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映潮研究 >> 正文 | 今天是: |
|
|
小荷才露尖尖角 | |
作者:石晔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2/4 | |
小荷才露尖尖角 ——教材处理中“长文短教”的粗浅尝试 南京29中 石晔萍 在潮水之家,我汲取到许多的语文养分,滋润了“语坛的这朵老花”,主话题的设置、教材研读的诸多角度和方法、教材处理的多样性等等新鲜的血液,让我又走回到探索、创新的教研之路。每当拿到一篇教过很多次的课文时,我就有一种把 在当前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重的时候,不妨为自己换种思路,试试长文短教,教出新意,让学生学出味道。 所谓“长文”,就是篇幅长、文字多的课文。长文在教材中的比例占30%左右。长文有着信息量大的优点,但同时也有占用课时多、容易引起学生厌倦、信息繁冗、教学上难以处理等等弱势。所以,研究长文短教,在提高教学效率上就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初三的教材中小说的比例较大,篇幅大多较长,如果还像原先一样按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来安排教学内容,面面俱到,生怕自己讲不透,学生吃不透,那每篇课文至少要三四课时,在当前的形势下,显然不可以。这时,研究长课文短教就尤为有意义了。 1.紧扣课文教学要求,以完成一两个教学重点为目的进行短教。 2.根据课文内容,以讲清讲透一两个难点为目的进行短教。 3.分析竖式结构课文的脉络与布局,以突破课文的主要部分为目的进行短教。 4.分析横式结构课文的写作特点,以“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为目的进行短教。 5.理解课文的语言特点,以落实一个“语言教学”的板块为目的进行短教。 6.以增长知识、培养能力为目的,以突出课文中一个“知识的集合”为目的进行短教。 7.以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为目的,对课文进行创造性改编或创造性复述。 8.以训练某种阅读技能为主,选取课文中最有训练价值的内容进行短教。 下面通过两个课例来学 (一)突出一个“语言训练点” 突出一个“语言训练点”,就是从语言表达的方式着眼,在课文中寻找、发现、提炼出语言表达的某个方面的技巧来进行教学。如:或从词语表达,或从句式运用,或从段落写作,或从人物塑造,或从景物描写……,积聚一个闪亮的语言学习与运用的“点”,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有的放矢的突破,教给学生一点有用的知识。 如《羚羊木雕》的语言学用课——千姿百态表示“说”: 教学步骤一: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二:整体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三:利用课文特点,教给一点似乎看不起眼而又实实在在的知识——怎样把对话描写中的“说”这个“内容”写好。师生进行了如下内容的品读。 1.“说”这个词是常常有的。如: 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2.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有时省略表示“说”的字词。如: “您已经给我了。” “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 3.对话中有时用其他的“说”。如: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4.在“说”字之前加上“态度”的修饰。如: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我要把裤子换过来。她却满不在乎地说:“算了吧,反正我已经站了一个钟头,要是再换过来,你还得站两个钟头……” 5.用“神情”表示“说”或在“说”字之前加上“神情”。如: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爸爸不是给我了么?”我小声地说。 6.带动作地“说”或以动作表示“说”。如: 妈妈站起来,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你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送给谁了?告诉我。”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教学步骤四:浓缩课文内容,进行怎样把“说”写好的深入理解式的练习——根据下面的对话,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内容: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我小声地说。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 “我把它收起来了。” “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没有卖……我送人了。”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 “送给谁了?告诉我。”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送给万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教学步骤五:运用所说的“千姿百态表示‘说”’的知识,就下面的“场景”进行说话片段练习: 下午放学了,我很晚才回家,妈妈在村口等着我…… 这种教学是艺术的,又是朴实的,也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教师教给学生的,固然是一种知识,一种语言表达的模式,但同时也是一把钥匙,教师所开启的不仅仅只是“千姿百态表示‘说’”这把锁,他还会让学生想到千姿百态表示“喜”,千姿百态表示“怒”,千姿百态表示“哀”,千姿百态表示“乐”…… 这样的教学设计巧妙选点,以说一贯全文,不仅教学生读懂文章,而且教给学生解读文章的方法,更高明的是还切实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用好手中的教材,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种长文短教的艺术处理让我豁然开朗,是提高效率的好方法啊! (二)交给一把“解读的钥匙” 或从模式分析的角度,或从内容点评的角度,或从方法式阅读的角度,让学生习得并实践一种阅读的方法,达到以少胜多、以简驭繁、长文短教的目的。 如《秋魂》的读法指导课。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中的七篇“短文”,每篇“短文”的思路、顺序都是由此及彼——先写“物”,再由物及人、由物及理、由物及情;几乎所有的“短文”都是借物写人,都是为了表现人,表现人的成长、表现人的品格、表现人的追求、表现对人生的理解。因此,对这篇课文的教学,可以以点带面,长文短教,简化教学头绪从达到教师精要点拨、学生活动充分的教学目的。 教学片段: 1.老师:我们应该理解的一种写法就是:三层式结构,咏物抒情、托物寄意的写法。 2.老师:所谓“三层式结构”,就是“引出事物一描叙事物一托物寄意”。例如课文短文《飞鱼》: 在甲板上,我看见一条死去的飞鱼。(这是“引出事物”) 它曾经像海燕一样骄傲地在海面上飞翔。 它曾经让海里所有的鱼儿投来羡慕的目光。 然而它死了,它在甲板上被晒成了鱼干。(以上是“描叙事物”) 哦,千万不要离开你生活的土壤。(这是“托物寄寓”) 又如课外短文《海上的航标灯》: 你见过航标灯吗?(这是“引出事物”) 海上的航标灯,很谦逊地站在最远的地方。 第一个迎接凶险的风浪。 海上的航标灯,永远沉默地埋头工作,日夜不停地指示方向。 天色愈黑,航标灯愈亮。(以上是“描叙事物”) 要是谁能像航标灯,他将会有一颗不灭的心。(这是“托物寄意”) 3.老师板书: 三层式结构:引出事物 描叙事物 托物寄意 这是一把阅读理解此类文章的钥匙 4.学生读《秋魂》的第一节《秋实》,根据老师的讲析理解课文在写法上的特点。 5.学生朗读并用旁批的形式对课文进行评点: 秋天了,成熟的果实却低下了头,它不是在孤芳自赏,也不是在自我陶醉,更不是在哀泣自己将跌落枝头。它是在想:我是怎样成熟的呢?(这是“引出事物”) 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了; 不是雨,我怕早已干瘪了; 不是光,我怕早已苍白了; 不是热,我怕早已憔悴了。 (以上是“描叙事物”) 世界上有不经过风吹雨打而成熟的果实吗? 世界上有不经过光射日晒而成熟的果实吗? (这两句是“托物寄意”) 6.全班同学进行理解性朗读: ①女同学读第一段,男同学进行“三层次”评点。 ②男同学读第二段,女同学进行“三层次”评点。 ③同学们齐读第六段,一位同学进行“三层次”评点。 这样举一反三,点示规律,交给学生一把解读文章的“钥匙”,以点带面,朗读加上评点,只用了大约18分钟的时间,学生便将这七篇短文的内容及结构特点理解清楚。这就是科学地处理教材、进行长文短教的艺术魅力。 从以上的课例分析中可以得知: 长文短教重在一个“短”字,这个“短”字,又主要表现在“点”上。也就是说长文短教的主要技巧在于“选点”。由此看来,只要我们深入挖掘教材,巧妙选点,那么,昔日那些常常被视作“重头戏”,须细嚼慢咽、讲深讲透的传统名篇,未尝不可大胆取舍,化繁就简,长文短教,教出特色,教出新意。 下面就以小说《故乡》为例,说说我在长文短教上的粗浅尝试。 九年级上册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是一篇老课文,教过多次,课时花费多,效果不好,总觉得有“肤浅”之感,总有“解不开的疙瘩”。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学生读得懂,闰土、杨二嫂的人物形象学生也不难把握,难道再去抓几个细节,再联系一下社会环境就算完事?不能,总得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得提高啊。课时不宽裕,只有摒弃传统的教材处理方法,尝试长文短教吧。 我把这篇教了很多次的文章又仔细读了几遍,发现在文中:“我”记忆中的故乡与眼前所见现实中的故乡和“我”理想中的故乡均有变化;闰土、杨二嫂过去和现在的形象以及对“我”的态度也有变化;“我”回故乡与“我”离开故乡的心情还是有变化。这文章的内容不就可以用“变”字来高度概括嘛。于是,我决定从“变”字入手来处理《故乡》这篇老课文。 根据这册书第三单元的单元要求,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重点是分析人物形象,教学难点是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内容设计三部分:一、初读探讨,整体感知;二、探究根源,理解主题;三、推究延伸,体会情感。围绕“变”字,设计三个问题:1、文中有哪些“变”的内容?2、这些“变”说明了什么社会现实?3、面对这种“变”“我”产生了什么愿望?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初读课文学生很容易就理清了小说的情节脉络: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写了 “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个方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我适时地抛出了第一个问题——文中有哪些“变”的内容?学生把目光聚焦到课文,概括出:故乡的景色有变,文中的人物有变,故乡人对“我”的态度有变,“我”的心情有变。这样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内容有了初步的把握。 这时,我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找找故乡人的变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很用心地从课文内容中找到了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记忆中杨二嫂的和眼前的杨二嫂,他们的外貌、语言、动作都有了巨大的变化。闰土由一个聪明、活泼、开朗的小英雄变成了一个迟钝、麻木的木偶人;杨二嫂从“豆腐西施”变成了自私、刻薄的小市民。接着,我引导学生去分析造成他们变化的原因。学生很快从文中找到一些句子,比如“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这时,我介绍当时的写作背景,让学生思考:他们的变化与自身及故乡这个大环境有关系吗?学生从文中的细节中发现了端倪——闰土与“我”见面时的一声“老爷”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封建尊卑观念给闰土心灵深处留下的创伤。对香炉和烛台细节的描写,进一步揭示了闰土内心世界,他虔诚地渴望神灵的赐福,摆脱贫困与苦难,这样的描写,可以清楚地看到:闰土对苦难根源有直觉,但不理解;希望改变现状,却又无可奈何;他憧憬未来,却寄希望于渺茫的神佛保佑。封建思想意识给他加上精神枷锁,尊卑观念愚弄淳朴的农民。杨二嫂的变化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这样一来,小说反封建的主题就一目了然了。 《故乡》这篇课文的末几节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着重引导学生去体会这几节中作者蕴藏的情感。所以,在理解了小说的主题之后,我引导学生体会出,面对如此变化,“我”对故乡“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并提问:面对这种“变”“我”产生了什么愿望?提示学生重点阅读最后几小节。经过探讨学生的回答出奇一致:“我”无法消除与闰土之间的隔阂,但对未来是抱热烈的希望和急切的憧憬的。希望宏儿和水生能够“一气”,不再像“我”和闰土一样隔膜起来。希望下一代不要“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希望他们有“新的生活”,是“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由此看出,作者对故乡的情感是既失望又抱着希望——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有了希望不去实践,也就无所谓有;只有勇于实践,希望才能成为现实。这是作者最大的愿望了。 这样一篇课文,篇幅较长,可讲的东西很多,但围绕一个“变”字进行取舍,阅读过程化繁为简,教学环节如行云流水。令人惊喜的是学生对文本的感受更细了,对文本的理解更深了。我也觉得,文章好像变短了,学生好像开窍了。忽然发现,备课中的有些内容,我并没有灌输,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就一一解决了。 在这粗浅的尝试后,我发现教者原本不必纠缠于对学生的“横竖不放心”。选好点,长文短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课堂中学生总有出乎意料的惊人表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