。
师:对,由希望变渴望,由盼望到热切盼望,作者不断升温的目的在于为下文的降温作准备,使之形成反差,由希望的天堂坠入失望颓丧的深渊。反差巨大,对比强烈,读者感受也就更深了。
师:见到于勒以后,菲利普夫妇有何表现?
生:开始恐慌,继而菲利普太大破口大骂,与先前的赞美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领着一家人避开于勒。
师:结局一片紫色的阴影这一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什么心理?
生:烘托了这一家人阴郁颓丧的心理。生:这恰与刚出游时的人物心情形成对照。刚出游时,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人们的心情是快活而骄傲的。
2
.通过情节看主题。
教师用一副对联概括课文前后两大部分内容: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教师将对联板书)
师:当初盼于勒时,明明远在天边,却如近在眼前;见到于勒时,明明近在眼前,却如远在天边。本是同根生,相逢就是不相认,这都是因为什么?这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请同学给上面对联拟一个横批。
生: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纯粹的金钱关系。横批金钱世界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评价一下这篇小说的主题。(学生沉默思考,教师启发)小说主题是深刻的还是肤浅的?
生:深刻的。
师:何以见得?(学生沉思,教师再次启发)小说是不是就家庭写家庭?
生:不是,小说写的是一个家庭,但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社会问题。
师:对,从一个细胞反映了整个机体的情况。以小见大,可见其深刻性。小说还有一个细节,嫁不出去的二姑娘终于嫁出去了,也是因为钱,这一细节增加了小说主题的典型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到: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样的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马、恩的这一思想观点在小说中也得以反映。
3
.通过情节看人物。
首先明确小说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师:通过情节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联系情节来说。
生:盼于勒是因为菲夫妇要用他的钱为自己谋利,赶他走,是因为怕他连累自已,说明菲利普夫妇非常自私。盼于勒、赞于勒是图于勒有钱,赶他走、骂他、躲避他是因为他分文不值,由此可见菲利普夫妇非常贪。当日思夜盼的富翁于勒变成穷水手于勒时,菲利普夫妇却恨之入骨,避之唯恐不及,翻脸不认人,可见他俩非常冷酷。
三、分析小说运用其它手段刻画人物
师:小说通过神情、动作、言谈、心理描写刻画人物也很成功。先看牡蛎一例。作者写太太们吃牡蛎的动作过程是为了烘托表现谁的心理? 生:为了表现烘托菲利普的心理。
师:托、伸、动、吸、扔、一连串的动作描写非常细致,活灵活
现地再现了太太们吃牡蛎的过程,这个过程打动了菲利普;在他看来非常文雅、高贵、令他抨然心动,于是这位穷酸的父亲也很想高贵一回,(学生笑)接下来人物对话侧重表现谁?
生:侧重表现菲利普太太。
师:菲利普太太的一番话非常精彩,谁能分析一下这番话在她来讲起到什么作用?(学生沉默、思考、教师启发)我们改一下她的话,让她这样说吃,我们都去吃,吃他个痛快:这样好不好?
生:这样不好,菲利普太太舍不得花钱。
师:我们再这样改一下于吃什么吃,你有几个钱好吃,别打肿脸充胖子!”这样好吗?
生:不好,这样丢面子,而且女婿在跟前
师:同学们再比较一下课文是怎么说的,她这番话作用何在?
生:既维护了小资产阶级的面子,又省下了两个人的钱。
师:说得好,菲利普一时昏了头,而菲利普太太则保持清醒的头脑,她此时处于矛盾的心理状态,要说不吃,明显丢面子;要说吃,又怕花钱,很快想出了一石双鸟的办法。整个吃牡蛎的细节可以看出人物什么性格特征?
生:爱慕虚荣、庸俗。
师:作者刻画了两个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事实上菲夫妇二人同中有异,还有各自不同的个性,这一点提请同学们课后思考。小说对若瑟夫虽着墨不多,但也个性鲜明。(请一同学读课文202页第56自然段)若瑟夫细致观察于勒,目光饱含怜悯之意,内心充满叔侄亲情,给小费则直接表现出对叔叔的同情,若瑟夫是一个怎样的人?写他,对主人公菲利普夫妇有何作用?
生:若瑟夫是一个涉世未深、天真单纯、善良可爱的孩子。若瑟夫恰与菲利普夫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师:对,孩子是纯真的,大人是世故的,孩子是诚实的,大人是虚伪的;孩子是善良的,大人是势利的;孩子是慷慨的,大人是刻薄的。在若瑟夫身上寄予了作者的希望和理想。
四、解 题
师:小说为何以于勒为题
生:于勒是线索人物,是情节发展不可缺少的人物;正是对待于勒的前后不同态度,充分表现了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
师:标题在于勒之前加上我的叔叔,这又是为什么?
生:反映了”——若瑟夫对待于勒的态度,仍把于勒看成自己的亲叔叔,道出了孩子的心声,由此看出作者的希望所在。五、评价小说情节。
师:课文前面已有评价,情节曲折,构思巧妙。曲折体现在哪里?
生:由盼而赶,由赞而骂,最后避开。
师:故事不长却也跌宕起落。小说情节惟波澜起伏,曲折多变,才能曲径通幽,引人入胜,使人产生目不暇接的美感。构思巧妙主要体现在何处?
生:主要体现在高潮、结局上。
师:何以见得?(学生沉默、思考,教师启发)这里假设两种情况,同学们和原作比较一下。第一种:顺势正向发展。菲一家在船上正好碰上衣锦还乡的于勒,菲赶紧上前,紧紧拥抱于勒,眼泪纵横,菲利普太大在一旁大唱赞歌:好心的于勒,你可真算得上一个有办法的人
生:这样安排不好,原因是:〈1〉情节缺乏变化;〈2〉不能形成对比,削弱了人物性格,人物的本质不能充分暴露;〈3〉从而消弱了主题。
师:第二种安排,于勒此时已成为海盗,看到兄嫂在船上。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手起刀落,结果了他们两人……(学生笑)
生:这样安排也不好,虽在意料之外,但不在情理之中。而且主题也乱了。
师:而原作构思巧妙,妙就妙在:情节安排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当时法国小资产阶级日趋贫困,根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富于勒变成穷于勒有必然性。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同学们归纳一下,判断小说情节安排如何,应从那些方面考虑?
生:〈1〉生动性,要曲折多变,才能扣人心弦;〈2〉合理性,要合乎生活逻辑,真实可信;〈3〉有利于表现人物、表现主题。
六、巩固成果,开拓想象
提供一个类似本文情节安排的小说故事,省去高潮和结局,要求学生补出,进一步体会情节要求。
师:下面说一个父亲和女儿的故事;一个爱花的父亲托人花两三百元钱买了两个名贵的花种,当他正把晶莹的种子下到两只精致的花盆里的时候,五岁的女儿沁沁跑了过来。嚷着也要种花,父亲想:这样名贵的花种怎么能让小孩糟塌? 女儿一看父亲不肯,便撅起小嘴,掉下了眼泪。父亲灵机一 动,叫女儿去拿一只空盆来,自己找了两个酷似花种的石 子,极认真地放在盆里,女儿高兴地亲着父亲的脖子,拿着小铲,小心地培上土,浇了水,土里埋进了一个小小的欺骗。沁沁有了一盆自己的花:;尽管还没出芽,没长叶,没开花,但她相信一切都会有的,她觉得很了不起,逢人便讲。每天学着父亲的样,给花浇水,把花盆搬到太阳底下,埋上几粒化肥。夜里,所有的梦都是花,红的,黄的,蓝的,好香,好香。这时候父亲觉得办了一件蠢事。一段时间以后,女儿问父亲;爸爸,你那盆早就出芽了,我的怎么还不出芽呢?”父亲说:这盆不要了,我们换一盆。沁沁不干,依然学着大人的样子做着一切。
故事讲到这里,高潮和结局请同学们给补出。既要在意料之外,又要在情理之中。(学生思索,教师提示)石头本来不能开花,意料之外,花得开,问题是怎么开法。
生:父亲买了花种,重新种在女儿的花盆里。
师:这是背着女儿做的,还是当着女儿面做的?
生:背着女儿做的。
师:父亲本来就是因为欺骗了女儿而感到懊悔,现在难道会用欺骗的手段讨得女儿的欢心吗?
生:父亲当初拿的两个酷似花种的石头,本来就是花种。
师:这位同学心地颇为善良,但是可以肯定,那不是种子,而的确是石头。
生:父亲把真相告诉了女儿,重新买了花种种上。
另一学生:不好,不新颖,而且父亲肯定会想到,如果说出真相,女儿心理会受到伤害。
师:同学们都是从人为的角度来设想考虑,总有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现在能不能换一换思维的方向,撇开人为的角度。
生:是鸟儿叼来的种子。
师:很有可能。
另一学生:是风儿吹来的种子。
师:什么样的花种随风飘散,能很快长出芽来?
生:蒲公英。
师:很好。请听小说原作的高潮和结局。(教师充满深情地读到)忽然,一个春雨过后的早晨,沁沁高兴地向全家宣布:花出芽了!我种的花出芽了;父亲不信,到阳台上一看,果然,一粒小小的嫩芽顶着雨珠,羞涩地低着头,身子又细又白。父亲研究了许久,好几天以后才发现那是一株蒲公英。象是为了报答沁沁的真诚和劳动,蒲公英长得好快,风儿吹过,雨儿洒过,霞光染过,终于抽出了一朵小花,淡黄的泛着柔嫩的微光,招来一只蜂儿,嗡嗡地歌唱,纯真快活的沁沁绽开了如花的笑脸(学生沉浸在小说那如诗一般的境界之中)
师:下课。

 

文章录入:dlzxxiangzy    责任编辑:dlzxxiangzy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