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正文 | 今天是: |
|
|
在“简单”中收获“不简单” | |
——听余映潮老师课堂教学及讲座有感 | |
作者:韩芳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5/10 8:55:55 | |
在“简单”中收获“不简单” ——听余映潮老师课堂教学及讲座有感 太原市后小河小学 韩芳 记得曾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哲人吩咐一个小孩、物理学家、数学家用最廉价又最能使自己快乐的方法,尽快把房间装满东西。物理学家马上开始画房间的结构图,分析光照最佳的方位。草图画了一大堆,还是不能确定在哪儿开窗。数学家呢,也连忙找来卷尺丈量,伏案计算房间的面积,苦苦思索能用什么廉价的东西迅速把房间填满。只有那个孩子不慌不忙,他找来火柴点燃了一根蜡烛——昏暗的房间一下子明亮了,孩子围着摇曳的烛光幸福地唱歌和跳舞。只剩下那物理学家和数学家面面相觑……喜欢这个故事,是因为故事中的孩子特别聪明,他用最简单的方法带来了最有效的结果。最近我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余映潮老师执教的《凡卡》一课,认真听取了余老师《小学语文复习教学与教师基本能力》的精彩讲座,并很荣幸地和余老师同台讲课,接受余老师的点评和教导。在这次活动中, 我特别想用几句话来概括我学习的感受: 第一句是著名作家 《凡卡》是一篇非常感人的课文,不少老师在教学时总是会借用这样那样的多媒体手段,使学生体会凡卡生活的不幸,从而衬托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不幸。应该说,这些教学方法对于突破教学重难点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但余老师却不这样,他课堂教学的一切似乎都在平平淡淡中完成。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就是他教学的全部“家当”。并没有什么精心设计的导语,简单交待完课题和学习任务后,就直接进入了课文的学习;师生边读边聊,互相交流,纯粹是孩子们“自然”学习生成的结果;即便在教学凡卡给爷爷寄信这一催人泪下的段落时,余映潮老师仍然用了平缓而清晰的语调娓娓道来……一切都是那样随意,全无精心打造的痕迹,却依然震撼了我的内心。这是我所熟悉的公开课吗?印象中的公开课通常会妙语连珠,掌声阵阵,至少也应该有众声喧哗、异口同声的热闹场面才对。但余老师的课堂上,有的却是学生潜心揣摩文本的静思默想,有的却是教师扎扎实实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看起来似乎有些过于简单了,仔细玩味、揣摩 ——教学过程简化 余老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文本特点把教学分为三个环节:说说凡卡、读读课文、谈谈感受,这样的教学立足了语文,紧扣了文本,实现了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这样的教学过程既简明,又贴近学生,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教学时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环节简单,教师为学生铺路架桥、指引方向,学生在 ——教学内容简约 一篇课文提供的信息量非常大,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仅仅有四十分钟,这意味着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语言信息全盘教给学生。一节课上什么都想抓,往往是什么都抓不着。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老师能够从文本中发现并提取最具语文价值的部分,并能够积极主动地用儿童的视角解读它,求得自己对文本的准确把握。比如,余老师的课堂上连缀着几个这样的问题:走近课文主人公凡卡,从课文里找内容,用简短的句子表述凡卡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从哪几个角度写凡卡,找出里面的关键字;课文里最撼动你的地方在哪里;最最撼动你的地方又在哪里,还引导学生欣赏文章结尾写法的妙处。随着问题的深入,学生的思想、情感也进一步深入,如果没有对教材的深刻理解,也就不会有这些问题的诞生,这应该就是余老师在讲座中所讲到的“教材研读的功夫应该是语文教师的第一功夫”的深刻含义吧! 结合余老师讲座中的谈话:“任何阅读课、作文课,要少在外面徘徊,尽快走进课文。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不允许消耗太多时间”,我终于明白,原来余老师的平和、平淡,正是一种自觉的选择,是一种理性的追求,也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自信。他追求的是课堂流程的高效率,课堂生命的高质量。为了这样的高效率、高质量,他自然要摒弃一些枝枝蔓蔓的教学环节,自然要主动远离那些“形式大于内容”的教学行为。毫无疑问,这样的境界远比那些所谓的热闹更难以达到。 第二句是余老师自己说的——“每个教师在教学理念上都要给自己以强刺激”。 一个好老师的精彩不在于课堂多么完美,而在于平常之处显示智慧,在于全身心的投入,在于渗透在片断、细节中的理念。 在余老师的讲座中,我听到了他对年轻教师的谆谆教诲——“教师读教材,要读得细,读得精,读得深,读得活,读得美”“即使再简单的文章,也要有欣赏力”;从他对试题编写条分缕析地讲解中,我明白了“知识是第一要素”,一个教师不仅要有试题研究能力,还要有编写试题的能力;从他对阅读复习课和作文复习课教学设计的讲解中,我的思维得到了一种纵深,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鲜感扑面而来,原来复习也有这么多的名堂!尤其是他对我所执教的复习指导课高屋建瓴、切中要点的点评,更使我茅塞顿开,明白了要深化语文训练,赋予其广度、深度。 在余老师的课堂上,我了解到要恰如其分地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能学会的东西,让他自己学; 有人说:“大道似简,大巧似拙”。太多的精彩难以一一采撷,太多的震撼难以一一记录,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应该像余老师那样,像故事中的那个孩子那样,努力寻求一种最简单又最能使人快乐的方法,并用这种最简单的方法来获得不简单的结果。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和学生们一起,享受语文学习的幸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