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映潮教艺 >> 映潮说课 >> 正文 | 今天是: |
|
|
余映潮教学答问录(二七) | |
作者:余映潮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7/31 20:32:22 | |
1.2007年你在温州上《我的叔叔于勒》,为什么决定选这样一篇来讲?有特殊背景吗? 答:没有特别的背景。选这一课的教学,主要是我要上新课。 我的教学演示比较注意不断推出自己和新课。不是随意地带上一个自己已经讲过的课就出去讲。 对我而言,这是一个原则。 《我的叔叔于勒》是我的第59个课。迄今为止只讲过四次。在外面首讲就是在温州。 2.为什么讲课中有这样一项“规定”:“这篇小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呢,分段不是学生该掌握的基本功吗? 答:短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像《我的叔叔于勒》这样的课文,即使是一位语文教师,如果让其不看任何资料去分析其结构,也许也要用上半个小时。如果在一个课时的教学演示时间内让学生在课堂上解决这样难度的问题,这节课就很难再上其它内容了。所以这时给学生指一个方向,以降低教学难度。 3.《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在你所讲过的若干个课例(目前多少个了?)里,它具有怎样的个性?在小说教学中具有怎样的突破? 答:这一课的教学,在我已经讲过的100个课例中,有这样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表现出比较纯正的小说欣赏教学的味道。即着眼于小说的与小说结构有关的“表达作用”的分析,着眼于小说的表现手法和小说中人物的分析与欣赏。 这样的教学并不是着眼于教学生读懂课文而是教学生会读课文。 (2)运用了“主问题”设计的两种不同的提问或问题设置的形态。一是单一的主问题,结构方面的讨论就是。二是微型话题,小说内容的欣赏就是。而且第一次在小说教学中运用了“微型话题”的手法。这种手法极好的增加了课堂阅读教学的深度与容量。 可以看出,这两种形态的主问题,都是经过认真的提炼的。 4.你的《我的叔叔于勒》教学中的“主话题”可以称之为“主问题”吗?它与你所倡导的“主问题”有何本质上的不同呢? 答:“主话题”就是“主问题”。由于它不是以“提问”的形式而是以“话题”的形式出现,所以也称它为“主话题”,如果换个角度表述一下,其实就是“提问”。 5. 这篇文章教学的课型归类,可以归结到“板块式”里面还是“线条式”里面呢?实录中文章两块教学内容是很明显的,但两块内容又分明以“话题”串起来了。可以不可以说,块的内容一定是维度上的不同呢? 答:课型归类是件很困难的事。这节课,最好归类于“文学欣赏”课。因为它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就是小说的课文赏析。“课型”好像与“活动”联系得紧密一些。一节课中,主要的教学活动方式是什么,这节课就可以称为是什么课型。 从思路上来讲,这节课是板块式思路;同时又是线索式思路。 6. 你怎样看待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组织作用呢? 答:我想,教师在课堂上的组织作用就是让学生学习起来。其中有三个关键词:一是预设教学程序,二是安排学习活动,三是落实教学内容。 离开了这三点,教师就可能没有进行什么“组织”。这样的课堂就是低效课堂。 7. 我们说一堂课成功了,或者说不成功,一般来说有哪些判断的要素? 答:我评价好课,从两个方面来谈: 一是从学生的情况看: 1.学生活动充分(文章来源:语文潮网http://www.yuyingchao.com http://www.yuwenchao.com) 2.知能训练扎实 3.课堂积累丰富 二是从老师的设计来看: 一节好课有五个要素: 1.创意好。 2.思路好。 3.活动好。 4.细节好。 5.语言好。(文章来源:语文潮网http://www.yuyingchao.com http://www.yuwenchao.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