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映潮研究 >> 正文 | 今天是: |
|
|
余映潮品评语文教学案例的艺术——余映潮教学赏析(005) | |
作者:程韶荣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6/20 | |
余映潮品评语文教学案例的艺术 江苏东台市教育局教研室 程韶荣224200 余映潮老师的教艺精湛秘诀何在?我们从他的《得失寸心知——纪念我的公开课讲到了第100个》的文章,获得了一条非常重要的信息: “我的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源于论文写作。更确切地说,源于‘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篇’的写作。……从1993年3月起,我开始了中学语文界由个人进行的有系统的‘案例研究’并开始了‘教例品评’的专栏写作。……正是由于‘教例评析’专栏写作中的精心提炼,我才能真正地走入课堂,才能真正地走上讲台。” 反复揣摩这段文字,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大胆而自信地走上课堂上公开课、示范课和研究课,他的教学艺术的喜人成就与他最初的“教例品评”有着很直接的渊源关系!既然如此,探索他教例品评的艺术也就是很有必要、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事了。 余映潮老师的《 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篇》一书,共收录品评文章100篇,实际课例106个,其中有《卖炭翁》、《中国石拱桥》《天上的街市》《狼》《口技》等为同题异案。按文体来分,散文30课,文言文14课,小说童话寓言14课,议论文10,说明文10课,古诗7课,现代诗6课,戏剧2课,读报课1课,答问课1课。所选的教例有知名教师的,如于漪、魏书生、钱梦龙、徐振维、张富、胡明道、宁鸿彬等(以上所列名师基本上都是2节以上),也有不知名的,还有余老师自己的课例,如《天上的街市》《刘胡兰慷慨就义》《狼》《口技》等课。从时间跨度看,最早的课例发表于1981年,最近的则为1998年。可以说全书覆盖了八九十年代全国各种主要语文期刊的优秀课例,而这些课例是他从所积累的成千上万条目录索引资料中筛选出来的精品,用他的话说“天下的语文教学风光被我尽情收入眼底,那么多深藏于教例中的奥妙与微妙之处我提炼了出来。”余老师是怎么进行“提炼”的?他又提炼出什么“奥妙”和“微妙之处”呢?下面我们通过具体课例的“品评”来做一番剖析。 发现式评课。评课当然贵在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能够用新的理念去发现一个教学案例的闪光之处,细一点说可以分为:(1)发现教例的“课眼”。文有文眼,课也有课眼。余老师评课善于发现一个课例的“眼睛”。比如评析《<论语>六则》(第5 篇 以下只写序号),他指出其教例之眼在于“指导学生做分类式课堂笔记”(作家作品类、成语类、文言虚词类、名言警句类等)。他对此不仅从笔记的优点上一一列数,还大声疾呼:“如何指导学生做笔记,是学法研究的一个小小的分支,在这个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亟需我们用创造性的作法去填补。”他之所以选定“分类式课堂笔记”为“教眼”,就是想借此呼吁语文教师们要高度重视“这教学中永远占有相当地位的有利于学生一生”的课堂笔记的研究和指导问题。 (2)发现教例的个性。一个优秀的教学案例,总会有若干的美点,抓住这些美点逐一加以点评,是我们都可以做到的,但是,要提炼出一个案例的个性特色就不难么容易了。我们看余老师是怎样抓住一个教例凸显的个性进行点评,或者由此生发开去的。比如对《最后一课》(4),他抓住“一线串珠”这一特色大做文章,充分肯定其切入角度、讲析角度、控制角度把握得恰到好处。余老师能从教例中发现教者的匠心从而捕捉其特色,如对《海滨仲夏夜》(33)一课,选取该课根据课后练习安排自读课文教学的精心设计,《从宜宾到重庆》(52)选取了对学生定向式信息检索能力的训练设计等,都可以看到余老师发现眼光的穿透力。(3)发现教例的创意。一堂课的研究价值高低就在于它是否具有创新之处。有些课尽管表面看很完美,但未必具有新意和创意。余老师特别看重一个教例的创意达到了何等程度。比如对《狼》(29)的品评,标题是《赛读赛讲,分层互促》,文章开篇说:“这个教例很具创造性。教者把关切的目光投向了语文差生,用分层次互相促进的方式让差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用激励、鼓励、表扬的手段让差生感受到他们在语文课堂上的地位。”虽然我们平时也并不忽视差生,对差生的指导也早已有过很多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但这节课旗帜鲜明的让差生长主角,把课堂教学的阳光洒向差生,不能不说是一种新的尝试,而我们也许不会将它上升到创意的高度来认识。还是教《狼》(30),作为文言文教学,全课没有串讲和翻译,有的只是朗读;没有分解和切割,有的只是评点;没有大段的讲解和滔滔的分析,有的只是品味。像这样的课当然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余老师对这样的课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他说:“‘读读评评,评评读读,三读三评’是本教例最有特色最有创意的闪光点。” 多角度评课。对一个教例的评判, 如果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便能看得更真切,看得更深入,看得更透彻。比如余老师对《第二次考试》(27)一课“多向假设”的问题群的设计,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厚度,从教学形式、学法指导、思维训练、教学效率等四个维度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充分肯定了胡明道老师这节课在创境作文的创新形式、教给学生新的“潜台词阅读法”等方面产生的教学效应。再比如他对《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35)一课的评价,除了从课堂教学的程序和训练取材手法等常规角度评价变读为写的好处外,另辟蹊径从教学过程“隐形效果”的角度来审视,看出其对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习惯、教给学生创造的角度的特殊意义,这样的思考角度就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评析方法。 有时从这个角度看也许平平,但换一个角度看却别有洞天。如余老师对《过故人庄》(8)一课的分析:“从教学艺术的角度上也许没有很多的评价语可说,但它从设计思想上给我们以启迪:教师变换了 ‘讲析’的角度,设置了非常充分的‘课中活动’,学生的活动充分而又热烈。”下文则对“课中活动”的意义和实施现状作了深入剖析。这种从教学设计思想的角度看问题是余老师经常采用的思维方式。还可再举一例:他对《俭以养德》(61)的评析也是从这一角度得出的重要启示:要走出课文。我们不妨说,思考问题的角度虽多,但作为设计思想的角度确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重要视角。 余老师的多角度评课,看似五光十色,好像不易把握,但当我们再作理性分析,发现他在评析任何一节课的时候,都离不开两个角度,一是对教学艺术的赏析,二是对学法指导的赏析。本书先后不断提到的教法就有:导的艺术、问的艺术、高效背诵法、整体阅读法、一线串珠法、变序式教法、一词经纬法、选点突破法、迁移创造法等几十种之多。不断提到的学法就有:揣读法、品析积累法、句式学用法、读报法、发现法、信息检索法、笔记法、品味咀嚼法等几十种。而这一些,如果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加以系统整理,那将是一个多么可观的教法和学法的“海洋”啊! 大视野评课 评课能不能成为一门“学”,我不敢妄言,但要评得实在、评得科学、评得艺术,不是一件随意为之的事。它应当有一套规范,正像文学评论有它的理论体系一样。我从余老师的百篇教例赏析文字中,分明感觉到,他是有自己的体系的,或者说已经形成了他自己评课的学术规范。我们且从他的文章中经常使用的一些名词来看,可以看出他的评析总是非常理性化,而非感性的。诸如:教学线条、节奏、视点、结构、思路、技巧、美点、环节、课眼、内涵、视角、模式、精度、效应、训练价值、课型、教学智慧、隐形效果、板块、主问题、课文价值、等等。我们不能逐一地诠释这些名词的内涵和内在关系,但从一个侧面也可折射出余老师的评课理念和评课视角和独特风格。由于余老师对教学案例的长期、深入的研究,他的教例评析的视野不同寻常。他站得高,看得深,评得入骨。比如:对《一个好树种——泡桐》(84)一课的“野路子”,评语是: 从语文教学与生物知识的“联姻”来看,这叫“学科渗透”,从教者的运筹策划来看,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这叫“穿插艺术”,从学生的观察到学习课文的过程来看,这是“动静结合”,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有意注意”,这是一节生动活泼的、走“正路子”的好语文课。 这是站在教育理论的高度俯视教例,或者说学术的角度,这便是大视野。余老师的大视野还表现在用历史的眼光和国际的眼光看问题。请看对《药》(92)的评析,他从该教例中发现过去读过的5篇文章(1983-1987年间)的“影子”,但教者又进行了优化处理,而非简单地模仿。基于此,他对此课用“优选的眼光““博采众家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拥有”依然给以高度的评价。再如对《孔雀东南飞》(97)的分析,余老师的视野进一步拓展开去,将该课的“大胆放手”与美国小学写作教学的命题作文作比较,让我们更觉其“可贵”。 联想式评课 在分析教例的过程中,联想的参与会激活我们的思维,使得评课能够跳出本课,从更为广阔的背景上来考察、讨论问题,而不是就事论事。余老师经常作各种方式的联想。 由一个教学细节联想到一种教学方法。比如评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由教学步骤三“将‘百草园’与‘三味书屋’进行对比——板块碰撞,联想到比较式阅读教学,他认为虽然人们对此有过许多研究成果,但有一点且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人们还没有说破: “比较阅读教学,阅读教学中一种基本的优秀的教学设计思路。”这是由一个小点联想到面上的一个大的问题,在思考中总要有自己的一点新的发现,而要在一个宏观的问题有发抒一点新见谈何容易! 由一个课例联想到历史问题。看其新的探索和突破。比如余老师在品评《<论语>六则》(5)时充分肯定活页式分类课堂笔记(如作家作品、成语、文言虚词、名言警句等)的好处之后作了如下联想:“在传统的作法中,学生花大量时间记录的知识零散的课堂笔记,包括教师苦心设计的大量板书,在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教学效率上,其利用价值到底如何?学习笔记,这教学中永远占有相当地位的有利于学生一生的知识天地,为什么还得不到开发性的研究?”这里所指出的现象确是积习太久,差不多到了司空见惯的地步,我们的许多教师对学生的课堂笔记疏于指导和检查督促,无法使之成为习惯。余老师对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弊病深怀愤激,所以当他见到了这则案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由一个课例联想到某种现实问题。在评析《枣核》(7)一课时,余老师联想到“课文课文教学中不少俗套的教学设计,有的相沿已成习惯,在大面积上有不少人在运用。……俗套的教法禁锢着我们的创新意识,束缚着我们的创造性。”这是余老师的经常做的正反联想,时而由正面联想到反面,时而由反面联想到正面。在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中,余老师决不停止在人所共知的显性问题上,他还对一些隐性的深层次的问题给以关注。比如在评析《中国石拱桥》(39)一课时,他对该课语言模式训练的创新设计予以热情洋溢的评价,同时他还看到问题的另一面:“我们对汉语语言组合的‘密码’破解得太少,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之中给学生点示的语言结构与组合的规律太少,这可能是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像这样的分析就是非常深刻的。他击中了我们教学效率低下的要害。如果平时不对此类问题反复思考,是不会一下子想到如此深度的 。 由课例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品评课例的高境界是由此及彼,产生新的思想火花,由本课的某一点为促发点引发出诸多新思维,这样的联想其价值是极高的。比如余老师在评《卖炭翁》(10)一课后,称这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崭新的课型——说读课。在论述了这种课型的特点之后写道:“既然有‘说读’课的出现,我们能不能进行更有力的技术创新,设计出听读课、想读课、写读课、演读课、辨读课等更多更美的新课型?”这段评析有两个亮点值得一提,一是他能将此课例上升到新课型的高度来审视,二是他能提出若干新课型的大胆假设,为我们的课型创新开辟了新路。 启迪式评课 余老师品评课例,往往在最后引出启迪,与我们分享他的思考成果。他的反思是多向辐射的,,有时将话题指向对这类课例的再创造,或者说如何精益求精,力求打造成精品。比如评析《背影》(2)的三则课例,得出三点启示:“如何就这些设计再加以改进;如何就这些设计加以组合;我们还能设计出哪一种别致的思路?”这些设问,能够开拓我们的思维,激活我们的思路,鼓励我们进行新的探索。 有些启迪是对我们教学设计提出的 有时追求教学设计方法的体悟,能于“举一”中受到“反三”之效。比如评析《天上的街市》(19)一课时获得了这样的感悟:“教学设计也要善于借鉴、化用,善于从别人的分析文章中发现可以供教学设计的珍贵素材,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我们读了一则课例分析,还能对教学设计的方法和能力有提升,那收获就不一般了。《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35)一课也有类似启示:“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必须打开思路,想得开阔,想得新颖、想得长远,不仅要多角度地讲析课文,还要能够多角度利用课文。” 有时追求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改革的地方太多了,究竟从何处入手或者说以什么为抓手去改革,则是一直困惑我们的难题。余老师同样面临这样的困惑,但他不作空想,而是尽可能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比如在评析《中国石拱桥》(39)一课时就发表了如下很有见地的意见:“语言教学可以尝试‘量化’,可以尝试像数学内容那样的台阶化,就像上面这节课一样,一个点一个点的进行语言训练。也许,语文教材‘不过是例子’的说法可以由‘语文教材是科学的训练语言的蓝本’所替代。那个时候,初、高中全套教材的语言训练点排列细密而训练的层面又明显增,随之而来的便是教学效率的明显提高。”这里讨论的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一个事关语言教学甚至语文教学的重大问题,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科学问题,是一个需要漫长时间探索的难题。如果我们对此有一点推进,都是对语文教学重大问题的有益突破。 余映潮老师在《如果能够遇到邹贤敏先生这样的智者》一文中谈起“课例品评”一书的写作时说道: “现在,当我回忆起那段燃烧着写作激情的时光时,我有了更深的感触。 那是一段极为艰苦的历程,那是一番极为严酷的磨练,那是一次名符其实的长征。 那是非常专业的写作训练,那是刻骨铭心的学习研讨,那是创新思维的多角度操练。 没有那样的开始,就没有这样的现在。” 从余老师的切身体验中,我们感到课例品评对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如果能从余老师品评课例的艺术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受到一些启发,并进而对课例作大量的艰苦的品评实践,一定会探索出鉴赏课例的新思路,为我们独立地进行教学案例的创新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