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诗圃文苑 >> 正文 今天是:
相识是缘 师从无悔——余映潮老师印象
作者:高文草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4/26 20:44:24

 三天半的短暂相处

——余映潮老师印象

 

                洛阳 高文草

相识是缘 师从无悔。

20104月注定是个幸福的月份,对于我,对于洛阳市小语界同仁。不仅仅是因为满城氤氲的洛阳牡丹的芬芳,也不仅仅是因为满街攒动的各地游客的身影,只是由于4810日,涧西区“板块式”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及2010年洛阳市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的相继召开,绽放了洛阳市小学语文教学的累累硕果,而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板块式教学思路”的创造者余映潮老师的光临才是洛阳市内那道最亮丽的风景。

余映潮老师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板块式教学思路”的创造者,“活动充分、积累丰富”教学流派的代表人,被誉为“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的领军人物”、“中青年语文教育专家和学科带头人”。20094月,在洛阳市“牡丹之春”语文研讨会上,我首次近距离领略了老师的语文教学风采,开始接触老师的“板块式”教学理念,老师精辟独到的教学理论和精彩绝伦的两节示范课令我眼前一亮,茅塞顿开,一下子帮我解开了“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这个一直以来困扰我们的难题。带着崇拜与喜悦,在市教研室老师的安排下,我和余老师留下了第一张合影。

 

  

20094月洛阳“语文牡丹之春”研讨会上与余映潮、张赛琴老师在一起)

20096月,在市教研室的支持下,涧西区教育局以余老师的“强化课型创新,优化教材处理,简化教学思路,细化课中活动,诗化教学语言,美化教学手段”理念为基础,融合组块教学思想,结合涧西区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确立了小学语文“板块式”课堂教学实验研究课题。一年来,涧西区教育局依托“语文潮”网络平台,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围绕“板块式”课堂教学改革试验开展了两次“同课异构”“板块式”课堂教学比赛,举行了4次“板块式”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经过一年的探索研究,“板块式”课堂教学目前已初见成效,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为了进一步推动涧西区的“板块式”课堂教学改革,构建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形成涧西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风格,打造涧西语文教育品牌,在牡丹烂漫的日子里,洛阳市教研室和涧西区教育局分别再次邀请老师光临洛阳,指导小学语文“板块式”课堂教学研究工作。这一次,以涧西区教育局语文教研员的身份,我有幸全程参与了老师在涧西区、洛阳市的一系列活动,更幸运的是被老师收为弟子,一直陪伴在老师身边,随时聆听老师的教诲。通过网络媒体,我早已了解到余老师的“睿智”和“勤奋”;走近老师,撇开他高超的教学艺术不谈,我却被亲眼目睹的老师越来越多的生活琐事感动着,切身领略了老师对自己、对学问近乎苛刻的执着、细心和认真……

 2010年4月7下午,我和涧西区教研室刘主任一起到伊川县接余老师来涧西。下午4点半到伊川,余老师还在会场做讲座。等了十分钟左右,余老师从会场走出来直接上了我们的车。从伊川教研室工作人员的口中,我们了解了余老师7号一天在伊川的安排,上午讲了三节课,下午做了一场专题报告。因担心余老师太过劳累,一番寒暄之后,我们建议余老师在车上小憩片刻,谁知一打开涧西“板块式教学”研究的话匣子,余老师兴致勃勃地聊了一路。四十分钟左右到了涧西,我们把余老师安排进宾馆,离约定的晚餐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我们再次恳请他休息片刻。为了不打扰余老师休息,我们特意到宾馆一楼大厅等候。一个小时之后,我如约到宾馆房间请余老师下楼就餐,进入房间才发现余老师根本就没有休息,他一直在笔记本电脑上不停地敲打着什么……我不由得暗自赞叹余老师旺盛的精力。我对余老师的“勤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余老师告诉我,他刚刚完成今天在伊川作报告的内容备忘。见我有些纳闷,余老师解释说,他全国各地讲学,同一个地方可能不止一次,他要把自己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报告,说过什么话,举了哪些案例,全部做好内容备忘,以免下次对相同的人员重复同样的内容,他要对听过他报告的每一个人负责,保证每次都有全新的收获。比如在伊川说过的话,在涧西要讲的内容,两天后在洛阳市教研室组织的活动中就应该尽量避免重复,因为参加洛阳市活动的还有来自伊川县和涧西区的许多老师。天哪,我这才明白,余老师笔记本电脑上那个专门做报告内容备忘的文件夹里密密麻麻的文档,那不仅仅是余老师对学问近乎苛刻的细心和认真,那更是真正的学问人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48的涧西区小学语文“板块式”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和49进行的洛阳市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对于余老师又是紧张、充实、忙碌的两天。两天里,余老师听了8节课堂教学观摩课,做了两场观摩课点评和语文教学指导讲座。余老师精彩的评点和报告引起会场上一浪又一浪的掌声。由于忙于组织会议和拍摄照片,余老师的评课和讲座我都没有能够认真聆听,本来指望回头看录像补课学习的,没想到49晚上打开我的邮箱,赫然发现了余老师发给我的一封电子邮件,竟然就是这两天余老师评课和讲座的内容课件。那是多么细心周到的关心啊,一股暖流顿时涌遍了我的全身……

410的洛阳市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安排有余老师的两节板块式课堂教学示范课。市教研室刘津萍老师曾经告诉过我,许多专家都是自己带着研究好的课全国各地到处讲,余老师是她接待的专家中唯一一个按她的要求、由她指定授课内容的专家。2009年的《顶碗少年》和《窃读记》如此,今年的洛阳市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也不例外,一节《少年闰土》,一节《海水为什么是蓝的》,都是刘津萍老师选定的认为比较难教的课,让余老师给大家一个引领。我忽然想起47接余老师时他还曾对我说,刘津萍老师给他指定的两节课,《海水为什么是蓝的》一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已经策划好了,《少年闰土》一课的设计自己感觉还不太满意,仍在思考调整。两天后就要上的课,还在设计调整,我当时以为这只是余老师的谦虚罢了。没想到49晚上十点左右,我忽然收到了余老师发给我的一条手机短信,让我准备一套课本,410早晨送到宾馆他的房间,我这才知道,当天夜里,奔波、劳累了几天的他真的还在琢磨那节他感觉不太满意的《少年闰土》一课的教学设计……第二天一早,我赶到余老师的房间,他满脸兴奋地告诉我,他刚刚完成了一个比较满意的《少年闰土》的课堂教学策划,需要再最后一遍核对课文,一个多小时之后,他就要在会场展示这节课的教学……望着余老师略显疲惫的脸,想到他六十多岁的年纪,我又一次被余老师对学问的精益求精、对自己近乎苛刻的细心和认真打动了……

三天半的短暂相处,令我感动的事还有许多。老师给予我的,除了他精湛的教学艺术,还有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所有这些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熏陶着我,给我以启迪。

送老师踏上开往北京的列车,计算着老师这几天仍然安排得满满的行程,真的不忍心送去一声简单的问候,唯恐打扰他片刻的宁静。偏偏在此时,就在我结束此文写作的时候,打开邮箱,又发现了老师从信阳发来的在河南省教研员培训活动中的讲座课件——《浅谈如何做好教研员工作》,信中附着一句简短的问候:“共享教研的快乐!”我的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

  

201048涧西青岛路小学与老师合影)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