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余映潮工作室 >> 正文 今天是:
125.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作者:蔡水英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12/3
 

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许昌市第一中学  蔡水英

 

20169月余老师作为工作室的指导教师开始为期三年的指导培训,我先后讲了《父母的心》、《邓稼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三课,其中《邓稼先》一课我记忆尤其深刻,因为汲取了前一次讲《父母的心》的教训,争取按照余老师的理念,板块教学、主问题设计、学生实践活动、争取利用课文进行能力训练,本想着肯定比上一次要好的多。

这一次我是这样设计的:

先是进行教学铺垫,介绍作者和邓稼先,识记生字和成语。第一个板块填写邓稼先人物简历,指出两个特别日子的意义。力图让学生把握文意。第二个板块是分析人物形象,指导分析人物形象的四个角度,分析与人物有关的事件,体会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品味环境描写与背景烘托的作用,感受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和态度。设计的主问题是邓稼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实践老师指导的四个方法。最后总结写人物的方法。

余老师是这样点评我的课的:

用填写简历的方法,了解人物。这是把握文意的一个角度,粗知文意,理解文章的大意。第二个环节有如何分析评价人物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老师提炼出分析人物的四个角度,对学生分析学写人物的方法很有好处。用课文来训练学生能力的意识得到了加强。基本上没有零碎的提问,这是很大的进步。但是人物简介的方法虽然很清晰,学生一目了然,但这种方法从教学设计的技巧上来看,太直露,没有巧用课文内容设计学生活动。我们应该让学生有创意的利用课文来介绍邓稼先,那就会有不俗的、精致的表现。不是按照年表,学生口述一下就过去了。这人物应该有多角度的简介,巧用课文内容来设计学生亲自动手的实践活动,一定是有时效的、有效果的、有技巧的。第二老师的学法指导是很好的,但人物分析的话题涉及面过大。一堂课出示四个话题,老师就被这四个话题牵住。而要一一的实践,就没有办法调整到其他的活动中去,没有办法进行语言的品析。在四个活动当中,忽视了对学生的示例示范。如果在学法指导上凸显一个点,可能就会上得灵动起来,就有时间来设计学生其他的实践活动。人物分析的活动内容显得冗长。就课文解读课文的痕迹比较重,利用课文增加学生积累的教学意识薄弱,缺少有力度的训练活动。没有显性的知识、语言学用过程。如果这两个方面的积累再加上我们的能力训练的扎实,课堂教学积累丰厚。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一定程度的积累,有一定的积累,学生的素养就会提升,教学的过程就是让学生有积累的过程。语言、能力、知识,永远绕不过这三个环节。由于四次人物分析的时间较长,整节课教学形式单调,教学手法单一,缺乏诗意与情意。活动的变化,对调整优化课堂教学的氛围特别重要。一堂课就是这样漫长时间的对话,让学生蒙受了多么大的损失。这个课带给我们的深刻思考就是从单调的谈话法中解脱出来,设计丰富的学生课堂实践活动。单调的谈话法就是师生对话,就是就课文学生回答老师对应,然后一步一步的向前推进。这样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得不到精致的训练。比如认字识字、概括文意、朗读训练、微型写作,学生就有了四次不同的实践活动。课文就会被充分的利用。学生在训练的丰富性上就得到了落实。

接下来余映潮老师跟我们一起研讨课文,他是这么分析的:

这一课语言材料极其丰厚,是要进行细致的提炼,生字、雅词、四字短语、抒情的美句、议论的美句。课文五个部分的作用,要评点批注这五个部分在文章当中的作用。还有观察《邓稼先》这篇文章的文中情,表现在哪些角度?怀念之情,关怀之情,敬佩和赞美之情,自豪之情,民族自豪之情。利用这些资源,连上三节课都毫不重复这些内容。教学资源越丰厚,我们的教学创意越能够得到很好的实践。

最后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邓稼先》:

先是厚重铺垫:作者介绍,人物介绍,作者杨振宁,人物邓稼先,背景介绍,两弹是什么都要讲清楚,字词认读语言积累,需要六分钟,这个铺垫是很紧凑的,很扎实的教学环节。

第一个活动提取信息训练,用课文中评价性的语句概括邓稼先。让每一个学生都引到课文里面去,速读圈画评价邓稼先,这是文意把握。训练学生利用课文,提取信息的能力。

第二个活动是作用分析训练,可文共五个部分,请同学们批注每一部分的作用。老师批注第两部分,剩下的三部分让学生完成。第一是教示例,第二是告诉学生怎样表达,第三是节省时间。通过批准五个部分的作用,我们就能够了解文章是怎样展开的,为什么要这样展开?

第三个活动是课文精读训练。精读“我不能走“那一部分,这一部分的语言表达很有魅力,课后练习专门设计了一个。粗估参数的时候要物理直觉,要有数学见的……语言的含义在哪里?这是有训练力度的语言品析题,我们的教学没有达到人家的一点点高度。一是要朗读,感受文中的情意。二是读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写邓稼先,第二个层次写作者,从侧面来烘托表现邓稼先。那个歌曲就是赞美邓稼先是中国男儿,这首歌曲的引用恰到好处。然后进行语言品析。本段词句蕴含的意味,凸显着邓稼先的能力水平和奉献精神,没有这么多的内容,怎么能领导着前沿的研究工作呢?还可以品析文中情,这一段是抒发对邓稼先的赞美之情。第四是课文研读,读得富有激情,多演读,把美好的语言文字烙印在学生的心中,没有时间演读就背诵《中国男儿》这支小小的歌曲,这就叫精致的阅读,训练的都是能力,而不是从课文当中找语句来回答老师。

我的感受如下:

我们要深入研读课文,提炼课文蕴含的积累知识、训练能力的教学点,按照板块进行划分,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各个不同的板块按照由浅到深,由知识到能力的顺序,讲究小结和过渡,各个板块所使用的时间大概均衡,其中一块如果耗时过多,就会影响课堂的节奏。因为不同的板块设计有不同的学生实践活动,一种活动时间过长就会使课堂气氛沉闷,应该让课堂显得灵动。

进行主问题设计时,应让学生思考组合提炼,而不是扎进文本到处乱找,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品析能力、写作能力,一个主问题就是一次训练,而不是就课文讲课文。每一次训练老师都要有范例,给学生指明方向。

要有积累的意识,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学科,必须有大量的积累,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包括语言的积累和知识的积累,包含教师在内也要进行积累。教师教学层次的浅显,就是教师知识和能力底蕴的浅薄,缺少平时的积累,我们应该教学相长。

要有精读的意识,每一篇文章都要有精读的段落,对重点的段落要反复读,每一遍都有明确的目的,而不是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要么是节奏韵律、情感、层次,要么是美点、主旨、写法等。要深入文本内部,发现每一个可学习的点。

在余老师的指引下,我们逐步看清了语文教学的方向,找到了语文教学的抓手,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接下来我们就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向语文教学的更深处探寻。于漪老师说:“语文老师应该是艺术家、诗人,应该会感受美、营造美,带领学生进入审美的天地,得到美的熏陶和洗礼。”希望我们语文老师能担负起这份重任,教出语文的美。

文章录入:陈敦桥    责任编辑:陈敦桥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