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材建设 >> 高中读本 >> 高五册读本 >> 正文 今天是:
74 李杜交谊诗四首
作者:李白|杜甫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10
 

 

李白和杜甫的交谊,是我国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佳话之一。

天宝三载(744)初夏,李白和杜甫在洛阳初遇时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曾一道去瞻仰过道家的圣地王屋山。不久,两人又去开封跟高适会合,结伴同游梁、宋,曾在山东单县的孟诸泽中游猎。第二年,高适南下,李白和杜甫同游齐州(今山东济南),常在北海太守李邕那里饮酒聚会。其后李白离去。到这年深秋两人又再次相见,但为时不长,因为杜甫要去长安,两人在兖州的石门分别。从此再也没有见过面。

李白直接为杜甫写的诗,评家认可的只有两首,即《沙丘城下寄杜甫》和《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全录于此。杜甫为李白写的诗比较多,这里选的是他听到李白被流放夜郎后写的《梦李白》二首。

沙丘城下寄杜甫1

李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2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3

思君若汶水4,浩荡寄南征。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5

李白

醉别复几日6,登临遍池台7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8,海色明徂徕9

飞蓬10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1 选自《李太白全集》。这首诗是李白暂别杜甫后寓居沙丘时所作,对杜甫表示了深深的怀念。沙丘,旧说在河北巨鹿,又以为在山东掖县,皆非。据这首诗来判断,大约在山东汶水流域。

2〔秋声〕指秋天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如风声、落叶声、虫声、鸟声等。

3〔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这是说,因为杜甫不在身边,喝酒听歌都不能解愁,形容思念杜甫之深。上句说鲁酒味薄,喝了不醉;下句说尽管歌者唱得很动情,但作者听来却感到兴味索然。鲁酒,薄酒,语本《庄子·箧篇》:“鲁酒薄而邯郸围。”

4〔汶(wèn)水〕即大汶河,在山东境内。

5 选自《李太白全集》。这是一首送别诗。李白在沙丘没有住多久,大概是因为杜甫要去长安,他又赶来和杜甫相聚,把鲁郡一带的名胜古迹都看遍了,并写了这首诗送别,殷切表示希望能再次相聚。石门,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北,山不甚高大,有石峡对峙如门,故称石门。杜二甫,杜甫排行“二”,故于姓名之间加“二”,是亲切的表示。

6〔醉别复几日〕还有几天我们就要分别了。醉别,即“醉后各分散”之意,古代有以饮酒送行的风习。

7〔池台〕指当地的名胜古迹。

8〔泗水〕发源于山东泗水县,西经曲阜县,贯兖州府城下。

9〔徂徕(cú lái)〕山名,在山东泰安东南,是大汶河、小汶河的分水岭。

10〔飞蓬〕即蓬草。枯后根断,遇风扬起,故称“飞蓬”。比喻行踪漂泊不定。

梦李白二首1

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2

江南瘴疠地3,逐客4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5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6?

恐非平生魂7,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8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9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10!

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11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12,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13

冠盖14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15?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16

1 选自《杜诗详注》。这首诗作于乾元二年(759)秋,其时作者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市)。此前一年,李白因参加永王的军队被判处流放夜郎(治所在今贵州正安西北),到这年春行至巫山即遇赦放还。作者只知李白流放,却不知他已遇赦,很为他的前途担忧,一连几天做梦都梦见了他,所以写了这两首诗。附带说说,写此诗后不久,作者获悉李白遇赦,十分高兴,又写了《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把李白的遭遇、人格和诗歌的成就等都写了进去,等于给他作了传记。

2〔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这里以“死别”“生别”对举,有“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的意思,表示作者极度悲伤的感情。

3〔江南瘴疠地〕指夜郎,古代认为这是瘴疠流行的地带。瘴,旧指南方山林间的湿热空气,亦指疟疾。疠,瘟疫。

4〔逐客〕被流放的人,指李白。下句“故人”,同此。

5〔明我长相忆〕知道我时常想念他。明,明白、知道。意思是李白懂得作者的心情,所以到梦中来跟作者相会。

6〔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你现在被囚禁在监狱里,怎么长出翅膀飞了来?这是作者在梦中见到李白后因惊喜而发问。

7〔恐非平生魂〕这恐怕不是他的生魂吧。这是作者醒后的揣度之辞。他疑心这是李白的死魂,因为当时传说李白已死。

8〔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这是作者的想像:李白的魂来时要经过江南的枫树林,返回时要越过秦陇一带黑沉沉的关塞,意思是往返十分艰辛。

9〔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这是写作者醒后的一种错觉:满屋的月光,仿佛正照在李白的憔悴面容上。

10〔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意思是:长江水深,波涛险恶,水中又多蛟龙,但愿李白的魂魄能安然回到江南。这是作者对李白的祝愿。

11〔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浮云整日在空中飘移着,而天涯的游子却很久也不到我这里来。“浮云”句是起兴的写法,见浮云而思游子。游子,指李白。

12〔告归常局促〕这是写梦中情境:李白告辞的时候总是很匆促。告归,告辞。局促,匆促。以下三句都是李白的话。

13〔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这也是写梦中情境:李白出门的时候,用手搔着头上的白发,好像是为平生壮志未酬而怅恨的样子。以下写作者的感叹。

14〔冠盖〕仕宦的冠服和车盖,这里做仕宦的代称。

15〔孰云网恢恢〕谁说“天网恢恢”。意思是天道不明。网恢恢,语本《道德经》:“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恢恢,宽广貌。这是作者的悲愤之辞。

16〔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即使他(李白)能够名垂千载万载,死后也寂寞无闻了。

文章录入:luyan    责任编辑:luya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