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 语文版教案 >> 语版九上教案 >> 正文 | 今天是: |
李镇西 :《致女儿的信》教案和课堂实录 | |
作者:李镇西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3 | |
何思静轻轻地唱了起来――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 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 歌声把所有同学都感染了,渐渐地,全班同学和着何思静的声音一起唱道―― …… 直到我们老的哪儿也去不了 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 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直到我们老的哪儿也去不了 …… 歌唱完了,大家鼓掌。 我的眼睛潮湿了,鼻子开始发酸,但我尽量抑制自己的情绪,尽可能镇定地说:“虽然李老师不会唱,但每一次听到这首歌都很感动,爱情就是看着对方变老,仍然爱他。像这样的爱情,虽然少,还是有的。前次裴丹同学的作文大家还记得吗?她说她爸爸妈妈每次上街进商场,爸爸都把妈妈的手牵着。爱情有时候就是牵手。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更不需要海誓山盟!” 同学们没有说话,都看着我,每一双眼睛都在感动,都在思考。 停了一会儿,我问:“对这篇文章还有没有不懂的地方?或者对苏霍姆林斯基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赵瑞雪问:“苏霍姆林斯基女儿只有14岁,作者为什么就说她跨进了‘成年女性’的界限?” 这个问题我当然可以回答,但我先问同学们:“有没有同学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金薇说:“因为是在苏联嘛,苏联的女孩早熟一些。14岁正是青春期,所以他说女儿成年了。” 我笑了:“我基本同意你的说法,他说14岁是‘成年’的年龄。其实不光是苏联,在我国,14岁也是进入青春期的年龄嘛!我看到的另一个版本上这一句是这样说的:‘你跨进了女人的行列。’还有没有其他问题?” 苏畅:“最后一句我不太理解,‘就是说它还仅仅是能够成为人,但尚未成为真正的人的一种生物罢了’。” 我说:“好,哪位同学给苏畅讲一讲?” 李文思说:“我觉得,作为一个真正的人,他的情感是很丰富,所以他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他一定拥有爱情,懂得爱,如果一个人不能够思索没有拥有爱情,是很可悲的,就不是真正的人,而只是一个生物。” 我说:“我觉得你说的有点道理。有没有补充的?大家注意,这里说‘但尚未成为真正的人’,也就是说前面所说的‘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是一种生物罢了。你虽然成了人了,但还不是真正的人,没有智慧,没有情感。其实从生物的角度,动物也知道繁衍,但是人与动物不同,人类的繁衍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的。只有人才有爱情!苏霍姆林斯基在另一部著作中这样写道:爱情的种子,要在我们的青少年性心理成熟以年很久就播到他的心田。中国家长对这个观点可能觉得不可思议。苏霍姆林斯基解释说,所谓爱情的种子不时谈情说爱的技巧,而是培养人的尊严感的过程,培养忠诚、义务、使命感,培养人性美,培养人的责任感的过程。这句话说得非常好,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要在女儿14岁的时候跟她谈爱情?因为不仅仅教女儿懂爱情,而且是教她懂真正的爱情,懂得做人应该具有的责任感,培养女儿的人性美。现在我问一个问题:你们读了这封信以后对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杨晓梅说:“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很好的爸爸,但我觉得爱情不仅仅是说出来,更要做出来,不应该刻意地去追求,不应该把‘忠诚’说出来。有许多人把忠诚挂在嘴边,最后还是不忠诚。因此,我觉得苏霍姆林斯基不应该把忠诚说出来,而应该让女儿以后去实践。” 金薇反驳:“我觉得杨晓梅理解不对,因为这是大天使说的,并不是夫妇表现出来的。” 本来从这里可以开始许多观点交锋,但遗憾的是,课堂时间快结束了。所以我不得不说:“这个问题,杨晓梅的意思是忠诚应该用行动来体现。这个观点本身还是对的。金薇不同意你的说法,可能其他同学还有其他想法,或者还有更多不同的观点。李老师这里不作结论,下课以后我们还可以继续争鸣。好吗?” 我非常明显地感到,通过这堂课,同学们对苏霍姆林斯基充满了敬意。于是我说:“还记得我第一次见你们的时候谈到对我影响非常深的两个人?一个苏霍姆林斯基,一个是――” 不等我说完,同学们大声齐说:“陶行知!” 我向孩子们展示了几幅照片:“看,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照片,非常英俊!” 当苏霍姆林斯基的照片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时,同学们一片惊叹,他们的确被苏霍姆林斯基的英俊征服了。 我充满感情地说道:“苏霍姆林斯基从心灵深处特别爱孩子。他还写过一本书,题目就叫《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每年暑假和寒假他都与孩子一起郊游,他担任校长,同时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坚持上课。他后来是工作岗位上心脏病突发,被抬上担架,就再也没有醒过来回来。我特别感动他的一些细节。他每天早晨都来到学校大门口,用非常慈祥的目光看着孩子们一个一个走进校门。曾有一位波兰学者参观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巴甫雷什中学后这样写道,我在这个学校发现了一个秘密――在这所学校里,孩子们不是怕校长的,无论苏霍姆林斯基出现在什么地方,总有孩子围上前去,每当这时候,苏霍姆林斯基的脸上就露出了孩子般纯真的笑!” 教室里再次进入一种神圣的沉静…… 我继续说道:“再过一个星期,下周星期一,我将去见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我们1998年第一次见面,已经六年不见了。李老师要去见他,你们有没有什么话要我带给这位当年幸福的女儿?李老师一定带到!” 同学们一下子没有思想准备,但都在认真地想着。 我说:“这样吧,下来以后你们想好了,每个人写一张纸条交给我好吗?” 同学们大声说:“好!” 摄像是给我做了一个时间已到的手势,于是我对同学们说:“今天咱们这里上课,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信,说实话,我在上课时忘了我是在给你们上课。这堂课勾起了我的回忆,我过去教过的一个学生,她的孩子要读小学,来找我想读一所非常好的小学,我说没问题,成都几所著名小学的校长我都认识的。当我接到她的电话时,我感慨万千!当年我给他们那批学生讲苏霍姆林斯基的时候,他们和你们一般大,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他们成了爸爸妈妈,有了孩子,孩子都读小学了!我想,你们正在一天天长大,再过若干年,你们也会迎来自己的爱情,迎来自己的家庭,并有自己的孩子,说不定李老师还会教你们的孩子;到了那一天,李老师会从你们孩子身上看到你们的影子!大家想一想,这是不是最浪漫的事?这样的人生多么富有诗意!但是,只有真正懂爱情的人,才会拥有这样诗意人生!” 同学们自发地鼓起了掌,这是这堂课最热烈的掌声! 掌声中,我对同学们说:“下课!” 学生仍然热烈鼓掌……
点评李镇西的《给女儿的一封信》课堂教学 谈理想课堂的“三层六度” 总结李老师的课堂实录得出的结构 直接导入(初识文本-)-----清除障碍(解决字词)-------回归文本,研磨教材------联系实际,铺垫下文------重回文本,重点感知,反复玩味------讨论探讨
一、第个一环节-----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点评:初步感知文本但他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教师是主导,学生是容器的格局。一句:自己读,看看有什么感想、问题、想法,提出来交流分享、探讨。立即就将学生推向了前台,学生是主角。教师的语言是协商、是询问、是对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尊重,是一种民主的和谐氛围的营造。改变教师在课堂的话语霸权。同时也使全体学生将精神集于文章的阅读。提出,交流,分享、探讨这些词语的使用在学生的情感方面就有一个微妙的愉悦,那就是当我说出的时候并不代表我不会,而是我善于发现问题,并与同学们分享一份快乐和幸福。所以这时学生是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文本的。这就是理想课堂中构筑的愉悦性和参与度 二、第二个环节------字词清障。 师“那么我要问,哪些同学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如果你们没有,李老师就要问你们了。” 点评:“哪些”指谁是不定指,但确是存在的现象,不能忽略,学习来不的半点虚假。“哪些同学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然后查过哪些字词大家交流一下”在传统课堂,教师一般是问:有哪些字同学们不认识?简洁明了,可我们却忽略了这是把学生的缺点明晃晃的暴露在别人面前,没有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而李老师后面的半句:查过哪些字典就成了不会字的学生炫耀自己的地方,而且后面用了“交流”是平等的学习。这就在学生的心理形成一种亲近的情感,使他喜欢表达,乐于发表自己不会的字从而显示自己能够主动学习的精神,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堂营造了尊重学生的氛围。提问看似不经意的一问,确是技巧纯熟的表现。于是我想起我听过的一位年轻老师的《皇帝的新装》课,她问谁课前没预习,请举手,结果有两位学生举起了手,老师非常亲切和蔼的对一位学生说,请你站起来,你很诚实,我们大家要向你学习,但老师还是要惩罚你,你回答老师一个问题。从老师的态度与话语中我可以听出这位老师是很爱学生的,但就是:我要惩罚你。这句话可见老师还是居于话语霸主位置,学生依然是被教训的对象。另外这本身对诚实就是个惩罚。她所或缺的就是李老师营造理想课堂的话语技巧。
三、第三个环节-----回归文本,研磨文本。 师。。。。。。“这篇文章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信,同学们读了一遍以后你们第一个感觉是什么?有什么想法?大家不妨谈谈。” 点评:这个问题的提出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一个“感觉”“想法”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答的机械传输,而是由学生的主体感受生发问题,源于学生,解于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自然有话,有兴趣。教师这里不着痕迹的整合度恰如水到渠成,自然流畅。 四、第四环 联系学生的父母为下文分析做进一步的铺垫。 师;那么我有一个问题,你们可要实话实说――你们在14岁有没有想过爱情?放心,李老师不会问你具体是怎么想爱情的。”(联系学生实际,亲近学生,来源学生,走出文本,收回拳头,准备下文出击。) 点评:李老师这里不用我问同学们一个问题而是我有一个问题。就变成了学生帮助老师解决问题,当然要踊跃了。理想课堂的亲合度淋漓尽致的演绎着。 当你们在父母面前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们的父母是怎么说的?苏畅,你先说好吗?” 点评:预设学生的父母与苏对比或是一种看似不经意的铺垫,实际是驾御课堂的纯熟度,这是课堂生成的源泉) “可是,”我话锋一转,“为什么只有四个同学问了爸爸妈妈呢?其他同学也想过爱情为什么没有问过你们爸爸妈妈呢?”
我说:“不敢?如果问又会怎么样?好,我们现在就想像一下,如果你们问爸爸妈妈,估计他们会怎么说?” 点评:教师有义设想的情景,为下文打基础。既是生成也是预设。预设的简单生成的多样,学生来自心底的真实的声音,是教师唤起理想课堂其乐融融氛围的活化剂。
五、第五个环节-------重回文本,重点感知体会-----方法是理词、析句、品段。 师:“刚才几位同学的父母回答得非常好,但是和苏霍姆林斯基的回答相比还是有有区别的,比如,第一,在表述形式上,你们家长都给你们讲道理,而苏霍姆林斯基是用讲童话的形式。第二,你们父母都讲每人的爱情不一样,但是既然是都是爱情就有共同的特点,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讲的是古今中外人类共同的情感。现在我们看看苏霍姆林斯基是怎样讲爱情的。下面同学们把课文快速看一下,把你喜欢,欣赏的语句勾出来,或者不懂的画出来。一会儿我们交流感想,或者提出问题,李老师一会儿也给同学们谈谈我的体会。” 点评:李老师这里即提出了问题的思考方向,又指明了学习的方法、方式。方向----喜欢、欣赏。方法---------勾出、画出。方式-----交流、提出。简简单单几个词是教法与学法,这里我认为着重体现了构筑理想课堂的自由度和拓展度,是亲和度与练习度的写照是师生互动的层面。教学不一定都那么完美无缺,只要能于细微之处培养学生的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他创造奇迹的根基。
“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或者某些段落甚至一个句子一个词,最能打动你的……都可以说说。哪位同学先来说一说?” 点评:所用教学方法---词、句、段。两个“最”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使学生能有的放矢,注意调动学生潜在的学习积极性。理想课题的浑然一体被李老师不着痕迹地着墨着。最深,最能打动是笼统的概括的,未必所有学生都能准确把握,而一个句子一个词,某些段落。就好比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样将一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了。这就是李老师驾御课堂的技巧。不足为奇但可以让学生触摸的到,可以沿径寻幽。 引李老师的课堂实录“李文思举手了,她说:第15自然段有这样一句――‘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一种无以伦比的美……’我是第一次听到用‘无与伦比’这个词形容爱情,我对这个词有了感觉,就是爱情居然能够产生这样强大的魅力!” 让学生自由发言,并非取消教师的引导。理想的境界,是学生和老师在自然而然的交流中互相促进,同时,教师又不知不觉地引领着学生。这里的关键,是教师要善于捕捉契机――敏锐地发现学生发言中和文本重点的结合点或邻近点!说实话,在课前我所能想到的最大的教学难点,就是这篇文章很容易上成以“正确认识爱情”为内容的主题班会!我提醒自己:必须上成语文课,尽可能引导学生在认识爱情的同时,又注意课文的文学性或者说写作艺术。因此,在这之前,虽然表面上我和学生在轻松地聊着,但实际上,我一直在关注着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我在等待,等待着学生自由交流和教师主动引领的最佳切入口。现在,李文思的发言让我心里一亮:机会来了!” 点评:通过这一段的对白我们可以看到一位成熟的教师他的课堂是生成与预设的完美集合。任何课堂是不可能脱离预设随便生成的。它是教师驾御课堂和熟知文本的技能技巧与熟练度的自由糅合,是理想课堂教师层面整合度的体现。李老师的道白说出了一个优秀教师如何解剖教学难点的方法---寻找最佳切入点。可以说本堂课的精彩在这里开始了。前面是序幕。
我说:“李文思的发言很好。她指的这个语言点是上帝的第二次发现。那么,我们不妨暂时停留在这里研讨一下,我们围绕上帝看到的东西来看一下,课文说‘上帝在他们身上看见了一种不可思议的美和一种从未见过的力量”,我想问,上帝这样‘看见’过几次?” 同学们马上这三次找出来,看看上帝三次看见了什么,看见的是不是同样的东西。” 点评:重点处理。 有同学说:“第一次看到的是爱情。” 我和他们碰撞起来:“看到的是爱情?不对吧?那是大天使对上帝所见的解释和概括。” 点评;及时引导,调空课堂,心灵撞击,接通思路。 同学们继续寻找并思考上帝三次究竟见到了什么。 我和学生一起找一起分析:“第一次是什么?‘上帝从那目光中发现了一种不可思议的美与一种从未见过的力量。’看到的是什么?” 同学们齐答:“美和力量!” “第二次看到的呢?” 同学们说:“还是美和力量,第三次是同样的东西。” “对!”我继续引导,“但是三次同样的美在他的眼里是有没有区别呢?或者说三次有什么不同?(点评:理想课题的延伸度,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书上有的,你只需要扣住这句话的语言(紧扣文本)。第一次看见的美是什么?”(培养学生的质疑思考) 有同学插嘴:“爱情。” “这是大天使给他概述的呀!” 我笑了,然后继续追问,“上帝自己看到的是什么?”(点评:引导学生思考,言简意赅,可切中要害。课堂语言的简约明了。) 多数同学回答:“不可理解的美。”
师问:为什么他没看到过这东西呢?作者这里说,上帝发怒了。为什么要发怒呢?” 点评:师引导学生思维由浅层次向纵深拓展 |
|
文章录入:dlzxxiangzy 责任编辑:dlzxxiangzy |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