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正文 今天是:
风格,语文教师的生命
余映潮老师在九江(四)
作者:叶小燕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4/5 22:01:12

风格,语文教师的生命

——听三位专家讲课有感

江西九江市庐山中学教师 叶小燕

 

十一月里我有幸听了九江一中张安老师、饶满林校长,和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三位专家的语文课,那是四堂极具教师个性和风格的语文课。作为一名语文教学的学习者,我不仅惊讶于三位老师自身渊博的学识,和调遣学生的能力,更感动于这些教育界的尊师长辈们,在还原课堂原生态的同时,依然凭着对语文精神的深刻理解,以鲜明的个性张扬,呈现出风格迥异,生动鲜活的语文课堂。

张安老师上的是英国女作家伍尔夫的《墙壁上的斑点》,这是一堂能让你热血沸腾,又会让你陷入沉思的课。我总觉得老师的课堂在某种程度上,有点 “五四”的影子,一个令我神往却早已飘逝了的教育传统。

年近六十岁的老师,讲课的声音是如此高亢激昂——都说教书先生说话要慢条斯理,但也有例外,老师的语速就很快,或议论时事,或臧否人物,或抒发感情,或嬉笑怒骂,都非常生动。我完全被他吸引了,所能看见的就只是那全力以赴、全神贯注的炯炯双目,所能听到的就只是那饱含着全部心血和生命的讲课声。在引领学生解读文本的同时,他甚至还大篇幅地出示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和思考,缤纷灿烂若星辰,若火花!在时下的公开课上这样做是很冒险的,因为学生不一定都能理解,而我们的教学观一味强调,要让学生把知识弄懂嚼碎,似乎不如此学生就没学到东西了!那么,老师让年轻的学子们看到的是什么?是书还可以这样去读,还可以这样去思考!同时也让我懂得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并非时时都需要“合作探究”,教师自己精彩的讲析和对文本独到的理解,同样十分重要。像这样的老师即使一时率性起来手舞足蹈甚或拿衣袖当黑板檫用(当然老师没有这样),也都是可爱的。因为吸引学生的是他的个性,这是一个活在真实世界里纯真有趣的人,这样的老师才充满魅力,这样的课堂才贴近生命的本真,也更逼近了语文本身。

老师的学生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有这样一位老师,因为他们每天能见到这位老师,也因为从这位老师那里他们汲取到精神的源泉,他们年轻的心将飘逸温热、碧波荡漾。

饶满林校长带给我们的是一堂温暖而厚重的读书交流课。这是一位有着儒雅气质的中青年教师,他以“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生命史”为题,以自己的学识和智慧,给他的学生,以及我们这些成年人,展现了一个广阔、丰厚的人文空间。

饶校长给我的感觉,似乎更像一位从容随和的兄长,学生们也因此处在自然放松状态。一场关于阅读关于精神家园的对话,就在课堂中真实、自由而和谐地展开。在这里,你可以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有稚气未脱的学生腔,有慷慨陈辞式的高谈阔论,也有令人深思的质疑和困惑……可贵的是,饶校长在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文化空间,和自由言谈空间的同时,对学生的阅读方式和如何检验自己的读书效度,做了具体的指导建议,并对学生在流行文化与高雅文化之间的阅读导向进行了必要的引导,他语重心长地告诉学生:“阅读是有‘格’的”“不是所有的作品都有读的价值”“一个人的成长,一个人的精神发育,还需要更厚重的阅读”……

听饶校长上课,很容易被触动,有些话总会让我想一阵子。也许是在一些读书趣味和教育理念上有一种志同道合的感动,当然饶校长的关注和思考比我深入得多,有许多属于他自己的独立创造与开拓。我想,尽管这些少年们的翅膀还稚嫩,思考还不够深刻,但这样的读书交流课对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眼光和精神气质,终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走出课堂,他们至少会看书,会买书,而不是只会读课本的小孩了,这得永远感谢播种者。

余映潮老师是在全国语文界享有盛名的教育专家。这次九江之行,老师带给我们的是两堂风格完全不同的语文课:初中二年级的《三峡》和高中二年级的《故都的秋》。

《三峡》的教学,是从容、质朴、务实的。面对陌生的学生和台下上千名慕名前来的听课教师,老师表现出了一位大家的风范,从容不迫,以自己扎实的教学功底与求真务实的态度,一步一步地引领着整个课堂的走向。在识字、朗读、听记、欣赏四个教学环节,他都一一落到实处。如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他在出示明确的指导建议之后,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读:默读,齐读,自由读,直到比较满意为止。课堂上教者君君,习者咿咿的动人情景,令我在感叹之余,不禁对自己平素读的指导深深反思。当然,老师是一位极有教学智慧的老师,他懂得惜“话”如金,语言干净凝练;他懂得让学生经历明辨是非的求知过程;他懂得如何在课堂上蓄势,耐心等待“课堂潮”来临……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先生的作品,文人多率性,风雅,何况这是郁达夫。因此这堂课的教学,老师在求实的基础上,又让课堂呈现出华丽、率性的一面。与学生的对话就不像《三峡》教学那样极冷静地“收“和“放”,比较自由放松些。学生也有良好的对话意识,在“欣赏课文”这一环节中,有一名女生就“散文结构模式”角度来赏析课文作了相当精彩的发言,台下有位老师悄声说:“在这种场合,我们老师也不一定有那学生说的精彩呢!”——学生能超越老师,当然是教育的成功,但如果我们教师太容易超越,教育就出问题了。老师显然没那么容易超越,欣然一笑表示赞赏之后,他又从容地指引着学生由审美的外围向纵深处挺进……

 

语文是一门最有灵性的学科,语文课堂应该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我一直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一如写文章,当体现个人风格。如果你真实,如果你善良,如果你有智慧,如果你有才华,那么尽情地在学生面前表现自己,你可以激情澎湃,可以冷峻深思,可以朴实无华,也可以温婉清丽,诗意盎然……即使你在课堂上流泪,欢笑,又有什么不可以?为什么非得斥之以煽情作秀呢?让学生看到老师的喜怒哀乐并没有坏处,应当让学生知道我们恨什么,爱什么!

倘若在一个教师群体中,大家纷纷效仿一种教学模式,最终导致的是教师个

性的丧失。一个见识了不同教学风格的学生,可能更善于学习;那么一个见识了不

同教学风格的教师,会更有助于自己的成长。语文教学学习者应该有包容性,兼收

并蓄,学习、吸收先进的东西,借他人的经验强化自身的优势,并以自身的优势突

显教学个性与风格。

三位专家不同风格的语文课,是他们凭着自己的坚守和智慧创造出来的。他们用自己的实力证明:语文课可以这样上!

 

2007.12.4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