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映潮研究 >> 正文 | 今天是: |
|
|
朗读教学 需得其法 | |
作者:王晓庆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3/28 | |
朗读教学 需得其法 ----漫谈余映潮老师的朗读教学 金陵汇文中学 王晓庆 文字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我们感觉是平面的,可朗读时是立体的。我们朗读文字,抑扬顿挫,起起伏伏,错落有致,如同音乐,因而是“立体”的。 文字是冰冷的还是温热的?印在纸面上是冰冷的,而我们用声音去吟诵它们,唤醒它们,用我们诵读人的“心”去触摸它们,那么,文字就会散发生命的热度。 可不少老师常常觉得,如果语文课多让学生诵读,那么课堂太枯燥、太乏味、太单调了,其实不然。 所以,能将朗读技巧与艺术演绎得精妙绝伦的,当首推 最欣赏的是 上《天上的街市》这一课,专门安排一个板块,体味诗歌的音乐美、画面美、情感美。如音乐美:依次从节奏、短暂的停顿、重音、韵脚等四个方面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教给学生知识——诗句中按音节、意义处理的短暂的停顿叫节奏,较大的语言间歇叫停顿。 这是 在《散步》中设计了三次朗读:一是中速、深情地朗读,好像是作者写完后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二是读好文中的波澜,好像你一个人在扮演着故事中的几个角色一样;三是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好像你是带着深深的体会给人家作示范一样。读《口技》,一是平常角度,声音洪亮;二是表现民间艺术的声音艺术,字正腔圆(主要读第一段);三是层次分明,读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有节拍停顿,提高学生的分析识别能力(主要读第二、三两段);四是有情有境,失火场面(第四段)反复读。这样要求清楚,层次分明而覆盖周全。《沁园春·雪》发表于1945年,却是35年写的,在十年前写成《沁园春·长沙》,此时理想即将实现,比帝王更出色,朗读出领袖作品、英雄作品之意境:一是吐字有力度(英雄人物,胸襟阔大,气壮山河);二是语速要起曲有致;三是体会英雄气概,慷慨激昂。这是 教《纸船》,先听老师读,首句重音“一张纸”,整句读出一种女孩儿的温情,让学生体味自己的不足之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旋律深沉平稳忧郁,读出舒缓乐观,听老师读,听男、女生读,轻声 《白杨礼赞》中“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一段,两大层次,让学生自己悟读,女生读第一层次对白杨的描写,男生读第二层次的议论,第二层次的写法特色,用限制语表达感情,用重音读出写出白杨树性格、形象的词。这是 还有用一词串起所有朗读, 如《马说》,用“语气”一词:课文中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出的语气;读好语句中停顿表达的语气;“然后”、“故”、“不”、句末虚词等特别用词的语气;最后一句丰富复杂的语气表达。 在读之前酿造氛围 ,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插入背景(作者流放时给邻居小女孩的题词)之后读,提示用说话的方式读,当我们放在心里默诵,在困难时激励自己的内心独白,细微之音读等。 进行迁移拓展地读,如《山居秋暝》的迁移,朗读译诗、朗读描述、改写的散文。 用细节手法来读,在《狼》一文的第四段朗读,在这段话中加进“啊”字,加在哪儿为好,侧面入手,正面阅读,教师要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研读设计。 根据 1、学读 很多学生不习惯放声读,一放声就害羞。之所以害羞,是怕读错,怕人笑话,于是越害怕就越紧张,越紧张就越结巴,越结巴就越出错。如何让学生放松身心,学会朗读方法和技巧,提高朗读能力呢? (1)轻声跟着示范读。老师范读,或朗诵比较好的学生范读,或放录音范读。让学生跟着范读轻轻读。开始,示范者的声音尽量放大,学生的声音尽量放轻。渐渐,让跟读的学生的声音逐步加强,而示范者的声音逐渐减弱。 (2)齐声随着集体读。全班同声读,每人声音夹入其中,谁也不怕读错,就是允许“ (3)人声嘈杂随意读。根据每位同学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自由放声读,投入到文字中去,认为怎么读就怎么读,课堂嘈杂一片。别人读,自己听不见;自己读,别人听不见,相互不干扰。淹没在一片琅琅之中,学生自然放松进入课文。 (4)三五成群组合读。依照座位、性别等,分别来读。男声部可以读深沉、刚毅的部分,女声读柔韧、婉约的部分。还可以组成像女子十二乐坊、小虎队、F4那样的小分队来诵读。如: 所以,当我在教《安塞腰鼓》时,也设计了男女声组合读的环节,因为文中的三个“愈捶愈烈”层层推进,表明安塞腰鼓表演达到了高潮,随着鼓点的此伏彼起,人们的思想也在腾飞。这个排比,要读出此伏彼起的交错感。如:(男)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女)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男)愈捶愈烈! (女)痛苦和欢乐,(男)生活和梦幻, (女)摆脱和追求,(男)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女)交织!(男)旋转!(女)凝聚!(男)奔突! (女)辐射!(合)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2、析读 通过读,理清诗文的层次,通过读,触摸诗文的结构,通过读,传达诗文的文气。 《沁园春·雪》上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江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再经教师轻轻点拨,学生很容易发现一个关键的领字“望”。一个“望”字,就管住后面的“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江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而“望”字所管辖的词句,正是最核心的第二层。而剩下的前后的语句,自然就是第一层和第三层。如果让学生再读,找出第一、第三层的关键的字,学生立即找出,分别是“封”、“飘”和“须”、“看”。 《岳阳楼记》“若夫阴雨霏霏”和“至若春和景明”两段,一写阴,一写晴,一写悲,一写喜,不必讲,只通过读,学生就了然了层次,也了然了“对比”的方法。再接着读下一段,“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很容易明白是深入一步“分——总”的关系。 所以,教师并不仅仅是靠“分析”才能理清层次。读,反复读,也是更深入把握层次、理解结构的好方法。 3、品读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评点,完成对课文赏析式的品读,例如我教学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一段教学实录—— 师:由落红,我们想到什么?由花及人,还是要联系龚自珍的此时此境来联想。 生:我想,龚自珍看到落花飘零,肯定想自己像花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 师:生命短暂,倏忽就是百年。龚自珍写这首诗时是48岁,那年他愤然辞官。如果说“落红有情”是有感慨生命短暂、感慨时运不佳的话,那么,“化作春泥更护花”呢? 生:应该是诗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师:能把这联的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吗? 生:我觉得似乎是互相对比着写的。 师:那么,这两句应该怎样朗诵?你就是龚自珍,面对离别时的纷纷落红,你应该是什么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什么?你心里的潜台词是什么? 生:我心里想——我老了,受到同僚排挤,只能辞官(生试读,很沉郁) 师:第二句,龚自珍感到怎么样? 生:有些无可奈何。 师:有一些。还有呢? 生:老师,我觉得这句更多是……是一种抱负,一种很宏大的抱负。 师:对的,有无可奈何。但同时,作为一个爱国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辞官离别的背后,真的能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吗? 生:不是,还有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 师: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抱负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音调略高,尤其“更护花”三个字应该读出那种报国之志。 4、演读 中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师生的诵读,相对于剧场里演员的朗诵,一般还是比较克制的。课堂上的诵读,没有幅度较大的动作,没有抑扬跌宕的夸张声调,更没有化妆与造型;很多时候,也没有音乐烘衬。 课堂里的师生诵读时,过分节制、克制,甚至压抑,这可能与中国人崇尚中庸的文化性格有关,与中国人推崇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规范有关。由于节制、克制与压抑,使得有些语文教师,潜意识地看不惯学生的纵情、投入、琅琅地高声读书,以为是逾越规矩,阴阳怪调,于是只推崇低声、中声甚至不出声地默读。许多语文教师自己的范读,也过分中庸,不高不低,不抑不扬,中规中矩,稍抑扬一些,便觉得有失规范,不好意思,因而课堂气氛往往较为沉闷、压抑。 而选入教材的诗文,却往往饱蘸着作者浓烈的情感,有的是字字有情,语语有泪,师生与作者相融为一体。 譬如,读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中的“远远”时,我启发学生带上一个非常自然的抬头向远处遥望的眼神;当读“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时,我启发学生,你是与身旁的朋友一同望星空,读“你看”二字时,要带一种“发现者”的特有的喜悦的眼神,回头看一下身旁的朋友,读“不信”时,要带一种惊愕的眼神,回头看一下身旁的朋友。 所有的演读最好都不是事先设计的,而是诵读文本、文字情感到了一定火候,自然而然伴随出现。而且,诵读毕竟是诵读,不是演戏,演读主要依靠眼神传达,手脚的动作不宜太多,手舞足蹈,就喧宾夺主。 5、感读 诗文大都是通过景语来抒发情感、表达观点的。因此,感受、想象着诗文中的景象来诵读,就是把平面的、二维的文字“支撑”起来,使之饱满,使之“立体化”。 如,我教学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个片断—— 师: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 生:愿意! 师: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着,心情会很沉重。我还给大家的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确实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 生:能! 师:我开始讲述。(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又是黄昏,一天快要结束,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的样子,依依不舍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满目凄凉,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道是荒凉古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飘零在天涯的人,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么不断肠呢?你看这小桥、流水、人家,都是那么安详,那么静谧,又是那么温馨,而我的家乡,亲人又是离的那么远。哦,他们还好吗?天气渐渐变冷,他们加了衣服吗?买了被子吗?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这么让人牵挂。既然那么令我牵肠挂肚,我为什么不早点回去呢?为了所谓前程和功名吗?功名离我近吗?京城的路还有多远呀?在这样的黄昏,古道,萧索的季节,我是去继续追求功名呢?还是去服侍我那年迈的双亲?我自己也不能回答,只好满愁绪徘徊在漫漫古道上……(放音乐《二泉映月》) 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课堂中气氛凝重,学生若有所悟) 所以,并非一堂课多读几遍就是好课,朗读还需得其法,朗读还得讲究艺术性。这种高质量的朗读多了,就成了师生的习惯,不但成了上语文课的习惯,也成了师生的生活习惯。 学生拿到一卷书,一篇文,一阕诗,一张报纸,甚至一个标语,都能或铿锵,或婉转地读将起来。朗读,使学生真正懂得,文字本是有声的,文字本是入心的。过去,只听老师“讲书”,只能勉强入耳,不能入心,而现在自己“读书”,入口入心。过去只默看,看不出音响,看不出立体,觉不出节奏,现在自己出声朗读,才触摸到了文字的体温、文字的血脉、文字的灵性。即使上自读课默读,学生也会不自觉地摇头晃脑,这表明,学生已经触摸着文字进入到了作者的心灵。 但愿,所有语文课堂,伴着书声琅琅! 附:《黄河颂》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一往无前、勇敢无畏、博大宽广、扞卫祖国的黄河精神。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二、学读,感知 1、学生范读,其余学生进行评价。 2、听录音朗读,问:是否展现了黄河的力量? 朗读指导:《黄河颂》是用“颂”的方法写的,大都带有奔放的热情,高歌赞颂黄河之伟大、坚强。由男高音独唱,歌带悲壮,在伴奏中可以听出黄河奔流的力量! 3、学生自由选择一个小节,力求读出黄河奔流的力量。 三、析读,揣摩 1、朗读第一小节,请找出表现黄河力量的词语。 (滚滚、澎湃、掀、奔向、劈成) 指导:用高亢的声音重读,注意:“万丈”、“狂”加重语气;“奔”、“劈”气势读到最高点。 板书:望 黄河滚滚 2、朗读第二小节,问:与中华民族的关系体现在哪个词语上?(摇篮) 追问: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什么意思?(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指导:仿佛让我们想到母亲,对母亲的赞美应该用什么语气?(深情之感) 集体朗读,声音降低,语速也要放慢。 3、朗读第三小节,问:展现了黄河的另一种形象——巨人,哪些词语体现了巨人的力量?(伟大坚强、英雄的体魄、屏障) 集体朗读 板书:颂 黄河精神 四、感读,品情 1、诗作的写作背景: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民族危在旦夕。那是在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到《黄河颂》这首诗,也是异常激动,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连续创作了6天,完成了一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这组歌随后响彻大河上下,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战。 2、问:同学们思考一下,作者仅仅为赞颂黄河吗?(呼吁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的精神) 3、齐读最后4句话,追问:除了要重读,还要读出什么感情?(坚定而有力的誓言声) 板书:立 民族之魂 五、诵读,提升 1、背诵最后一段 2、在和平年代,这样的黄河精神还需要吗?你看到过这样的精神吗?(5·12地震众志成城;2008奥运会再次向世人展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 3、全体起立,让黄河孕育的儿女,融情朗读 六、板书 黄河颂 望 黄河滚滚 颂 黄河精神 立 民族之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