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例简述] 课型:自读课。课时:一节课。 教学程序如下。 第一步:初读课文 要求:①有感情地诵读,②将“霞光”、“灯光”、“星光”、“月光”四个词分别批在课文适当的地方,③用波浪号划出自己认为用得精彩的动词,④反复读两遍,约10分钟。 第二步:引读课文 要求:读课文练习一,根据练习一的内容,完成对课文中依次描绘的三组画面的概括。 1.第一组画面(1—3段)描绘了从 到 这段时间里海滨仲夏夜的景色,作者以 、 、 为主要观察对象。第一段以 为背景描绘霞光,写出了霞光的 和 。第二段着重写 的 和 的特点。第三段由 光引出对 光的描绘。 2.第二组画面(4—7段)描写了在幽美的夜色中,海滨沙滩上的情景。 3.第三组画面(8—12段)描绘了从 到 这段时间里月光下沙滩上 的情景。 (相互检查、讨论,时间6分钟) 第三步:研读课文 根据练习二,讨论下列问题。 1.哪些词语准确地描绘了动态的霞光,哪些词语准确地表现了霞光的色彩变化? 2.写星光的出现,选择了怎样的时空背景?这对突出启明星的特点有什么作用? 3.怎样写出灯光星光的交相辉映,哪些词语准确地描绘了灯光的动静? 要求认真研读课文,写出发言要点。时间20分钟。 第四步:点读课文 要求根据练习三的内容,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说说这些比喻起了什么作用。自由发言,时间5分钟左右。 评 析 此教例别具特色。 除了第一个教学步骤之外,其它三步均完全依据课后自读练习安排教学内容,形成教学程序。 这是不是一种随意的、懒惰的表现?恰恰相反,教师是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来研究全课的内容及练习设计的。 他发现了课后练习设计中的“隐含信息”。 第一,练习设计紧扣单元教学重点 :“要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叙述和描写的,要学习课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 第二,练习设计呼应了课文自读提示。课文自读提示说:“阅读时要认真思考本文描绘了哪几幅画面,……又是怎样融情于景的。同时,体会贴切的比喻对准确再现景物所起的作用”。 第三,课后的这三个练习排列有序,逻辑层次分明,由粗而细,由易到难,由面至点,符合教学过程中学生认知、理解、鉴赏能力的渐进发展过程,与教学流程保持一致。 第四,此三个练习设计暗示了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教学的重点是体味文中的景物描写,教学方法则是自读、讨论、自由发言。 由此,教者得到深深的启迪: 课后练习设计是教材编者对课文的精心的提炼,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一种具有指向性质的训练因素的优化组合。 自读课文的课后练习经过教材编者的精心组合,往住用简洁的内容表现出教材的训练意图,线条明快地点示出教材的处理角度。 所以,利用课后练习来安排和组织教学,不失为一种创造,不失为一种机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