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正文 今天是:
求学 治学 教学
余映潮老师学海生涯拾零
作者:度成华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8/16 19:04:42

  求学 治学 教学

余映潮老师学海生涯拾零

           荆州市沙市六中  度成华

 

老师在进入花甲之年的时候,已是著作等身,誉满华夏,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赞誉。在一般人看来,这也许太值得羡慕,但我们更应当看到,老师创造出骄人的业绩,是他付出了超出常人的艰辛;老师实现了人生的辉煌,是他战胜了生活中更多的坎坷;老师成就了自身价值的最大发挥,是他发掘了更多的自身潜力。

任何成功的背后,都有耐人寻味的因子;任何辉煌的取得,都有执着超越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之中,表现得更多的是坚守,是寂寞,是一步一步的攀登。余映潮老师就是一位在寂寞中坚守,在坚守中攀登的强者,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表率。

我这里想说的,就是余映潮老师在这样过程中的一些点滴。

在动乱的岁月里,老师和他的同龄人一样,被推进了不可回避的蹉跎年代。原本老三届中的佼佼者,原本就要迈进大学校园的有志者,却只能脱下学生装,成为田间的耕耘人,在黑白颠倒的日子里,知识成了罪过,求知成了无知,处于青春岁月中的下乡人,不可回避地要面对这样无情的考验。于是有人迷茫,有人沉沦,有人得过且过。白天是汗水流尽的紧张劳动,夜里是孤灯相伴的寂寞无助。余映潮却没有消沉下去,他思考着日复一日的混乱与争斗,文明与野蛮,公正与权谋,正义与邪恶,不都是通过生生死死的较量才让人看清的吗?不都是经过激浊扬清之后才山高水低的吗?历史不会倒退,知识不会贬值,借着那昏暗的油灯,余映潮开始了下乡之后艰难的自学,他从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吸取养分精华,他从历朝历代的更替中感悟进程的逻辑,他悄悄装进行李中的那一套大学的自修教材,成了他精神上不可多得的财富。

余映潮下乡的地方是监利县龚场乡,那里是楚国名人伍子胥的故土,在史册的经典之中,余映潮与这位先贤相遇,故人之大难不怯,赴吴复仇,壮志得展,深深地震撼了余映潮的心,一个人在逆境之中,更要高昂起自己的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余映潮按着自己的人生态度生活着,田野里,他挥汗如雨,艰苦的劳动中意志更坚,顽强的进取中斗志更旺。暗夜里,他孤灯苦读,知识的海洋中尽情游历,真理的光亮中辨明正邪。

其实,在任何时候,人们心中都不会失去一杆公正的秤,即使是在动乱的岁月里,余映潮有些与当时潮流不一样的做法,反而得到了贫下中农们的认可。大家想要这样的年轻人来教育自己的下一代,余映潮被选派到教师的行列里,从此,他如鱼得水,那些还没有品味过知识甘露的孩子们在余映潮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地看到了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世界,迈进了他们从来没有感知过的天地。那里面有太多的趣味,太多的梦幻,太多的神秘。孩子们都睁大了双眼,他们的渴求,更加深了余映潮自励,他要把自己心中燃起的火光,传到下一代的心中,他是那样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神圣,什么叫崇高,什么叫责任。

还有不少孩子没有来上学,因为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宣传让不少人迷失了方向,他们家里的孩子也跟遭了殃。对那些更不幸的孩子们怎么办,大家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安排人到他们村子里去,到他们家里去,把他们引到学习中来,那样的教学,现在不会被人理解,可在当时,却是不得不为之的路子,人们把这样的教学戏称为教跑学,就是老师跑着去教,这可是负担很重的一项工作,很多人都不愿意去,而余映潮站出来,说自己愿意去,这副担子就落到了他肩上。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景像啊,村边的老柳树下,三五个天真的孩子围着余映潮,他们手里还带着田野里的泥沙,嘻嘻哈哈的,但随着余映潮讲解的深入,他们也像教室里的学生一样,瞪起了双眼,原来,书里面还有那么多的新鲜内容,生活中还有那么一番新的天地。

新生的柳枝静静地垂了下来,嫩绿的细芽诉说着生命的神奇。余映潮禁不住吟出两句诗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孩子们听到这样美的句子,听到老师这样动情的诵读,忍不住拿出笔来,记下这在当时的书上看不到的句子。其中一个大眼睛男孩站起来,拉住余映潮的手说:“老师,你帮我去给家长说说吧,我也要到学校里去读书。”这是一个渴求学习的孩子,余映潮被他的真诚打动了,而他那一时糊涂的家长听了老师的开导,也改变了自己的观点。这名孩子进到学校之后,老师就把他安排在自己的班上,精心培养,他也很是争气。学业看涨,日后终有成就,有趣的是这名来自乡间的穷孩子大学毕业之后,硬是回到了家乡,做了一名教师,他要用老师当年引导自己的精神,把家乡那些缺少文化的孩子们带进一个新天地。很多年之后,余映潮再回监利,重游龚场,看到曾是他当年学生的一代人,求学与不学的,走上了完全不同的生活道路。而那名当了教师的弟子,已经走上了当地教育部门的领导岗位。余映潮与当年的弟子们举杯畅饮,学海深思,自然生出很多的感慨来。

因为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习,余映潮没有和他的同伴们一同返回省城,而是留在监利县教书。中国大地,也终于走出了那一段被扭曲的岁月,教育也随着国家形势的改变,进入了自己的春天。没有进入大学学习的余映潮以另一种方式,做了一名大学生,那就是华师大的中文函授学生。华师大派出了当时最强的教师来为函授生讲课,黄清泉、陈竹、张永健等一批优秀的中文系教授都来到了函授班里。而每年面授的时间都安排在寒暑假,那样的学习条件自然是十分艰苦的,但对余映潮来说,却是天赐良机。他如饥似渴,每一次听课,他都把教授讲的内容尽可能多地记下来,每一次作业,他都把自己品出的道道尽量深地表达出来,每一次讨论,他都能讲出比别人更多的领会与思考。考试是严格的,余映潮总是有备而来,决不像有些人那样临时抱佛脚,他交出的试卷,字迹清秀,内容详实,论述深刻,常出惊人之语,教授批阅时,常常忍不住批上“妙”、“精彩之处,不可多得”,他的考试得分,也总是位居榜首。

那个时候,我也在函授生之列,我们的听课地点在公安、石首,监利这些地方转。每次考后,都会谈起得分情况,与人比一比。我那个时候,得分也是比较高的,自然有些得意,有一次见到监利的熟人丘天华,就问起他们县里考试成绩的情况,这一问才知道,全省成绩最好的就出在监利,得主就是余映潮。丘天华指着一个戴着眼镜,瘦瘦个子的人说:“这就是余映潮。”那个时候,因为函授成绩夺冠的余映潮就让我认识了。我没有冒然与老师交谈,老师认识我就成了很多年之后的事。

函授学习的艰苦却为一代人的成长起到了淬火加钢的作用,余映潮也在这样的学海里游得更远了,遨游的力量也更大了。知识的积累让余映潮进一步迈上了新台阶。讲台上,他更加应对自如,游刃有余;思考中,他更加精辟深透,条分缕析;研究中,他更加高屋建瓴,出手不凡。

由于余映潮教学与研究的不凡实绩,很快被县里看中,他被选拔到县语文教研员的岗位上。他像以前一样,埋着头,努力地干着,他要把自己对语文教学的理解影响到整个县里去。那个时候,教学参考资料还是十分缺乏,全地区所有教研员由地区组织起来一起编初中六册教材的单元训练册,结果编了两年没有编出来。而余映潮一个人在监利县不但编出来了,而且每周由他自己刻印一个单元,下发到全县108所学校。有一次地区教研员沈兴邦去县里视导,发现了此事,感叹不已。一个月之后,荆州教育局的主要领导朱定昌就亲自到监利要人,要把余映潮调到地区教研室来工作。生活给余映潮带来一个机会,谁能说这不是他用勤奋换来的呢?他要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去一展身手了。

在荆州教研员的岗位上,余映潮做出的成绩,影响了全国的语文学界。

他从对课文的理解入手,寻求着新角度,新领会,他倡导的千字小论文让一大批有志于教学研究的语文教师得到了一个突破口,并不断向纵深拓展。

他打破传统的教学思路,改为全新的教学设计,一篇小课文,他设计出八种教学思路,让语文界的专家视野为之一亮,也让更多在一线工作的教师得到了引导,既可操作,也可研究。

他带课进校视导,不用空谈,拿出自己的教学实验,让听课的每一名教师都能从中获取新感受。他组织的优质课竞赛,一级一级地提升,不少选手走上了全国最高规格的领奖台。

他对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从微观到宏观,从一个词语的品析到一篇课文的把握,然后又回到实践之中,再从借鉴到运用,从欣赏到动手。

他写出的论文,总是从课堂中来,再到课堂中去,让人读过之后,就想到了运用,想到了尝试,想到了改进。

他组织的全市中学语文研究活动,从创作论文,到课堂运用,从试题创新,到实践检验,每一个环节,都成为一支队伍,每一个方面,都拿得出过硬的成果。

他的学生,从荆州进而扩展到全国,他的教学之道,成为语文专家们津津乐道的品牌。在众多的中语研究会上,他既是讲学的专家,又是实验课的执教人,两者兼任,在全国没有第二人。

在那些岁月里,我和余老师有了更多的交往,每一次听他讲学,都受益匪浅,每一次与他交谈,都得到感染。我是一个惰性较强的人,但在老师的感染之下,也能勤上一阵子。2001年秋,我们学校与新疆一个油田开展联合办学的工作,新疆方面提出要求,让我们派出初中各学科共13名教师前往,学校把带队领导的担子放到了我的肩上。我觉得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因为不用调到西部,就能到西部去工作一段时间,让自己的身心得到一次大的舒展,我们同去的几位语文教师有杨本雄、梁吴芬、陈洲才,他们都是余老师的学生,以前分散在市里不同的学校,我和他们并不熟识。老师对这件事非常关心,由于他的介绍,我和这些老师便结缘了。到了油田,才知道那里对教学的要求特别的高,教研的氛围也很浓,我们这几位语文教师都得过老师的真传,在油田工作时,很快就上手了,学生的肯定,让大家站稳了脚跟。特别是杨本雄和梁吴芬,教学上的实绩很快就显现出来,培养了不少优秀的学生。

油田教育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请外地专家来讲学。而老师的名字在全国早就打响,我们去了之后,又作了一小点宣传,于是就有了老师的新疆之行。那是我们到新疆第二年的秋天,西行的飞机把老师带进了神秘的西域。老师先是听了油田语文老师的几堂实验课,其中就有梁吴芬讲的一课,点评时,老师对语文课要传递给学生什么样的信息,要选作什么样的训练,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思维习惯,都作了精要的分析,穿插其间,使点评立足点很高,听的人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接下来就是老师的示范课了,初中每一个年级,每一种文体,老师都选取了,在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下,油田学生一下子发现了课文中隐藏着的秘密,他们被带进了自由思索的领域,一旦想出了自己原来没有意识到的东西,表达的热情就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一个教室里,几乎每一个学生都举起了要表达的手,这可是少有的现像,不少听课的老师以往都认为油田学生不容易启发,因为他们太自以为是,想不到在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们的积极性这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讲到景物描写一部分时,老师把景物分层描写与总括结合起来,引出许多精美的例句,然后用一句话来概括总写的妙处。老师示范性地用“补一笔,让景物透示出人文化的底蕴”、“总一笔,让景物显现出时代的风韵”……接着,老师再拿出相关的例句,学生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不等老师提问,他们就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描一笔,有的说添一笔,把那些总括性的好处都感知到了,老师告诉他们,这就是景物描写的好方法之一,掌握了这样的方法,写出来的景物就会更深了。学生们忍不住开始描写自己看到的景物,一段段优美的文字就这样从他们的笔下流了出来。下课铃响了,学生们还不想放下手里的笔。老师调动学生的奇观一下子在油田里传开了。到了第二天讲课,油田里四所学校的老师,不分学科地都来了,他们想从这位专家那里得到教学深入的方法,得到与学生心灵互动的乐趣,得到实现学生主体的渠道。

老师教学中还有一个高人一筹的东西,就是精美的课件。那里是声音与画面的完美组合,是引人入胜的妙语短章,是耐人寻味的训练设计。每当老师轻轻一点,新的画面就会让学生们眼睛一亮,不用多的讲解,学生就进入了思考与探索之中。老师的教学结束之后,一大批语文学习的爱好者就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作文就从这些学生的笔下创作出来了。

老师最后对自己的教学艺术作了专题讲学,油田里开始安排语文教师参加,结果是四所学校,各科教师自觉涌来,有的课调不开,上完了课就立即赶来,会议室里出现了爆满的场景。老师的讲学是那样的针对实情,那样的切合实际,那样的易于操作,大家的心都被吸引住了。有时还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当时的情景,现在想起来,还历历在目。油田教育中心的副主任袁宪章在总结这次活动时说:“我们对余映潮老师从闻名到相识,从相识到信服,只几天就走过了这样的历程,下一步,是要把信服化为效仿。”油田教育中心决定,聘请老师为教育专家。油田学校的几十名语文教师全都站出来,愿意做老师的学生,跟着老师学习教学,学习研究,学习创造。老师愉快地接受了这样盛情的邀请。我们工作的外国语学校,有一位年轻的语文教师叫黄萍,平时很是爱好教学研究,与老师相识,进一步激发了学习与研究的热情,在拜老师为师之后,经常向余老师请教,写出了一篇篇优秀的教学论文,带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有一次到省城里去参加优质课竞赛,抽到课题之后,想起了老师采用过的“一线穿珠”教学法,就是抓住一个关键点,把全篇很好地贯穿起来。她在电话里把这个想法告诉老师,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心里就更有数了,走上竞赛的讲台,拿了个大奖。后来,她在电话里告诉我这个消息,心里还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黄萍的勤奋,老师的指导,成就了师徒双赢。而老师在他的治学生涯里,这样的弟子实在是太多了。黄萍因为教学上的突出成绩,被评为石油教育战线上的劳动模范,还得到了一次赴欧洲考察的机会。

油田是建在戈壁滩上的生活基地,几天的活动结束了。我和梁吴芬,杨本雄再一次来到老师下榻的宾馆,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交谈更显得亲切。

石油基地就在吐鲁番边上,那里有一种树化石,也叫硅化木,它是远古时期倾覆于地下的大树,在特别干旱的环境里不仅没有腐烂,反而有硅晶体不断渗透进去,天长日久,大树的模样保留了,内部的主要成分却成了硅晶体。这种完美的组合,真是一个奇迹,成就的时间需要一亿五千万年。我们谈到这种结合时不禁想到了老师的治学之道,老师把自己远大的目标与长期的努力结合在一起,把充实自我与优化他人结合在一起,把韧性,定性与悟性聚集一身,从而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

他是长者,却不是老者,因为他永远保持着年轻的心;他是智者,却不是傲者,因为他永远保持着平常之心;他是胜者,却不是骄者,因为他永远保持着进取之心。

作为一名有不少惰性的人,却遇到了老师这样的良师益友,这是我的幸运。在老师教学成果研讨会就要举行的时候,我拿不出像样的研究文章,就用随笔的方式写成这篇短文,以表达我对老师的敬重之情。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