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映潮日记 >> 正文 | 今天是: |
|
|
2008年,我的工作之“最”(11) ——读《苏州园林》时最有趣的发现 | |
作者:余映潮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3/12 | |
因为写《苏州园林》的“映潮说课”稿,要进行大量的课文分析工作,要查阅大量的一手资料,于是便有了非常有趣的发现。这种发现可以用“水平的高下之分”来进行形容。 一、自己研读课文的高下之分 我几乎花了一个整天的时间来编写《苏州园林》“语言卡片”。 第一次编写的是类似于“字音”“雅词”“短语”“精段”之类的语言组合,觉得没有表现出课文的语言特色而放弃。 第二次编写时从“美句”的角度入手,找出了课文的八大美句。按道理说已经可以了,但又认为教学时的操作性不强而删去。 第三次终于有所突破,从作者到底怎样“说”“苏州园林”的角度去进行探寻,这种发现倒是很有意思: 《苏州园林》语言卡片 比喻式地说 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排比式地说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比较式地说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评价式地说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议论式地说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描绘式地说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阐释式地说 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举例式地说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赞美式地说 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烘托式地说 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二、别人研读课文时的高下之分 查2003年第1期的《语文学习》,上面有教师带着学生活动的教学“镜头”: 师:让我们一同来交流一下,看能否选用文中的一个词,甚至一个字来概括你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 生1:我想选用“标本”一词,人常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可见苏州园林的影响。“标本”一词,在这里形象地概括出苏州园林在中国园林里的典范意义。 生2:我选用“图画”一词。…… 生3:我以为“配合”更能恰切地体现出苏州园林的特征。…… 生4 :我认为“自然”一词最好。…… 应该说,教师的这种创意是非常好的。遗憾在于教师自己没有新发现,没有在活动小结时既肯定学生的发现又提出自己新的见解。 这种新见解早在1984年第9期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的一篇文章中就已经被表达了出来: 作者说道: 课文作者精心选取了艺术家之“匠心”的角度来进行说明,紧紧抓住苏州园林建造者的共同匠心,介绍出了苏州各个园林“图画美”的特点。这就是角度巧。而角度巧带来了构思巧。把握课文的巧妙构思,是教师合理处理教材的钥匙。 “匠心”,是大于“标本”“图画”“配合”“自然”的。 我历来都非常强调中学语文专业报刊对语文教师教学素质的提升作用和教学中的指导作用。这个例子能够很好地支撑我的看法。 三、别人处理教材时的高下之分 在《语文学习》2003年1期上面,有一篇短文介绍了这样一个教学细节的设计: 请同学们进行“结尾句质疑”,同学们认为课文最后一句话“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表达得不够好,是可以改写的。于是有的同学就这样改写: 苏州园林是富于诗情画意的艺术世界,只有当你深入其中,才会了解它的艺术之美。 好了,不多写了,看看摄影集吧,你会发现更具体更生动的苏州园林。 教师指出:这种不拘泥于前人思想的探索精神是值得提倡的。 但同样是《语文学习》上的文章,1995年第2期上同样的教学内容,就处理得非常高妙。 这也是一个教学细节的设计:也是关于结尾的讨论。 教师提问:如果作者不在此结尾,还要继续写下去的话,会再写些什么呢? 一学生回答: 从作者思路看,作者是按由主到次的顺序来写的。我想,如果作者再继续写下去的话,一定是越写越细,有可能写到园中的小径、小品和盆景上去了。 …… 这里真正地表现出了“侧面入手、正面解读”教学技法,好像是谈文章结尾的事情,实际上是强化了学生对课文结构、课文内容、课文顺序的认识。 所以我觉得《语文学习》1995年第2期“教学艺术镜头”的主持人的话说得非常好: 就课文钻研而言,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 1 获得对课文的新鲜感受。 2 获得对课文的深切理解。 3 形成对课文的的独到见解。 毫无疑问,有了对课文的独到见解,引人入胜的教学层次跟着就会出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