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材建设 >> 高中读本 >> 高五册读本 >> 正文 | 今天是: |
77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 |
作者:孟子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10 | |
本文是孟子和齐宣王的对话,孟子劝说齐宣王要与民同乐。国君不应自己沉溺于物欲享乐之中,而应乐民所乐,忧民所忧, 这样才能天下归心。文章雄辩有气势,先紧承齐王“贤者亦有此乐乎”之问,借题发挥,提出为上者应与民同乐,与民同忧的中心论点,然后举齐景公与晏子的对话为例进一步论证。在晏子的谈话中,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先王的出游是与工作相结合的,为了更好了解百姓的需要,现在的国君出游却只是为了自己享乐。晏子要齐景公选择何去何从,景公选择了实行仁政,君臣同乐,这正是孟子对齐宣王的希望。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2其上3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4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昔者齐5景公问于晏子6曰:‘吾欲观于转附7、朝8,遵9海而南,放于琅邪10;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 “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11者,巡所守12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13。无非事者:春省耕14而补不足15,秋省敛16而助不给17。夏18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19,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20。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21,饥者弗食,劳者弗息。胥谗22,民乃作慝23。方命24虐民,饮食若流25。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26无厌27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 “景公悦,大戒28于国,出舍29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30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徵招》、《角招》31是也。其诗32曰:‘畜君何尤33?’──畜君者,好君34也。” 1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题目是编者加的。雪宫,齐国离宫名。离宫是古代帝王出巡时休息的行宫。 2〔非〕非议。 3〔上〕君主。 4〔以〕介词,与。下句“以”字同。 5〔齐景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姓姜,名杵臼。 6〔晏子〕名婴。齐景公时贤相。 7〔转附〕山名,可能是芝罘山。 8〔朝(wǔ)〕山名,可能是山东荣城的召石山。 9〔遵〕沿,循。 10〔琅邪〕齐国东部边境邑名。 11〔狩〕冬猎为狩,此同守。 12〔巡所守〕巡视诸侯所守的疆土。 13〔述所职也〕汇报诸侯自己所担负职守。 14〔省耕〕视察耕种情况。 15〔补不足〕补助农具、种子不足的农户。 16〔敛〕收割。 17〔助不给〕帮助劳力、口粮不足的农户。 18〔夏〕夏朝。 19〔豫〕游闲。 20〔为诸侯度〕为诸侯学习的法度。 21〔师行而粮食〕天子一出游(很多人就要为他奔忙),大批粮食就要被消耗掉。 22〔(juàn juàn)胥谗〕群人侧目而视,怨声载道。,侧目而视的样子。胥,都。谗,谤。 23〔慝(tè)〕邪恶,此指反对上面统治者的行为。 24〔方命〕违命,抗命。这里指违背先王的教导。 25〔若流〕像流水一样无穷无尽。 26〔从兽〕田猎。 27〔厌〕满足。 28〔戒〕准备。指作好赈济贫民的准备。 29〔舍〕居。 30〔大师〕即太师,乐官。 31〔《徵招》、《角招》〕太师所作乐名。 32〔诗〕指《徵招》、《角招》的歌词。 33〔畜君何尤〕制止国君的物欲有什么过错呢?畜,制止。尤,过错。 34〔好君〕爱护国君。 |
|
文章录入:luyan 责任编辑:luyan |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