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映潮研究 >> 正文 | 今天是: |
|
|
语文需要知识教学——余映潮教学赏析100篇 (055) | |
作者:徐洁 左岸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29 | |
语文需要知识教学——听余老师讲课有感 南京鼓楼区四中 徐洁 2009年4月9日,在鼓楼区教研室的组织下,我有幸聆听了余映潮老师的一堂课:《行路难》,并聆听了他对周曼华老师和张维文老师的评课及他所做的“语文教师的第一功夫是读出课文的味道”的报告,感觉真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他讲课中那板块式的教学设计,镇定自若的教学风姿、深厚磅礴的文学底蕴,使朴素无华的课堂教学令人回味,意蕴深远。所以我感觉余先生的课是高效的,又是诗意的;是科学的,又是艺术的;是理性的,又是审美的。其中值得我们这样的后学晚辈诚挚学习、深刻思索之处太多了。 近些年来关于语文知识教学一直有所争论,如果追根溯源的话,大概应该追溯到《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句话:“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大概是受这句话的影响,现在的中考高考试题中也不直接考语文知识了,教材中也不像以前那样对于语文知识的介绍成体系有一定篇幅了,我们作为一线的教师很是困惑。中学语文教学要不要教语文知识,教授语文知识要到何种程度?因为在教学中仍存在很多的“明确知识”,如句式、语法、修辞,以及名言警句、文化常识等,这些是不可避免的。 《行路难》是一堂诗歌教学,在一般人看来,诗歌教学的原则应是“重个性体验,轻指令解读;重意境再现,轻敷衍大义”,这对于诗歌素养较高的学生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合适的,这也确实符合诗歌诗意、灵动的特点。但对于一些诗歌素养不高的学生来说,这样的要求就过高,他们往往读完几遍还不能很清楚地感知诗歌的大意,又怎能较为准确地感受诗歌的凝炼美、弹性美、修辞美和意境美呢?对于面对这些学生的教师来说,诗歌该怎样教学呢?是疏通大意,然后讲解名句、重点句?这样的教学能把诗歌讲清楚,可是诗歌的美感荡然无存。但如果只关注诗歌的美学教育,那又无法推进教学。 余老师的《行路难》给了我们很大启示。在教学伊始,就作了充分的教学铺垫,将作者及作品的背景资料和乐府诗的知识介绍给学生。在背景资料中老师已经将这首诗表达的感情告之了学生,这就减轻了学生在读诗过程中的障碍;乐府诗的文体知识在一般的教学中是不会提及的,因为考试不考,对于学生的理解也不是必要条件,但是它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 接下来在朗读的环节中,余老师指导学生朗读本诗的节奏为四三,因为这种节奏是源于李白抒发的感情是较为急切的;其次要注意朗读时的抑和扬,心情不好时诗句应以抑的语气来读,对未来充满希望时应以扬的语气来读。老师作了示范朗读。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指导是相当多的,并且指导得很扎实,并没有仅停留在节奏怎样、语气怎样的层面,而是结合具体的作者感情,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读。这样的知识教学就落到了实处,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就不会让学生感到机械而枯燥。 在感受诗歌的美句这个教学版块之前,先让学生读书下注释,充分理解诗歌的大意,然后自己选择富有美感的诗句,在表达自己的感受时是从诗句的意义与意境两方面入手的。这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既检查了学生阅读注释的效果,又巩固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再去提升学生的感受力,这是非常扎实的教学,又是非常诗意的方法。 之后分别开展了两次“课中微型讲座”,让学生扎实地了解了警句和典故的知识。余老师首先让学生理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警句的意义与壮丽意境,然后引出“警句,让诗文生辉”的系统知识讲解,向学生传授了警句的意义、警句的作用,并联系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进一步巩固这一知识。接着又以相似的方式赏析了诗中的难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与“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让学生理解典故的意义与作用,然后自己去运用典故。对于警句、典故这些在古文尤其是古诗中经常出现的知识点,一般的课堂教学只是教师口头上介绍一下,让学生了解一下,到了下次再遇见,学生依然一无所知,这样的知识传授是低效的。而余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重视知识的教学,而且是灵活的、丰富的、系统化的、实践性的,这让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训练了赏析与运用的能力。虽是知识性的讲座,却不以知识的灌输为唯一目的,而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达到提升能力的目标。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既然语文是“交际”的“工具”,而且是“最重要的”“工具”,那么语文教学就理所当然不能离开语文的工具性。构成这个“工具”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语文知识。因此语文教学需要怎样的语文知识,怎样去教学这些知识,余老师的潜心研究与教学示范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知识和能力”作为重要的一个维度确立在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之中,隐喻着语文能力的发展、语文素养的培育离不开与之相应的语文知识来保证,况且一个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修养,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知识教学不能把知识的掌握作为终极目标,它应是学生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基础,后者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我们应致力于文本的细致研读与课堂的扎实教学,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中能有所得、有所感、有所悟。 我们应随着余老师的足迹,去探索自己的教学之路。 与名师零距离——听余映潮《行路难》有感 (2009-04-16 09:40:31) 左岸的BLOG 余老师《行路难》的授课魅力四射,听后感慨良多,激情难抑,提笔匆成。 一、这是一堂“天然去雕饰”的语文课 没有激情澎湃的导入,也没有诗情画意的讲述,没有热热闹闹的小组讨论,更没有花样层出的教学手段。一堂课下来,总共只用到七张幻灯片,但每一张幻灯片都充分发挥了功用。相比网上的《行路难》的精美课件,余老师的课件技术只能是“丑小鸭”。 一节课下来,留在听课老师脑中的只有“读”和“说”。然而从介绍写作背景,到引领鉴赏,到指导背诵,引人入胜,不着痕迹,水到渠成。 教师语言干净简练,语速缓慢,一字一顿,清晰明白,句句有指向性、针对性。从课后整理的笔录来看,我也找不出一句或一个多余的字样。指导了五遍朗读,每次抓一个点,落到实处,一步步引导学生读出了味道。每一次实时评价即包含赏识和尊重,又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而学生的回答也似受了老师的语言熏陶,清晰精到。整堂课感到就是真正的语文课,“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爽素美。 二、这是一堂“铁棒磨成针”的语文课 余老师的教学思路精当清晰,精心安排了两个板块学习活动。活动一——朗读:感受诗中的美句;活动二——话题:说说你对诗中难句的理解。 余老师在开始安排了“感受诗中的美句”这一活动,比起我们平时挂在嘴边的“鉴赏”要来得朴实得多,轻松得多。少去了高深莫测的专业要求,学生倒能尽自己的体验畅快地谈论。然而又不是放羊式地泛泛而谈,在提出问题的题干中老师又巧妙地告诉了学生怎么谈一点之美,即“鉴赏的角度和方法”,真是举重若轻。当然,结尾教师用简练的语言总结“长风破浪”这句的“美点”:①乘风破浪,沧海扬帆②意境开阔,壮思飞扬③千古雄句,激荡人心精妙而深刻,这既是对学生发言的补充,也是对学生发言的优化细化和条理化。 由此可以看出,余老师对这篇课文的研读是极为全面和深刻的。不仅如此,他有意识地将文言知识和语文术语穿插在主要环节里,通过课中微型讲座的形式,体现了老到而富有创意的课堂艺术。如“警句”和“用典”两个语文术语的讲解,余老师用课中微型讲座的形式呈现,并综合课文联读,激发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和新习得的知识加以体会,实在高明之极。 这就是我欣赏的语文课!没有深厚的语文素养,没有扎实的经验磨炼,没有执著的教学艺术追求,是无法达到这种境界的。 要领略一条河流的跌宕起伏,不需要从上到下的沿岸跋涉,听余老师的朗诵就够了。 要观赏缤纷色彩、万千气象,不需要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进入余老师的课堂就够了。 要理解“大气”和“儒雅”,不需要查词典,走近余老师的身边就够了。 当与名师零距离,我们才知道,前方的路有多遥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