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讲座报告 >> 正文 | 今天是: |
|
|
011.余映潮的工作足迹:青岛李沧区名师班培训小结 | |
作者:余映潮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2/4 | |
蜂采百花酿为蜜,厚积之后乃薄发 ——青岛区李沧区名师班语文学科两年培训小结 带着一份对学习的渴望、对教学的执着,我们14位语文老师有幸参加了李沧区名师班的培训学习。回眸两年的时光,带给我们的是感动、感慨、感谢。首先要感谢区各级领导,是你们高瞻远瞩,为我们搭建了高层次发展和提高的平台;感谢我们敬爱的导师,两年来对全区所有语文教师特别是名师班老师的专业引领和悉心指导,是你们让我们感悟到了崇高的教育人格和思想智慧的光芒;还要感谢研发中心的领导、老师们,是你们站得高看得远,在我们培训之路上正确引领;也要感谢学校的领导们在我们学习、工作中给予的大力支持,学校是我们能全身心投入培训学习的坚强后盾。两年培训,犹如一泓清泉,让我们品尝了它的甘洌;又如火红的玫瑰,让我们感受了它的浓郁。我们如痴如醉,从中汲取着、感悟着、收获着。两年培训所给予大家的启发和经验是我们人生中一笔永久的,最珍贵的财富。 【文章来源:语文潮网(http://www.yuyingchao.com http://www.yuwenchao.com)】 一、导师的引领与影响 携着毅力,伴着智慧,他一路谆谆教诲,激发我们前行的勇气和信心;他一路指点迷津,引导我们不断发现新的风景。他,就是我们敬爱的余映潮老师。 成就丰硕的学者,往往会让人觉得高处不胜寒,但是大凡相聚一堂,余老师总是侃侃而谈,儒雅的风度,亲切的笑容,幽默的谈吐,没有一丝骄矜与冷漠。在我们心中余老师是一位和蔼的导师,是一位年长的亲人,更是一位随和的朋友。 两年来,余老师先后五次来到我区,共给我们带来14节教学展示课和9个专题讲座。这些都是余映潮老师心血的凝聚,智慧的结晶。每一次精彩的课堂都是一场语文教学的盛宴;每一回丰富的培训都是一次心灵荒原的洗礼。每一个学员心中都是满满的喜悦、感谢与钦佩。余老师的课总能平中见奇,凡中求新,乏中出趣。读,或沸沸扬扬,或浅吟低唱;说,或浅白晓畅,或优美醇厚;写,或细腻动人,或芬芳警人…… 永远是那样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山重水复中,让人领略一路秀峰,一湾清溪。我们深深体会到这种细腻别致,不是因缘于浮躁和炫耀,而是来自于他四十年持之以恒地耕耘和千万次锲而不舍地钻研。 难忘两年来余老师尽智尽力、呕心沥血时时鞭策我们“发展你自己”;难忘两年来余老师循序渐进、精心策划常常教导我们“追求高度”。 两年来我们每人都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并得到了余老师悉心指导和即席评点。一课一评,措辞优雅,音韵和谐,如行云流水一般;弱点综述更是深刻精辟,字字珠玑,体现着余老师一贯的教学理念,闪耀着智慧之光。每次培训之后余老师都会留下精心设计的作业,叮咛大家“用心研究,认真完成”。最令人敬佩的是每次作业上交后最短的时间内就会有反馈。每一份作业上都会有余老师中肯精辟的点评和高屋建瓴的建议,余老师的拨云见日让我们有如醍醐灌顶。虽工作繁忙,余老师却总在第一时间与我们分享他最新的研究成果,那字字心得都蕴含着导师的呕心沥血;奔波劳碌,余老师仍在节日早早为我们发送祝福贺卡,那句句祝福都满载着恩师的殷切希望。每每想到余老师,我们都满怀敬慕和感恩,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深深明白,是余老师的一手扶持、一心牵挂为我们全心搭建专业成长之梯,才让我们信心满怀,迅速成长。 语文学科的导师还有我们敬爱的市语文教研员、山东省特级教师牛锡亭老师。但凡牛老师来到李沧,总会对名师班的学员及全区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并高屋建瓴地指导老师们注意教师、学生、教材、教法、教学媒体五个方面的定位,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要紧扣文本、注重整体把握,进行本色的语文教学;要有朗朗的读书声,进行深情地诵读与情感品味的教学;进行有价值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教学,告诫老师们要“追本溯源,把握语文的内涵”。有了牛老师的悉心指导,我们的教学更有的放矢了,我们更深的领悟了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智慧,增强了教育的使命和责任感。 曾经拜读过牛老师的大作《一位老教研员的研修抒怀》,真情流露,文采飞扬,感人至深。让人钦佩、令人动容!牛老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热爱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学员向敬爱的余老师、牛老师道一声:“恩师,你们辛苦了!” 二、学员的成长与收获 培训给了我们一片绿色森林 更新了教育观念,提升了个人素质。 跟随导师学习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风格、教学特色。懂得了没有汗水,没有时间,没有静坐,没有失眠,没有茫然无路的痛苦,没有举步维艰的煎熬,就没有教学之“最”。聆听导师精彩纷呈的学术讲座,教学设计、文本解读、教材处理、评课议课等专业学习,补充和完善了我们的理论知识,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有着极大的借鉴作用。 不仅如此,两次南京之行更是让我们大开眼界,获益匪浅。南京师范大学的各位专家以鲜活的案例演示、丰富的知识内涵和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予我们强烈的心灵感染和明确的理论引领。见多方能识广,外出的考察学习让我们一边享受着精神的洗礼,一边审视反思自己以往教学中的得失。我们深深明白,“一枝独秀不是春”,只有汲取各方精华,我们的教育之树才会日渐葱茏。而两年的培训恰恰让我们看到了这片枝繁叶茂的森林。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阅读是语文教师的自我拯救。”只有大量的阅读,方能有丰富而细腻的情感、敏锐而深切的感受、柔软而坚强的心灵。两年来,我们坚持把学习作为进步的源泉,把书籍作为成长的土壤。有多少个夜阑更深,有多少个晨光熹微,静静地埋头于灯下,执着于案前,贪婪地阅读,潜心地思考,摸索教学的经验,积淀自己的底蕴。两年来,《名作细读》《追随苏霍姆林斯基》《教师如何做研究》《教师礼仪规范》《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成了案头常客。读书拓展了我们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读书提升了我们的气质和品性;读书增长了我们的职业智慧;读书使我们的生命更丰盈、更幸福! 培训给了我们一次蝉蜕的机会 整个培训的过程是修人品、增底蕴的过程。培训使我们感受到了压力,也增强了信心。名师不是打造出来的,也不是宣传出来的,而是在学习和实践中积淀出来的。正所谓,做老师难,做名师更难!两年来,我们认真完成余老师的作业,不敢有丝毫的懈怠。3000字的教学设计、3000字的教学论文、教学实录评点,一万字的磨课稿……,都曾让我们捉襟见肘,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贫乏和浅陋,感受到差距、感受到压力。痛定思痛,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每位学员在这两年时间里都经历了至少一次的磨课体验,备课教案改了一遍又一遍,试讲,否定,再试讲,再反思,再修改。现在想来,真像炼狱一般。蛰伏地下长达17年之久的蝉幼虫还需经历蝉蜕的阵痛,方能生出飞翔之翼,“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惟有经历了此种痛苦,成长才不会是奢望。“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我们磨练着意志,义无反顾得做那蜕变之蝉。 培训给了我们一个自由吟唱的舞台 与教科研携手,专业路上成长 一个不搞科研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一位名师。我们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研究。多人现担任“十二五”国家级课题负责人,已立项批复。课题有序开展,进行了阶段性督查,相关论文成果不断发表。在李雅慧老师的带领下《“悟文析法,以本促写”对初中写作指导的研究》课题组获得青岛市教育科学课题研究三等奖。在参与课题的研究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真正的教育研究在于它能更好地服务教学,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困惑,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博览前人的研究,开阔视野的同时,也开拓了自己的思维。与教科研携手,让它一路陪伴我们慢慢地成长起来。 积极引领辐射,推动全员发展 我们在搞好自身教学的同时,还积极开展“传、帮、带”的活动,在学校传播培训成果,帮助同事们扩大思维视角,提升专业高度,我们义不容辞;与青年教师结对,在教学经常给予评点,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成长为优秀的语文教师,我们无可推卸;引导教研组密切关注学业水平检测的动向,进一步把握语文教学的规律,我们一马当先。有了这些辅助带动作用,老师在各项比赛中都有不俗的表现,先后开设市级研究课,区级研究课、公开课;区级经验交流等。这样既锻炼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增长了实践智慧,对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提高教学技能,收获累累硕果 实践是砺石,磨练方能进步!从校内公开课、区级公开课、市级公开课到省级优质课,我们一路闯来,在艰辛与甘甜中感受着成长的疼痛与畅快!名师班的学习培训给大家带来了机遇,提供了锻炼的舞台。培训两年来成绩喜人,十位老师分获省、市、区级荣誉称号;潘宏达老师参加山东省优质课比赛,获得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两位老师开设了市级公开课;七位老师开设了市级名师开放课;八位老师在繁忙琐碎的工作之余,笔耕不辍,不断把教学中的体会、经验、探索,诉诸于文字,相继在国家级报刊、省级以及各类市级报刊上发表文章,参与编写了多本教辅用书,并有多篇论文获奖。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们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好在我们已经走在了路上。“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一定远乘培训之风,破未来教学之浪,将成长和坚定收入囊中,扬鞭再出发! 【文章来源:语文潮网(http://www.yuyingchao.com http://www.yuwenchao.com)】 2012/11/1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