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映潮教艺 >> 映潮说课 >> 正文 | 今天是: |
映潮评课:《精神手杖》 | |
语文潮名师评课之十 | |
作者:余映潮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26 | |
余映潮评说: 这是一个用新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教例。 它新在将课外选文作为课内阅读教学的材料。 这是本课教师的一次大胆尝试。 很显然,这个过程是需要用去很多的时间与精力的。 从教师的教学过程看,这个教例比较好地做到了如下几点: 1.教学的步骤清晰;不仅如此,还精心地考虑到课堂的“首尾照应”。 2.运用了读写结合的教学手法。 3.在有的“点”上做得比较细腻,如训练学生拟题的方法。 4.注意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有分寸地进行“迁移”。 5.比较自然地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 6.教师关注到简洁、生动地组织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 值得讨论的地方是教学的“立意”问题。 很明显,教师是着眼于“实用”来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的。尽管教者说明了 “不能把这堂课上成政治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力避说教的色彩,但这节课的出发点还是为了教育学生,振奋士气。“结合期中考试,谈所学对我们在对待挫折态度上的和今后学习行为上的影响”就显得过于实用。 这样的课可以偶一为之,但它经不起推论:是不是学生遇到了什么思想或学习方面的问题就需要找课外材料上一节阅读课来熏陶他们呢? 再回到教学设计上来。 一个比较大的弱点是提问设计缺乏激起学生思维浪花的力度。 “用作理由的材料,从国籍上看,是按什么顺序安排的?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安排”、“用作理由的材料,从时空角度看,有什么特点?这样组织材料有什么好处 ”等提问设计都显得有些力度不足。远不如下面的提问(问题)设计: 1.你能结合文章内容,以“精神手杖是……”领起,从不同的角度说三五句话吗? 2.全文共五个自然段,试分析每个段落在全文中的表达作用。 3.试分析作者展开议论的方法与技巧。 …… 2006年6月5日星期一 于中考命题“禁闭”期间 《精神手杖》教学设计
背景:这是期中考试后,一堂校成就杯预赛的公开课。期中考试,由于种种原因,这个班的数、英等部分学科很不理想。年轻的班主任要我找个适当的机会帮她教育教育学生。带着这两个任务,我选了课外的《精神手杖》这篇文章作为开课的材料。但我知道,我不能把这堂课上成政治课,于是便有了下面的教学设计。 一、歌曲导入。 二、交流分享。 交流分享文本内的观点 理由 用作理由的材料的顺序安排及必然性 用作理由的材料的特点及好处 交流分享文本外的有关挫折的其他例子 有关挫折的其他名言 三、质疑解惑。 学生质疑 老师质疑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似乎放逐和失明,才是成就《离骚》和《国语》的前提。难道挫折真的是天才的摇篮?试结合文中相关语句作答。) 四、学以致用。 用所学增长才干 用抽象+形象相融合的“二合一”思维拟一个标题。 (仿“精神手杖”) 用“观点+(名人)事例+(名人)名言”的结构说一段话。(三者的顺序不固定;话题:诚信、宽容、责任、和谐…… ) 用所学励志启智 结合期中考试,谈所学对我们在对待挫折态度上的和今后学习行为上的影响。 五、歌曲激情。 《精神手杖》教学实录 时间:2006年4月29日上午第3节课 执教:(翔宇)淮安外国语学校 姚友良 播放《隐形的翅膀》后,导入: 挫折,曾让我们受伤, 挫折,曾让我们闪着盈盈泪光, 难道我们真的没有了希望? 不,刚才一曲《隐形的翅膀》 告诉我们,我们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它让我们的梦想恒久比天长, 我们还有美丽的太阳, 我们还有希望。 今天,我们又将获赠一根精神手杖 (同时播放课件:画面上——一座高楼大厦前,一身躯伟岸者拄着手杖,正凝神驻足地望着前方) 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上, 我们将更加有力地走向远方。 下面,请同学们通读全文,待会儿交流分享。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请同学们把读出的作者的观点和理由画下来或概括出来,写在相应文字的旁边。 (通读后) 生1:作者的观点是,一个人奋斗目标的高低,是与可能遇到的挫折的大小成正比的。 师:这句话虽然是在文章的最后一节,但它不是文章的观点。文章的观点应是能统率全文的。你看这句话能统率全文吗? 生2:我认为本文的观点可以概括为:直面挫折,战而胜之,才能获得人生的成功或辉煌。 师:太好了!作者在文中没有直接用原句表明自己的观点。有时候,作者的观点需要我们用自己的话去概括。 师:作者证明观点的理由有哪些呢? 生3:张居正经受住“落第”这种暂时的挫折,成为中兴明朝的一代杰出政治家。 师:文中证明观点的事例还有—— 生4:巴尔扎克粉碎了他遇到的每一个障碍,成了名扬天下的法国大作家。作者除了用正面的事例证明外,还有用反面例子来证明的,如文中第4节的慨叹命运不公,感到前途无望的高考落榜者。 师:再看看还有什么理由? 生5:还有鲁迅、奥斯特洛夫斯基等名人的名言。 师:同学们通过阅读概括出了作者的观点,并找到了理由。老师在阅读时也有一些小小的发现,我急于要告诉给你们,但我又觉得你们是那么地聪明,还是让我来分享你们发现的喜悦吧。 师:用作理由的材料,从国籍上看,是按什么顺序安排的?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安排? 生6:由中国到外国。因为这样安排符合我们认识事物的习惯。我们往往先了解近处的事物,再了解远处的事物。这就像我们先学习中国历史,再学习世界历史一样。 师:这也是由我们认识事物的逻辑决定的。我们对外国文化的理解,正是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所以先中国再外国。 师:用作理由的材料,从时空角度看,有什么特点?这样组织材料有什么好处 ? 生7:古今中外的都有。这样不仅使文章的内容充实,同时也更能增强作者观点的说服力。 师:从文章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作者读的多,积累的多 。老师也来看看同学们的阅读和积累情况。请同学说说有关挫折的其他例子、有关挫折的其他名言。 (生8、生9例略) 生10: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 生11: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生12:人生如河流,我从不怕逆水行舟。(拿破伦) 生13: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能让命运使我屈服。(贝多芬) 生15:吾志所向,一无前往,愈挫愈奋,再接再厉。(孙中山) 生14: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梁启超) 师:我们同学的表现很出色。这出色得自于同学们平时的准备——坚持做“名言积累工程”。有人说,一流的成绩是准备出来的,一切的失败是准备的失败。我想同学们一定会记住这句话的。 师:老师也准备了一点,与同学们分享。 播放课件:“……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孟子》 (老师边念边扼要地释义) 师:刚才,“我贡献一点点,我收获一片片”。我们阅读,我们收获,我们也疑惑,甚至困惑,现在我们就来质疑解惑。 请同学们再读文本,先把在阅读中发现的疑问,在合作小组内提出来,如果小组内仍解决不了,待会儿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期间老师参与一个小组讨论,引导帮助学生解决了什么叫“匡正时弊”,让学生重点查“匡”的意思——纠正) 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有: 生15:文中说“对这样的朋友,我们劝他看一看张居正落第的故事”,可是他们一个是被人有意识地弄落第的,一个是由于自己的原因落榜的。不是一回事,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师:你们怎么看? 生16:事的确不同,但作者要求人们直面挫折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 师:老师也这么认为。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提问继续。 生17:文章为什么没写张居正落第的心理? 师:老师在备课时也曾设计过“假如你就是张居正,请告诉我们你在得知自己落第后的心理”,可是后来老师取消了这个环节。因为我害怕产生一种误导,误导大家把议论文写成记叙文。议论文对叙述的要求是高度概括,只写最能证明观点的部分,其余一概不写;而记叙文往往要具体详细地叙述,以充分地表现主题。 师:老师这儿也有一个疑问:“……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似乎放逐和失明,才是成就《离骚》和《国语》的前提。难道挫折真的是天才的摇篮?试结合文中相关语句作答。 生18:挫折不一定是天才的摇篮,正如文中鲁迅所说“不能真心领得苦痛,也便难有新生的希望”。 生19:对那种在挫折面前低头泄气,开口“栽了”,闭口“惨了”,看破“红尘”者的意志薄弱者来说,挫折很难是天才的摇篮。 生20:对视一次失败为一世失败(第4节)的以偏概全者来说,挫折也不会是天才的摇篮。 师:那对什么人来说,挫折是天才的摇篮? 生21:像张居正一样的人。他们能够经受住暂时的挫折,有一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坚韧精神。像巴尔扎克一样的人。他们坚定人生信念,直面每一个挫折,粉碎了每一个障碍。 师:同学们紧扣文本,尽可能地利用原句作答,这非常好!其实,他们是意志坚强的人。他们往往受阻更拼搏,跌倒即奋起,绝不服输,绝不畏缩不前(第3节)。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深入地解读文本,辩证地深刻地理解挫折。同时,于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明白,同是挫折,不同的心动及行动是产生不同结果的根本原因,而不是挫折本身的“功”与“过”) 师:我们学习不是为了成为一只四脚书橱,而是为了运用——学以致用。 播放课件:用所学增长才干 用抽象+形象相融合的“二合一”思维拟一个标题。 (仿“精神手杖”) 师:老师先示范一个:家:爱的港湾。 生22:成功的扶梯。 生23:知识的海洋。 生24:心灵咖啡屋。 生25:扇在灵魂上的一记耳光。 师:这种“二合一”思维,寓思想于形象,既生动又深刻。写文章,要想拟出好标题,“二合一”思维未必是首选,但一定是一选。 播放课件:仿照课文,用“观点+(名人)事例+(名人)名言”的结构说一段话。 (三者的顺序不固定;话题:诚信、宽容、责任、和谐…… )
|
|
文章录入:陈敦桥 责任编辑:陈敦桥 |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