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映潮研究 >> 正文 | 今天是: |
|
|
提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自我修养——当一回余老师的“学生”有感06 | |
作者:林霏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2/4 | |
提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自我修养 ——当一回余老师的“学生”有感 2013年12月5日,余映潮老师来到南京鼓楼区,参加“潮水之家”的教研活动。 在这次重要的活动中,余映潮老师将要给大家讲两节示范课,还要讲一个学术讲座。 但恰逢雾霾严重,南京市教育局通知全市中小学生当天全部停课。 “潮水之家”的活动在南京12中如期举行,可是没有了上课的学生。 教研员顾敏老师果断决定,请参会的80后年轻的语文教师当“学生”,与余映潮老师一起上课。 共有30几位语文教师当了一回余映潮老师的“学生”,连上了两节课。 于是大家就有了非常美妙的感受。 ――题记 细读之中出真味,精妙设计现深功:这是我在聆听余映潮老师为年轻教师精心准备的两堂课后最真切的感受。作为一名刚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能够亲临余老师的教学现场,做了一回余老师的学生,我感到十分幸运。余老师准备的两节课分别是《风雨》和《陋室铭》,作为听课的学生,始终紧跟着余老师的思路,对两篇文本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作为向余老师学习的青年教师,我折服于余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 余老师还为我们做了题为《细中见“深”——“课”外的功夫》的讲座,联系之前的两堂课,我从他身上看到了一个语文老师应有的修养,这也是我们年轻教师最应该学习的地方。如果语文老师仅仅停留于钻研教学技巧,那么他的进步一定是有限的,提升教学技能最根本的是要提升自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修养。余老师的课与讲座为我们指出了年轻教师提升修养的方向与方法:做好课外的功夫。踏实勤奋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具体说来,有三点是我们年轻教师最应该努力的。 一、 做好资料集纳。 余老师的课堂旁征博引,从《风雨》“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含蓄风格引出李峤的《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和《罗敷行》等作为例证;分析《陋室铭》时,运用两两一组的四字短语总结了《陋室铭》的写法;讲座中,余老师还举出了数种关于“夸父是谁”这一问题的理论。这些教学上精彩的内容都源于余老师对资料的收集整理。余老师展示了他1993年之前做的足有一米多高的读书笔记以及他在农村中学是一字一句写下的读书卡片,令人叹为观止。 确实,做语文老师是一种积累,是一份勤奋。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们也应当像余老师那样,在教学伊始就养成好的习惯,勤于读书,善于积累,订阅相关的教学杂志,关注前沿,关注名师的教学与研究,并做好相应的读书笔记与资料整理。相信,这将为我们未来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练好朗读基本功。 余老师的教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朗读。他对朗读提出的要求是“以声绘景,以声传情”。在他的指导下,经过一次次朗读,年轻教师们很快就读出了《陋室铭》中的“自欣”之情,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教会学生朗读的技能,首先是老师具备这一技能。余老师讲述了他练习朗读的经历,我们都为他的执着深深惊叹。 朗读是技能,也是语感的训练,更是美感的培养。余老师的朗读中既有情感,也有他对作者的理解,更有他与文章的共鸣。他的朗读教学,不仅教给了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还给学生以情感的熏陶与美感的陶冶。作为青年教师,我们都应当有余老师的那份执着,不断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 三、 磨好文本细读。 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老师最重要也是最难以提升的能力,因为它是教学设计的基础,而做好文本细读需要坚韧的毅力与不懈的努力。余老师简洁清晰的课堂设计一步步带领学生走向文本的深处,而这些设计都建立于他潜心做的文本细读工作。 文本细读需要耐心,一遍遍反复地读才能读出文本中深刻的内涵,才能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应的教学设计。例如《风雨》的教学中,余老师品出了作者的笔法,用形状、时间、重量、事件与场景来写风,读出了其中的多角度、多层次、多事物以及情境感、画面感、镜头感。这些对文本的细读综合成了“品味一处描写”这一环节。余老师对《孔已己》的解读最为精彩,关注细节、关注不被人注意甚至作者没有提到的地方,这些解读背后,余老师花费的精力与功夫,可想而知。 文本细读也需要广博的知识储备,这正与之前的资料集纳相应。余老师通过大量的阅读,能够提炼出文本的规律,将其运用于教学之中。无论是《风雨》中的“知晓一种章法”,还是《陋室铭》中突起、纡行、峭收的写法概括,都体现出了余老师广泛的阅读与精确的概括能力。 文本细读需要一遍遍磨炼,我们年轻教师应当像余老师一样,秉持毅力与耐心,将文本读到细处、读到深处。 提升自己作为语文教师的修养,并且要一生坚持:这是余老师给我最大的启示。 南京师范大学树人学校 林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