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映潮教艺 >> 映潮说课 >> 正文 | 今天是: |
|
|
余映潮教学答问录(十一) | |
作者:余映潮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15 | |
余映潮教学答问录(十一) 做一个有所作为的语文老师,有这样一些特别的要求: 1.珍惜时间。特别是珍惜几十年中的业余时间,决不浪费。每天或读一点,或想一点,或记一点,或写一点。 2.掌握学法。一定要有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或学习技能,坚持几十年学习、阅读、摘记、思考。要非常关注专业语文报刊对自己的指导,要集中精力研究若干大师。 3.坚持写作。写作是一种研究技法而不是一种表达技法,写作的目的是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要坚持几十年的写作,要从非常多的角度来磨练自己。 4.淡泊名利。这是人生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思想方法。 能够做到这一些,就一定能有所作为。 请余老师指点。 你的《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已读。 说说弱点吧。 (1)开讲与收束的话语都不简洁。且不严密、不准确。你给学生说“人的情 感很容易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每逢春暖花开,我们就会觉得生机勃发,心情舒畅,目睹秋风落叶,则难免会黯然神伤,感到悲凉寂寞,这种情感的变化在古代也成就了很多的文人墨客,柳宗元就是其中的一位”。但事实上,柳宗元肯定不是由于“这种情感变化”而“成就”的文人墨客。 (2)教学用语不当。课文的第二个环节是“朗读课文”,第三个环节是“整体感知”,其实,多遍的“朗读课文”也就是“整体感知”课文。第二个环节中连“译读课文”都进行了,怎么在第三个环节中又要“整体感知”呢。 (3)课文的第四个环节是“品读赏析”,只是没有想到去欣赏到课文中的哪怕是一个美点。当然,像这个设计中所预设的品析文中的“乐与凄”也是可以的,但为了说清楚这个“凄”的背景,在一个课时之中恐怕要花去不少的时间,再想深入做点事时,已经没有时间了。 (4)这样大的教学任务,这样满的教学内容,只有一个课时,还安排了学生对柳宗元“说话”。这种做法是近年来的一种好像时髦的粗俗手法。时髦过度了也就成了粗俗。以后像这样的作品教学最好不要用这种手法。 2009-1-13 关于××中2009年中考作文备考方案的意见 (1) 下学期整个大作文训练应该是10个点。其中记叙文训练7个点,说明文训练1个点,议论文训练1个点,散文写作一个点。另外还有一个作文应试能力的点应该训练,那就是“审题”这个非常最要的训练点。 (2) 下个学期整个大作文还应该有8个课时左右的“写作构思课”,每个课构思两个文题,一共构思16个文题。这16个文题可以从近两年的全国中考作文题中精选。题目应以叙事文为主,之间又要各各不同。 (3) 你们的七个点:开头结尾、立意、情节的波折、人物描写、结构、语言、选材。从目前你们传来的教学方案看,需要着力进行改进。如《开头与结尾》的指导,“开门见山”之类从小学说到初中毕业,我看是不需要花时间再复习的了。又如《情节的波折》,内容详实,教师花了大功夫,可惜只能是文学社的讲座稿,因为中考作文总复习不是培养学生写小说的。《语言训练》只要求把几个“追求”再细节化、再优化就行了,不要太繁琐。《生动的人物描写》在指导上还应该更有新意一些。《结构》的内容很好,是不是可以提炼出初中生必须会用的10种结构模式呢。 (4) 你们的七个点:开头结尾、立意、情节的波折、人物描写、结构、语言、选材,我以为不大成系统。还可以进行调整。 要根据你们已有的历年资料和已有的经验再进行策划。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