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 苏教版教案 >> 苏教八上教案 >> 正文 今天是:
《甜甜的泥土》教学实录   张彪
作者:张彪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4
 
课前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教室环绕轻轻的音乐,师生沉浸在母爱的亲情之中。(多媒体课件)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音乐中导入)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唱出了天下子女的心声,“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朴实无华的歌词中渗透着儿女对母亲深深的感激之情,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拥有母爱更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感受小小说《甜甜的泥土》中,感人至深的母爱。(背景音乐渐息。)
师:请大家打开书,首先我来朗读一下课文大家注意扫除文字障碍,整体感知课文,思考:“小说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PPT课件显示问题)
(背景音乐《秋日私语》响起,伴着音乐的节奏,教师有感情朗读全文。)
(大约6分钟左右朗读结束,学生深深被故事的情节所打动,沉浸在故事情节中,几秒钟后情不自禁地鼓掌。)
师:谁来说说全文叙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生(王子珩):我觉得全文叙述了一个离婚后的妈妈,在自己孩子王小亮八岁生日那天,不顾严寒给自己的孩子送奶糖,小亮收到奶糖后不敢带回家,把奶糖埋在雪堆里,结果奶糖都化了的故事,表现了“过去妈妈”对王小亮的爱。
师:王子珩同学说得很具体,谁还能再概括些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杨咏翔):我觉得本文叙述了一个原来妈妈对自己孩子的爱,在他生日的时候送糖,然后王小亮分糖、埋糖,最后糖化的故事。
师:嗯,杨咏翔说得比较简洁,全文是围绕“奶糖”为线索,叙述王小亮过去妈妈给他送奶糖,他分奶糖、埋奶糖、尝奶糖的故事。
师:下面我们进入“自读课文”的环节,读课文前我们先强调一下文中需要注意的字词:(课件显示生字)
(字词处理:找学生来读出正确读音。一分钟后,字词处理完毕。)
师:下面同学们根据背景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时体会:文中母亲对孩子浓浓的爱。(课件背景音乐响起。)
生:听音乐,带着感情自读课文。
(大概6分钟后,自读结束。)
师:这篇小小说以细腻的笔法,优美的文字表达了一个离异母亲对孩子的爱,你能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这种爱?
(小组讨论)
生(马姗怡):我觉得从:“她,倚着学校门口的一棵杨树,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雪雕”可以看出母亲的爱。
师:如果再具体些呢?哪个词?哪个字可以感受到?
生(马姗怡):“倚”字可以看出。这字表明站立时间已久,说明她很早就来了,站累了才倚靠着树。
师:说得好,那她为什么这么早来呢?他不知道学校什么时候中午下课吗?
生(赵敬轩,手迅速举起):她肯定知道学校什么时候下课,她早来是因为她不肯错过任何一个看到儿子的机会。
师:好,说得好!这个“倚”字,告诉我们“她”太想见自己的儿子了,于是提前很长时间来等儿子,希望能早点见到自己的孩子。即使天再冷,西北风再刺骨,她也一动不动不动地等,这就是母亲,这就是母爱呀!
生(张可):我觉得“一阵电铃的急响.她黯淡的眼神里,射出热切的光”,也可以感受到母亲的爱。
师:为什么呢?
生(张可):因为“她”太想见自己的孩子了,听见下课铃,眼睛的光都不一样了。
师:嗯,张可分析得很有道理,这是对眼睛的描写,刻画出放学后母亲将见到儿子时的兴奋和激动。“黯淡”表明不能经常看到儿子、照顾儿子给她带来的创伤,“热切”表明即将见到儿子的激动。用眼神来表现人物的心情。还有没有其它语句?
生(刘国鸿):还有“她一阵晕眩,几乎站立不住跌跌撞撞地扑过去,双手紧抓铁栏使劲地摇着”,我觉得这里面的“扑”、“抓”、“摇”都能表现出母亲想见自己孩子当时的状态。
生(谢晓川):我来补充,我觉得这几个动词,还能表现出妈妈见不到自己儿子时的失望。
师:两位同学的分析非常准确,这句作者采用动作描写,生动的刻画了母亲在见不到儿子后心灵受到沉重打击的状态。从侧面展示出儿子在母亲心目中的地位,同时也突出母亲想见儿子的急切的心情。
生(魏子杰):还有“今天,刚过,八个生日”,她这时说的话并不是“老头”问的,我觉得“她”这时只想着自己的儿子,其它的都没想,见不到儿子自己都绝望了。
师:魏子杰看得很细致,找得得也非常准确,这里看似“答非所问”的对话,实际饱含着母亲的对孩子的爱,这时候“几年级几班”已经不重要了,“她”只深深记得“今天”是孩子的“第八个生日”。
师:作者是通过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她”这个母亲的形象的呢?
生(肖梦涯):通过动作描写来刻画母亲的。
生(七嘴八舌):还有语言、肖像描写。
师:从这语言、肖像、动作三个方面来刻画母亲的形象,进一步突出母亲对孩子的爱——母爱。        
师:因为母亲这样的爱自己的孩子,所以她才那么早来学校,所以她才不顾风雪、不顾严寒等了那么久,她要在儿子生日这天送给儿子最爱吃的“奶糖”,这就是母爱,这就是深爱孩子伟大的无私的母爱。
但最后还是没有见到“朝思暮想”的儿子,伴着“夺眶而出的泪水”、“踉跄”的背影,她离开了……直到下午的时候王小亮才得到奶糖,他“惊喜极了”。他知道这奶糖是谁送给他吃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生(沈超):他知道是谁送的,因为这是他最爱吃的奶糖,只有他过去的妈妈才知道他爱吃什么。
师:王小亮知道是原来妈妈送的。还能从文章中哪句可以看出来?
生(马姗怡):文章后面说他梦见原来的妈妈来了,现在的妈妈走了,所以他是知道谁送的奶糖的。
师:综合两位同学的答案,那理由就比较充分了。那文中王小亮接到奶糖后是如何做的?他为什么要那样做呢?
生(谢晓川):他拿到糖后把糖分给同学和老师了。然后在路上又把糖埋在雪里了。
师:他为什么要把这么“珍贵”的糖分给别人呢?
生(谢晓川):因为他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
师:分享什么快乐呢?
生(同上):分享母爱的快乐。
师:小亮拿到糖后先和同学老师一起分享送来的奶糖,因为他希望能和大家(关心爱护他的人)一起分享他的快乐,同时也要让大家知道他是拥有母爱的,他也是有妈的孩子,他在母亲的心里也是一块宝。
师:那他为什么又把剩下的糖埋起来了呢?
生(张可):因为他想到了“现在妈妈”的冷酷。
师:因为想到了现在的妈妈,所以只好把糖埋起来,不敢带回家。这一夜小亮睡得特别香,第二天很早就起来了,他要去挖他的糖,但不幸的是,这一夜大地回温,糖和雪都融化了,当王小亮发现奶糖融化后,他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杨咏翔):他当时非常伤心;从“滚下泪……,呆呆地凝视着”都可以看出来。
师:“伤心”,“呆呆地凝视着”可以看出了,“呆呆地凝视”时王小亮在想些什么?
生(赵航):他想到糖都没了,再也吃不了糖了。
生(张京慧):他肯定觉得还不如不把糖埋在雪里呢,肯定觉得挺后悔的。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这时小亮心里是复杂的,渴望已久的母爱,一夜之间却没了。伤心、悔恨、委曲一起涌上心头,换成谁在这种情况下都会“呆呆得凝视”,都会忍不住流下眼泪。
可是不一会儿,“他又笑了”,他为什么笑呢?
生(张凡):因为他觉得“泥土是甜甜的”。
生(陆昱帆):因为他感受到这糖还在,他也想到自己还是被母亲深爱的,所以就笑了。
师:可是,日常生活中的泥土并不是甜的,为什么王小亮当时尝到的却是甜甜的?这“甜甜的泥土”有什么含义?
(问题问完后,没有举手的同学,大家似乎被难住了,于是又安排了一个小组的讨论。)
生(谢程欣):因为糖化在这小块泥土里了,所以它是有甜味的。
生(王子珩):(一直在高高举着手)我觉得一方面是糖化在泥土里了,另一方面是因为小亮从泥土中感受到母爱还在,……自己还是被爱着的,这“甜甜的泥土”就象征着母爱,同时也代表着关心爱护小亮的同学、老师等等身边的人。(他一口气说了很长。回答完后,学生鼓掌。)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甜甜的泥土有两层含义:(1)糖化后渗入泥土,土也变甜了。(2)想到“过去妈妈”的疼爱,感受到母亲对自己的爱,这时什么东西都会变成甜丝丝的。现在“渗入泥土中的糖”就如同母爱的化身一样,滋润着王小亮的心田,世界上还有什么比感受“母爱”,更“甜美”的呢,世界上还有什么比享受母爱更幸福的事情呢。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拥有母爱更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文中的王小亮渴望得到母亲的疼爱,连做梦都想,但现实中的更多的人,在母爱的呵护下的人,却麻木的感受不到母爱,觉得自己的妈妈唠叨、烦,甚至开始讨厌自己的母亲,一次又一次地伤害自己的母亲,……我这里有一篇学生写的文章,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启发:
(朗读《回头吧,浪子!》)
师:谁来谈谈自己的感想?
生(赵航):我曾经觉得妈妈特别唠叨,有时就和她生气,我现在想想真是不应该,妈妈这么爱我,我还那么对待自己的母亲,我一定要像这文章的作者一样好好地反省一下自己。
师:是呀,母爱是伟大的,让我们珍惜我们拥有的母爱,让我们也力所能及地回报给母亲我们的爱,最后让我们更加珍惜母爱,(此时下课铃响)祝愿天下的母亲——平安!幸福!(课件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响起,学生鼓掌。
师: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附:黑板板书:                            母  爱
                                 动作   神态   语言
                                倚、扑   黯淡  今天刚过
                                抓、摇   热切  八个生日

拓展阅读:
                   回头吧,浪子!
                     李哲
  下午暴雨忽临,气温骤降。放学后,我发现妈妈捧着大衣站在门口等着接我回家。
好久没和妈妈一起骑车了,突然有一种感觉:她怎么那么慢。第三次催她快点之后,我开始皱眉;在她摔倒之后,我不禁嘟哝起来:“怎么那么笨,连车都骑不稳当!”我看不到她的表情,只听她在喃喃地说:“是啊,人老了,不中用了,连车都骑不稳了。老了呀!”当时我竟没去扶她,甚至都没去问她伤没伤着。回到家后,与妈妈一同吃饭,在桌上相对而坐,才发现她竟憔悴得如晚秋的树叶了。
  天啊,我怎么这么冷酷!我怎么能对那个倾注一生给我的人那么冷酷?是啊,妈妈现在是老了,她已不是那个能把我高高抛起,再稳稳接回怀里的妈妈了;她已不是那个半夜起来,一口气背我跑到几里外的医院的妈妈了;她已不是那个风雨无阻,天天骑车带我上学、放学的妈妈了。是啊,她真的老了,不如不觉,我都比她高半头了。儿子长大,母亲衰老,这是大自然定下的规则,但可悲而又可怕的是,她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也随之衰老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刚愎自用,不再尊重母训;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桀骜不驯”,逆反心理日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觉得妈妈太唠叨,太罗嗦,太能操心。于是,我甚至开始厌恶她——人老,心也老了。真烦!
真正的清醒,总是在极度糊涂之后的。现在回想起童年的岁月,我是多么地爱我的妈妈呀!三岁我已会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六岁我已知道“好孩子要孝敬父母”;九岁我已能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而今天,“饱读诗书”的我竟然对母亲那么冷漠:而母亲对我的爱却一如既往,有增无减。这只能有一种解释我变得无情无义了。我好怕,好怕自己会变成那种令众人唾骂的不知该叫什么的“生物”。
  妈妈才刚过“不惑”之年,我就已嫌她老,那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之后,面对一个满口无牙、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太婆,我会做些什么?我真的不敢再想了!滴水之恩,尚当涌泉相报;对于沙漠里的一眼清泉,又怎能自已喝足后就将其埋葬呢?擦干头上的冷汗,长吁一口气,自我庆祝一下:现在觉悟还不晚,浪子回头金不换。
趁现在我还是我,赶快把这份难得的清醒记录下来。但愿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倘我真的堕落到写狗彘称兄道弟之时,这篇文章仍能将我那奄奄一息的“人”的良知再一次唤醒。

文章录入:dlzxxiangzy    责任编辑:dlzxxiangzy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