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学论文 >> 理论探珠 >> 正文 今天是:
语文课堂应以语言训练为主——浅谈语言训练的几种方法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8/24 14:42:49
“语文课堂应以语言训练为主”,这句话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语文课姓“语”,语文课堂应以学习语言为主。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工具学科,其特点和功能并不是单一的。但却不能因其“综合”,而“眉毛胡子一把抓”,淹没掉重点。张志公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包子铺卖包子,切面铺卖切面,各有专司,不能一个铺子什么都卖,捎带着卖点别的,未尝不可,不能卖的样数太多。换个比方,一个工作人员负一项责任,这件事归他管,他就得管好,管到家,行有余力,兼管点别的也好,可是不能不论什么差使,一古脑儿都堆在头上。这样,把他累坏了且不说,逼得他一样事情都作不好。要是让语文课背得包袱太重了,它什么都搞不好。还谈什么接这轨,接那轨啊!”(见《中学语文教学》1994年第12期)中学语文课在训练学生语文技能的基础上,捎带着让他们陶冶一下审美情操,感受一下祖国的古老文化,这是必须的。而且两者也是互为滋养、并不矛盾的。但若忽略了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需求,过多地张扬审美熏陶,文学鉴赏,而淡化抑或舍弃语言技能的训练,则会得不偿失的。语文课必须以语言学习为主,这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工作。二、语文课应以“训练”为主。语文课可“讲”的东西很多,在中学各科中,语文恐怕是最有“讲头”的一门学科。但中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不是“讲”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吕叔湘先生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吕叔湘论语文教学》第53页)如何才能使学生切实掌握“语文”这个工具,看来只有以“训练”为主。“什么是训练呢?就是要使学生学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比如学一个字,要他们认得不忘记,用得适当,就要训练。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91页)“训”就是教师的训导、教导,“练”,就语文来说,就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训练”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去进行反复的语言实践,把“学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
   
   语文课堂以语言训练为主,从操作和实践的角度来看,还有一个效率问题。任何一项技能的形成都必须经过反复的实践,尤其是语言技能,更需大量、反复的训练。训练,并不一定就意味着高效率。语文课堂上,保证训练足够的量是一个方面,讲究训练的方法、提高训练的效率是另一个方面。“训”而“练”之,怎样个“训”法?尤其是语言,是很有灵性的东西,作为“语言训练”,更需教师做高效的教示和诱导。现就语言训练的微观操作方面,介绍几种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
   
   1.比较法。
   评价一个词语、句子表达的好坏,靠什么?靠语境。脱离了一定语境的语词,无所谓好坏。九年义务教育新大纲“阅读训练”明确要求“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极其重视对学生进行揣摩语境义的动态语言训练。比较法,就是一种训练语境义的有效方法。请看《天上的街市》中的一句诗:“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这句诗中的“朵”是极其平常的一个量词,用在此处好在哪里?不妨让学生把“朵”更换为“颗”试一试,经过比较品味,学生会意识到,改成“颗”虽然顺嘴,但读到“朵”时产生的那种奇妙的联想———流星如行云般的大而慢、如鲜花般的美而灿就找不到了。自然,对“朵”的特殊语境义就认识深刻了。
   
   2.“模拟”法。
   尤其是一些动词,用得贴切生动,怎么个贴切法,这可以启发学生用动作模拟一下。在模拟动作的过程中,对词语选用的妙处就会有深切的体会。比如《听潮》一文写“海睡”时,用了两个比喻句:“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这两个比喻句好在哪里,是教师去大讲特讲,还是让学生用手势模拟一下?恐怕还是后者效果更好一些。学生在用手势模拟“拂”、“飘”的动作情状时,就会体会到一种阅读的喜悦,对景物描写的特点就会有深层的感悟。
   
   3.“想像”法。
   中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占的比重较大。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是形象性。怎样才能让学生透过语言符号感受到作品丰厚的形象呢?这就要靠想像训练。叶圣陶先生曾说:“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像,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265页)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初中教材选了一篇散文《山的那一边》,写一支部队开进了穷山沟,给山村带来了现代文明。文中有一段文字:“这些当兵的,居然每天都洗脸,每天都扫院子,还扛个铁锹修路。”很显然,“居然”在这里用得比较传神。但让学生说一说怎么个传神法,他们却说不出个所以然。于是我启发学生围绕“居然”一词,充分展开想像,在大脑中展现画面。于是有同学回答:“我眼前展现了这样一幅画面:一群当兵的在洗脸,村里的男女老少远远围成一圈挤着看,他们面带惊异,指手画脚,叽叽喳喳地议论着,好像在打量一群‘外星来人’。”这样一经想像,“居然”一词也就不难理解了。而且学生对山民的愚昧落后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4.朗读法。
   汉语言模糊性、混沌性较强,且具有一定的音乐性,非读不足以传出其特有情趣。古人就很注意沉浸在语言里面吟诵把玩,“因声求义”、“因声解文”。新时期语文教学应很好地继承并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朗读不单是一个出声读的过程,而且还伴随着思维、情感的积极参与。小至一个句子,大至一篇文章,其语词表达的准确性、分寸感乃至语言的风格韵味等,只有反复去朗读揣摩,才能得到深切的体悟。
   
   5.“改写”法。
   改写训练有好多种方式,比如长短句的互改,整散句的互改,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句式改写,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的人称改写等等。我们在这里主要谈谈由“委婉表达”改为“直接表达”的改写法。汉语言表达讲究含蓄隽永,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忌表达的平淡无味。而学生作文常常平铺直叙,语言苍白无力,不会含蓄表达。因此,阅读教学中抓住时机进行“由曲变直”的改写练习,让学生切实体会委婉语、含蓄语的表达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的老师》一文中,叙述“老师给我们排除纠纷”一件事时,开头一句是:“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作者真的考虑过“不值得提它”吗?显然不是,那为什么这样说呢?不妨让学生进行“由曲变直”的改写,把句子改写为“有一件小事,我觉得有必要值得一提,回想起来,那时占据过我的心灵。”这样两相一比照,不待老师细讲,学生对委婉表达的妙处就切实领悟了。
   
   6.“设计”法,或叫“角色置入法”。
   即让学生真正沉浸到文章情境中去,设身处地为文章中的人物设计语言。这看似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实际上更训练了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因为只有真正吃透了文章,才可能设计出切合课文情境的人物对话。《分马》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情节,当老王太太挑马挑到郭全海的青骒马跟前时,“郭全海大大方方地说:‘这马硬实,口又轻,肚子里还带个崽子,开春就是一变俩,你牵上吧。’”当老王太太又挑到老孙头的玉石眼儿马时,“老孙头神色慌张,却又笑着说:‘看上了我这破马?我这真是个破马,性子又烈。’”这是两处典型的语言描写,是进行朗读揣摩训练的极好材料。但在教学时,我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这里,而是深入一步,让学生换一种角度来给人物设计对话,即:假设郭全海分到的不是青骒马,是玉石眼,而老孙头则分到了青骒马,老王太太来挑马,郭全海、老孙头又会怎么说?学生异常地兴奋和投入,设计出许多精彩的“人物语言”。如有一同学是这样为老孙头设计的:“看上了我这破马?它肚子里怀了个崽子,你可侍候不了它,弄不巧过不了今冬就一死俩,可不亏了大本。”训练效果很好。我们常说,要让学生贴近语言,接触语言,“设计”法即让学生去真正地拥有了语言。
   
   最后,补充说明两点:一、各种训练法在教学实践中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经常互为交叉综合运用的。二、本文仅是举了语言训练的几种常见的方法,“方法”是无究无尽的。只要抱定“语文课堂应以语言训练为主”的教学信息,就会创造出更切合实际,更有效的训练方法,学生也就能真正成为“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