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映潮研究 >> 正文 今天是:
寻求策略,提升效率
作者:张维文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2/7

寻求策略,提升效率

——对长文短教具体策略的思考

南京五十中   张维文 

当前的形势,要求语老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充分发挥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而实现这种教学思想的途径之一则体现于长文短教。

因此研究长文短教,在提高教学效率上就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那么,实现长文短教有哪些具体可操作性的策略呢?我以为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选点突破

长文短教都重在一个字,这个字,又主要表现在上。也就是说,长文短教的主要技巧在选点。(余映潮语) 因此,“选点”尤为重要。
  (一)扣题眼。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如余映潮老师教学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紧扣题目“从……到……”这个结构,教学时分别从百草园的生活”和“三味书屋的生活”入手,将百草园三味书屋集聚在一起进行碰撞,将课文内集中课文精华而又有内在联系的课文层次组合起来进行突破
  1
.拉出百草园这一块的线条:
生机勃勃的景物。乐趣无穷的活动。十分依恋的心情。
  2
.拉出三味书屋这一块的线条:
单调沉郁的景物。枯燥无味的活动。单调无聊的心态。
  3
.将百草园三味书屋进行比较式的品读:两辐画面不同,两类活动不同,两种情致不同,两种心态不同——两相比照结构,传旨揭要的构思。

再如《智取生辰纲》,看标题就可以沿着标题追问:谁智取了生辰纲?怎样智取的?经过这样追问,学生很快就把握了全文的情节。又比如一位高中老师教学《故都的秋》扣住标题中的“秋”和“故都”发问:作者写了故都哪几种秋景?秋景中的故都给人感受如何?

(二)抓关键词。

聂华苓的《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引文部分沉重美丽这两个词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又是全文的纲,教学时抓住了这两个关键词,作为把握课文内容的切入点,便可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

《傅雷家书》两篇选文中各出现的“坚强”,紧扣此词,两相比较,理解了“坚强”在各自书信背景下不同的含义,就能深切地体会为父者傅雷的那一片父爱真情。 

()找“线条”。

请先看余老师的《醉翁亭记》教例:
     
课始,教师定向:这节课的任务是进一步理解课文写法和内容,并背诵全文;方法是师生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归纳段意,明写法,在此中穿插背诵训练。
教例具体实施:
教师:大家能不能从描写、记叙的角度梳理课文脉络?在纸上写一写,试一试。
(亭外山水风光——山中朝暮四时——亭下官民同乐——宴后太守醉归)
(点出亭——亭外景——亭中宴——离亭归)
大家刚才议论的第二种说法的每一层中都含有字,能不能都含有字呢?
(总写乐——山水之乐——宴酣之乐——醉归之乐)
(总写山水之乐——赏景之乐——与民同乐——自知其乐)
能不能都含有字呢?
(醉翁之意在山水——醉于山间朝暮四时——醉于升平之乐——醉在内心深知的乐趣)
有不能都含有醉翁呢?
(醉翁喜山水之乐——醉翁爱赏景之乐——醉翁乐与民同乐——醉翁自知醉翁之乐)
咱们换个说法。能不能从记叙的顺序上突破一下?
(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件顺序-叙议结合顺序)
教师:我还从影视拍摄的角度赏析了课文,现在也让你们欣赏一下。
课文的脉络是:
一个大远景镜头———组空镜头——一个长镜头——一个全景镜头
(学生极有兴趣地倾听)
教师:请你各自选出以一种说法,并根据它来协助自己背诵课文。(学生背诵)
教师:下面我们研究每一段落的内部层次。把它们清理出来,指导背诵就更有依据。我先说第一段,你们分组介绍第二、三、四段。
(一、山太守)
(二、朝冬)
(三、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四、太守归游人去禽鸟乐,从人乐,太守乐)
教师:请大家根据以上线条再背诵课文。
教师:下面再布置一个探索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试做:结合课后练习一以及我们对课文一、三两段的分析,谈谈文中的照应。
   
这节课紧扣美妙的线条,课中设计了如此多的兴奋点: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要求,让同学们反复地梳理课文的脉络。众多的兴奋点之中有着事实上的逻辑联系:从醉翁之乐,重点突出而又能让学生理解透彻。严密的逻辑性中又点缀有趣味性:教师补充进来的大远景”“特写空镜头长镜头全景镜头蒙太奇无疑地会使每个孩子全神贯注,在这一过程中,也很好地达到了以文促言的效果。

(四)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教学鲁迅的《社戏》,怎样理解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一句?再分解成两个小问题:                                                            1请同学们看看:鲁迅先生笔下的“社戏”也真的如此精彩吗?

2、可作者在结尾却写道:“真的,直到现在,我再没有吃到那夜的好豆——也再也看不到那夜的好戏了。” 其实,戏并不精彩,豆也只是很普通的罗汉豆,真正令我难忘的究竟是什么呢?

这样大胆取舍,设计出能统率全文的核心问题,那么课堂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

类似的还有教学杨绛先生的《老王》,我们可以紧扣文章结尾“那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一句,层层追问“幸运的人真的幸运吗?”“不幸的人有哪些不幸?”“幸运的人为何愧怍?”理解了这些,就把握了文章的实质,文章照样一课时教完,课堂却不失应有的广度和深度。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无论从何种角度选点,所选的点都要立足于文本的整体把握,要能关照文本的整体核心价值存在。

二、整合内容
    
现行语文教材内容庞杂,所以怎么教,尤其是教什么是个很重要的问题。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针对教材的特点,教师可以将作品进行创意整合,形成多元共生、百川汇海之势,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获取更高的学习效率。

余老师在教《祝福》一文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引发了学生兴趣的问题:读了《祝福》,我们认为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大家能否在对课文的研读中,证实老师的观点呢?                      

 学生沿着没有春天这个话题,探寻祥林嫂悲惨命运的轨迹:丽春之日,丈夫死去;孟春之日,被迫改嫁;暮春之日,痛失爱子;迎春之日,一命归天。作者刻意把几个关键情节都安排在春天发生,巧妙地揭示出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地女人,在新巧地提问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引导学生挖掘出深刻的主题。

教学内容的科学整合需要教师注重两点:

1、认真精选整合点:课文、单元内关键的知识点和能力点,是学生发展语文能力提高水平所不可缺少的知识点和能力点。

2、有机组织:按学科本身规律、及学生认知特点、教师自身的特点编排组织,要注意不能出现学科知识硬伤,要避免过于生硬刻板,课要具有语文味,要让学生易学乐学。

三、读写结合

阅读教学中最自然最实惠的语言实践方式就是读写结合。(余映潮教学警语)

余老师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长文时,就创造性地运用了“课文作文”的形式进行长文短教的教学。

他先就“课文作文”进行说明:

本课课文作文,主要是指在课堂上读大文写小文,读长文写小文,读此文写彼文;大家一起来做,就是读一文写多文。这是一种自读课文的好方法。

接着,他具体要求:
这种课文作文的方法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第一:

1. 可从概括内容的角度写
2. 
可从说明事物的角度写
3. 
可从描述事物的角度写
4. 
可从抒发情感的角度写
5. 
可从表达感受的角度写
6. 
可从欣赏课文语言的角度写
第二:
1. 
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话语来写,如进行课文概括、表达读文感受等。
2. 
可以重点利用课文中的某个片断进行改写。如抒发情感等。
3. 
可以任意地组合课文的文句,形成一段短而完整的文字。如描写景物、讲述故事等。

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是利用课文这个语言载体,从课文本身的内容出发,设计与课文有血肉联系的的内容,从而达到以写促读、以读带写、读写双赢的教学目的。更重要的是,这样课堂教学更显现出一种角度丰富、细水长流、时时训练的特点,很好地实现了课标关于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的理念。
   
再如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在教学《神奇的极光》这篇很长的说明文时,刚开始陷入了困境:他觉得教学此文,用时太多,没有内容可教,也不值得;用时太少,又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后来,依据文章引用大量神话故事进行形象化说明的这一特点,黄厚江老师设计了两个以写为主的语言活动,带动学生的阅读,用一节课成功地实现了长文短教,对文章特点的把握也比较到位。

第一个语言活动是让学生阅读课文,写一段不超过30个字的文字介绍极光;第二个语言活动是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写一段不超过300字的文字介绍极光。在此基础上讨论:为什么30个字可以介绍,300个字也可以介绍,作者却要用几千字呢?被删除的是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在文章里有什么作用?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写30字?什么情况应该写300字?什么情况应该写3000字?这样的写,让学生深入地认识了文章的特点,并体会了说明中引述神话故事的具体效果。看上去是一个写的活动,实际意图却在于读。

读写结合,长文短教,提高了课堂效率。

 

“长文短教”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方式,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为更好地提高这种教学方式的效果,实践中我们必须注意三个问题:

1)教材处理与课前预习

要真正有效地实施这种问题式和整合式或读写式的教学,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深度对话,就需要学生在课前认真预习,拥有自己对文本的原始体验,才能在课堂上真正参与。

2)教材处理与教师阅读

教师自身文本解读能力的提高是教学有效的重要前提。自己有思想,就容易理解别人的思想。自己有感悟,就容易激发学生的感悟。要提炼出课堂最精确的切入点,对学生做出最有效的引导,教师首先要认真地钻研文本,获得自己的切身体会,有自己的心得,才能在课堂上唤醒学生。在这种前提下,我们便能够对文章和课堂教学生成大胆取舍、善于取舍,才能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挖掘文本。

3)“长文短教”与语言教学

这类课堂的问题设置往往从“文章”的角度展开,如果这中间缺少了对文章语言的强化和落实意识,最终肯定是顾此失彼。我们关注了“文”,切记所有的探讨必须以文章语言为基础。如果我们“短教”的同时更细化一些“以文带言”“以言带文”的处理,相信我们课堂的语文味就会更浓一些。

以上所说的,是我个人对长文短教具体策略的一点粗浅思考,我想“长文短教”应该还有很多种方法和角度,同时我也意识到,“长文短教”并不是语文教学唯一的选择,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适合“短教”,那种单纯追求教学时间而忽视了教学的深度广度的教学是很危险的。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