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材建设 >> 高中读本 >> 高四册读本 >> 正文 | 今天是: |
33 《庄子》寓言两则 | |
作者:庄子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4 | |
呆若木鸡 选自《庄子·外篇·达生》。 纪渻〔渻〕音shěng。子为王〔王〕指齐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 〔鸡已乎〕意思是斗鸡养好了吗?曰:“未也,方虚而恃气。”〔虚而恃气〕虚浮骄傲,而且自恃意气。恃,通“骄”。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犹应向景〕还是听到声音或者见到影像就有所反应,意思是心还是为外物所牵制。向,通“响”。景,通“影”。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德〕德性,可以理解为作为斗鸡的基本素质。全矣,异鸡〔异鸡〕别的鸡。无敢应者,反走矣。”蜗角之争 选自《庄子·杂篇·则阳》。 惠子见戴晋人。〔戴晋人〕魏国的贤人。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逐北〕追逐失败而逃亡的人。旬有五日而后反。”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实之〕与前面的“虚言”相对,意思是充实话的内容,使更具体。君以意在〔在〕视,察看。四方上下有穷乎?”君曰:“无穷。”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通达之国〕人迹所及之地为通达,意思是四海之内的国家。若存若亡乎?”〔若存若亡乎〕意思是,与四方上下之无穷相比,通达之国是不是显得若有若无呢?君曰:“然。”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梁〕魏国都城大梁(现在开封一带)。于梁中有王。王与蛮氏,有辩乎?”〔有辩乎〕有什么不同吗?辩,通“辨”,差别、不同。君曰:“无辩。”客出而君惝然〔惝然〕怅然,恍然若失的样子。 若有亡也。 魅力庄子。《庄子》寓言两则这两则寓言想像丰富奇妙,角度新颖独特,以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做譬喻,加以简练、夸张的描写,说理透辟而含义无穷,言辞尖刻而妙趣横生。仔细阅读这两则故事,品味譬喻之巧妙,并思考各自的喻意。 |
|
文章录入:luyan 责任编辑:luyan |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