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学论文 >> 理论探珠 >> 正文 今天是:
为“无中生有式创造性阅读”喝彩
作者:七大山人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3/1
 

          

        作者:七大山人

 

    拜读了李海林教授的《无中生有式创造性阅读批判》(《中学语文教学》2005.1),发现问题多多。

    首先要明确概念,什么叫“无中生有”?“无”,中国古代哲学概念,和“有”相对立,指无形无象的物质存在形式。因其对于常人来说难以察知、识别,故称“无”。老子《道德经》中说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即对“无”的状态的描述。《易·系辞》则将这种无形的物质称为“形而上”的“道”,以和“形而下”的“器”相区别。“有”和“无”可以互相转化,叫“无中生有”、“有无相生”。可见,“无中生有”在我国古代是一个哲学术语,并不是今天人们通常理解的某个贬义词。而李教授在文章中显然把它作为一个贬义词来理解了,这是问题之一。

    新课标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出了总的目标和要求。那么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呢?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从已知的知识、经验、感觉等出发,通过求异思维、逆向思维、转移经验、原型启发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过程,实现“无中生有”,即创造出前人没有提出的新的方法、构想、模型,得到新的发现,积累新的经验,进而将实践活动推向前进的一种思维模式。“创造”指“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辞海》),没有“无中生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岂不成了一句空话?

    创造性思维体现在阅读教学中就是提倡创造性阅读,这一点,新课标论述得非常详尽,笔者不再赘述。笔者认为,无中生有式创造性阅读,这个概念的提出应该是符合新课标精神的,把这一概念厘清并落实在阅读教学中,是实现创造性阅读的正确并且唯一的手段。李教授仅凭一两个似是而非的课例,就彻底否定无中生有式创造性阅读,实在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笔者前年整理的一则课堂实录,可供参考:

              

《阿Q正传》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原创)

师:先提一个问题。上学期我们学了《祝福》这一课,主人公祥林嫂,究竟姓什么?请大家讨论一下。
生甲:姓卫。
师:为什么?
生甲:因为她是卫老婆子介绍到鲁四老爷家来的,而卫老婆子的娘家是卫家山,和她家是邻居,所以祥林嫂该姓卫。课本上也是这么说的。
师:很好,看书看得很仔细。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乙:我认为她姓祥,不然怎么叫她祥林嫂?
师:她是生来就姓祥,还是出嫁后改姓祥,和丈夫一个姓?
生乙:不知道。
师:我想,鲁迅先生在这里很可能是搞错了。卫老婆子从卫家山嫁到鲁镇来,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她该从丈夫一个姓才行。当然,丈夫也有可能姓卫,但这种可能性很小;况且,在封建社会,同姓的男女一般是不能结亲的。(表兄妹却可以,因为他们不同姓。)
生乙:也就是卫老婆子不该叫“卫老婆子”,而应该叫“鲁老婆子”或别的什么?
师:对,反应灵敏。你的说法有道理,祥林嫂该姓祥才对。
生甲:但祥林嫂生来又姓什么,该不会也姓祥吧?
升乙:当然不会姓祥,刚才老师刚才说了,同姓的男女一般是不能结亲的。
生甲:那又姓什么?我认为还是应该姓卫。
师:姓卫肯定不对,因为卫家山是她的婆家而不是娘家。我猜她应该姓林。
生(一起):为什么?
生丙:我知道老师的意思。香港有个陈方安生,女士,陈是她丈夫的姓,她本人姓方。
师:很好!很会联想。的确,陈方安生是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一个名字,但听着却象是日本名字。
生丙:陈方是姓,安生是名,加起来就是四个字。但中国古时候的妇女是没有名字的,所以人们只叫“祥林嫂”而不叫“祥林安生”了。
生丁:可是林黛玉不是有名有姓吗,还有王熙凤,薛宝钗.....王熙凤出嫁了不是还叫“王熙凤”吗?该改叫“贾西凤”才行啊。
师:林黛玉薛宝钗她们都是四大家族的成员,是上流社会的女性,所以精贵些,分别有了自己的名字。其实只有名而无字,在《林黛玉进贾府》里,贾宝玉要给林黛玉取一个字,叫什么?
生丁:颦颦。
师:对,记忆力真好。这个细节表明贾宝玉很顽皮,但更表明贾宝玉思想上尊重女性,认为男性有的权利女性也应该有,哪怕是姓名后面的“字”。
生丙:可实际情况是男尊女卑,林黛玉她们算幸运的,而绝大多数妇女都没有名字。张氏,王氏,就是她们的名字,翻开四大名著,都是这样。
师:有一个相声,不知大家听过没有。旧社会有个姓马的女人嫁给了姓牛的,辛劳一生,死后墓碑上刻着她的名字——“牛马氏”。“牛马氏”三个字几乎可以说明一切。
生戊:所以您认为祥林嫂应该姓林。可是她第二次到鲁镇来,鲁镇上的人还是喊她祥林嫂啊,她已经改嫁给贺老六了,该叫“贺林嫂”才对呀?
师:鲁镇上的人对她的第二次婚姻认同还是不认同?
生戊:不认同。
师:对啊。如果认同,大家对她的态度就不会有根本的改变,就没有柳妈讲的那个可怕的故事了。所以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
生己:老师,我觉得您的话题扯远了,我们是在上《阿Q正传》呢。
师:对不起,是扯远了点。阿Q为什么没有名字,哪位同学能回答?
生己:因为阿Q孤身一人,没有父母亲戚,搞不清楚他的名字。大家都喊他阿Quei,但又不知道是哪个Quei字,于是鲁迅先生就用一个Q代替了。
生庚:我觉得“Q”用得不对。因为“桂”或“贵”的声母为“G”,阿Q应该叫阿G才对!
师:很好,敢于怀疑权威,而且很有道理,向你学习!我想,可能是方言造成的吧,江浙一带,“桂”或“贵”的声母读成“Q”。况且,“Q”还具有象形意味呢,像什么?
生己:一个人的脑袋,后面拖着根小辫子。
师:对!象征着大清国的子民,“东亚病夫”的形象。而这正是鲁迅要批判的,阿Q就是其中的典型。
生甲:老师,未庄的人为什么不姓“未”呢?
师:是啊,卫家山的卫老婆子姓“卫”,未庄的人为什么不姓“未”呢?哪位同学能回答?
生庚:未庄很大,有姓赵的,还有姓钱的,还有王胡姓王,吴妈姓吴,所以.....
师:在阿Q所处的年代,江浙一带的农业经济较发达,农村相对于落后地区(特别是山区)较开放,所以一个村庄共一个姓的现象不多见。但未庄还是以姓赵和姓钱的居多,赵太爷和钱太爷是未庄的实际统治者,两家之间也是明争暗斗的。
生丁:那地保是什么人,是干什么的?
师:地保是封建政权的基层干部,相当于现在的村长。
生丁:地保的官大还是赵太爷的官大?怎么地保老是听赵太爷差遣呢?
师:赵太爷是族长。在封建社会的农村,族长的权力很大,几乎一手遮天。建议你课后读一读陕西作家陈中实的《白鹿原》,里面完整而又真实反映了中国的宗族文化。
生丁:赵太爷的权力的确够大,一个嘴巴就把阿Q的姓打掉了。
师:在封建社会,妇女地位卑微,一般没有名字,只有姓氏。男人则姓名字齐全,有的还有号。譬如苏东坡,姓苏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弟弟叫苏辙,有谁知道兄弟俩名字的来历?
生申:我知道,来自《曹刿论战》,“登轼而望之,见其辙”。
师:聪明!谢谢。名和字也是有联系的,苏轼字子瞻,瞻不就是“望之”吗?还有韩愈,字退之;愈是“前进”的意思,与“退之”刚好相反,大家说有不有趣?鲁迅,姓周名树人,字豫才;其实他最初的字是“豫山”,因为江浙方言里“豫山”读起来像“雨伞”,于是鲁迅小时候有一个绰号叫“雨伞”,长大后鲁迅就把“豫山”改成“豫才”了。
生申:古人的名字也可以随便改吗?
师:古人字可以改,号可以改,但是姓和名决不能乱改。姓代表的是宗族血统,是身世身份;名是父母郑重给取的,代表的是父母之命。有一句俗语叫“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乡间的男人和他人赌咒时常说:“如果...我就不姓*!”拿自己的姓当赌注,这是最高的赌注了。阿Q因为从小没有父母,地位又卑微,所以搞不清楚他的名字,他自己也“渺茫”。他原本姓赵,可是赵太爷用暴力剥夺了他姓赵的权利,阿Q在未庄也就彻底成了孤魂野鬼。吴妈有姓,而阿Q没姓,阿Q又如何配得上吴妈?阿Q此后的悲惨命运,也就成了必然的了。
……

请看专家(陈莲根)点评:

我一直认为,讨论课首先要选准讨论点,九大山人的《阿Q正传》第二课时的讨论点可以说是个亮点了。

1、最重要的是具有文化的厚度,可以从姓氏文化探讨文化的深层背景。
2、利于学生联系课文来讨论问题。
3、利于综合阅读,祥林嫂的姓氏是个引子,阿Q的姓氏是课堂主体,《红楼梦》、《白鹿原》,《曹刿论战》中的姓氏是扩展阅读,但是这三者不是分离的,而是有机地统一起来,散点连缀的中心就是文化——姓氏文化乃至姓氏文化背后厚重的伦理文化。
4、利于激发学生课内的阅读兴趣,又可以检验学生的课外积累。

常常说挖掘教材,挖出了黄金来,才算挖掘!

    感谢陈老师的精彩点评!

    这节课是阅读课,但明显区别于传统接受性阅读,可算是无中生有式创造性阅读。师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无中生有”地创造出前人没有提出的新的见解。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得到了激发,是笔者较为成功的一堂阅读课。

   “无”是中国古代哲学概念,它肇始于先秦早期的《道德经》和《易经》,又和后来传入中国的佛学“空”论合流。这两部经书对我国传统文化影响甚大,源远流长,以至在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杨振宁先生向《易经》“开火”,称“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玄学的“无中生有”论和佛学的“缘起性空”观在两晋以后渗透入中国书法、绘画、文学思维,再此后,形成了中国古典艺术创作中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等思维范式。这种思维范式首先要求艺术创作者进入忘我的凝神静思状态,然后,以意象思维的方式在审美心理时空再造一个理想化的意义世界。主要是通过无意识联想,即以所谓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方式,将过去所体验过的情感或情绪唤醒,升发出原型启发,完成创造性灵感思维。

    以绘画为例,大家一定都听说了“深山藏古寺”的故事。“深山藏古寺”之题是北宋徽宗赵佶亲自为画院出的题,此题目一出,众考生皆以为不难便纷纷作画,有的画青山丛中露一寺顶;有的在半山腰画一半古寺;有的则干脆画一寺在山中;个别考生竟抓耳挠腮,不知从何下笔。这里只有一幅构思奇特的,画面上只有山水和一条羊肠小路,唯有一个老和尚在溪边挑水,赵佶看后龙颜大悦,当即录此生为第一名。这幅画画得很简单,但其高明之处是把考题的“藏”字表现得淋漓尽致,既有老和尚前来挑水,那么古寺定是藏在深山之中啦。“深山藏古寺”的故事告诉我们,创造性灵感思维来源于作者的无意识联想,作者“无中生有”地创造出题目之外的“老和尚挑水”,貌似离题,实则暗扣题旨,含蓄深沉地勾划出“深山藏古寺”的意境,可谓耐人寻味。而观赏者要寻出其中的“味”来,也非得有“无中生有”的功夫才行!

    玄学的“无中生有”论对中国古典诗歌美学影响极为深刻,甚至可以说,没有“无中生有”,就没有中国古典诗歌美学。我国第一部论诗的著作是钟嵘的《诗品》,其序曰:“故诗有三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无极之所已非字面所在,有余之意常蕴空白之中,诗的最高境界在于无极之味。严羽的《沧浪诗话》说得更妙:“盛唐诸公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苏东坡评价道:“‘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当代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推广地说,美术作品之所以美,不是只美在已表现的一小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这就是本文所谓无言之美。”(《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 朱先生的“无言之美”,高度概括了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无中生有”的本质特征。

    大家都知道“推敲”这个词的来历。唐朝有个诗人叫贾岛,一天,他骑在驴背上,又琢磨起自己新写的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他觉得“推”字用得不够妥当,但一时又想不出更好的字来。他一边想,一边做着推门、敲门的动作,不知不觉中冲撞了韩愈的轿子。韩愈是当时的政治家兼大文豪,问明了原委后,也帮他思考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好。你想想,在月光明亮的夜里,四周静悄悄的,一个僧人‘得得’地敲着庙门,这情景不是很生动吗?”于是,贾岛将“推”改成了“敲”。后来,人们把写诗、作文斟酌字句叫做“推敲”。韩愈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联想到寺庙当时的自然环境,“无中生有”,认为还是用“敲”好。而朱光潜先生却不这样认为。他在《咬文嚼字》一文中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认为用“推”字好,有利于突出夜深,寺里和尚都已歇息。一个和尚步月归寺,推开虚掩的寺门进去。朱先生联想到的是寺庙当时的人文环境。窃以为,朱先生的见解更胜韩愈一筹,因为寺庙当时的人文环境诗中并没有提到,是朱先生透过中国古典诗歌的“无言之美”,百分百“无中生有”创造出来的。

“无中生有”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本质特征。中国古典诗歌的教学,更离不开无中生有式创造性阅读。笔者有一个课例,可作印证:

 

 

《兵车行》课堂教学实录(节选)

……

师: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怎样理解,哪位同学能说说?
生戊:杜甫的诗写得好,无人能比,所以称他是诗中的“圣人”。
师:就像孔子是“文圣”,关羽是“武圣”,杜甫也就是“诗圣”,对吗?
生戊:可能是吧,我是猜的。
师:猜得很好,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猜错了。后人称他为“诗圣”,并不是单指他的诗写得好,而是指他的诗秉承了圣人之道。
生戊:圣人之道就是孔孟之道吗?
师:对,聪明。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一个“仁”字,孟子又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主张。孟子有一句名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把“民”放在首位,是一种民本主义的理想。杜甫作为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对于唐王朝发动的对外战争,没有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歌功颂德,而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说话,“为民请命”,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本主义思想。
生甲:尊崇孔孟之道的诗人很多,为什么单单他被称为“诗圣”呢?
师:首先当然是因为他的影响最大,是诗坛的领袖人物;其次嘛,他的一生都坚守孔孟之道,虽九死而犹不悔。不像其他诗人,一遇到挫折就消极避世,弃儒从道了。李白就是个典型,大家看看李白的经历,就知道了。李白被后人称作什么?
生丙:“诗仙”,李白自称“谪仙人”。
师:是啊。可是只有道家才有神仙之说,大家说对吗?
生丙:可他的诗的确是有一股“仙气”啊。
师:那是他的风格,豪放飘逸。但这种风格的形成又与他的思想有关,李白的思想很杂,不像杜甫那么单纯。
师:我们接着学习第二段,请同学们把第二段齐读一遍,注意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把这一风格读出来。
师:有一个“行”字,是多音字,在诗歌中已经出现了三次。标题《兵车行》大家读“xíng”,“行人”读“xíng”,“点行频”大家也读“xíng”,正确吗?
生己:标题读“xíng”,可以肯定,因为《琵琶行》也读“xíng”,它是一种诗歌体裁。“行人”读“xíng”也没有问题,就是“点行频”不知道该怎么读。
师:首先要搞清楚它的意义。点行,是“按户籍名册强征服役”的意思,与军队有关。以前我们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老师讲到鲁智深是“行伍”出生,“行伍”就读“háng”。所以“点行频”应该读“háng”,大家明白了吗?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旧上海有一家店铺开张,招牌上只有三个字,“行行行”,来恭贺的商界朋友不知道该怎么念,大家说怎么念啊?
生庚:xíng  xìng  háng
师:对,非常聪明!——是从书上看来的吧?第一个“行”作动词用,第二个作名词用,合起来理解就是做好事的商行。大家只要经常读书,广泛涉猎,就会碰到许多这样的好故事。
生乙:老师,“去时里正与裹头”,里正为什么要给他们裹头啊?送行时还有他们的父母,为什么要里正给他们裹头呢?
师:问得好!我想,这可能是古人的一种习俗。就像今天农村的孩子参军,乡长给他们带大红花一样,还要敲锣打鼓欢送呢。书上说是因为他们年纪小,只有十五岁,自己不会裹头;书上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去时里正与裹头”,实际上以乐景写哀,读起来更为伤感。
师:请同学们把第三段齐读一遍。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杜甫为什么又被称为“诗史”?
生辛:杜甫的许多诗反映的是历史,所以被称为“诗史”。
师:有道理。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壬:杜甫的诗不是反映历史,而是反映现实。李白是浪漫主义,杜甫是现实主义。
师:好,更确切了。还有没有补充的?
生辛:就这首诗,涉及到了“武皇”,“汉家”,不是历史吗?
师:对,是历史。可不可以这样说,作者是拿历史来观照现实,强调悲剧的延续性?好,继续讨论。
生丙:杜甫的诗不但反映现实,而且立足于社会的底层,反映唐王朝由盛转衰过程中老百姓惨痛的现实。
师:好,更深刻了!作者是怎样思考这一现实的?
生丙:作者分析了造成老百姓苦难的原因,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
师:哪些地方体现出来?
生丙:“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这句诗点明了老百姓苦难的原因。对战争的厌恶,体现在第三段。
师:第三段,哪句诗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戊:最后一句,“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怪怕人的!
师:是啊,一级恐怖。第一段写人哭,这一段就写鬼哭了。连鬼都哭,你说惨不惨?这采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
生戊:夸张?
师:想一想《孔雀东南飞》的结尾?
生戊:是浪漫主义的手法?
师:对,但不完全对。是一种魔幻主义的手法。马尔萨斯的《百年孤独》,有人读过没有,通篇采用的就是这样手法。《孔雀东南飞》的结尾是一条光明的尾巴,读后令人欣慰,我们把它叫作“大团圆”;而《兵车行》是一条黑暗的尾巴,读后令人窒息,伤痛无以复加,这是杜甫的高明之处。
生庚:“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这一句好象是名句。
师:是啊,不但是名句,而且是千古名句。中国老百姓一贯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现在倒好,怕生男,只想生女了。是什么造成老百姓这一传统观念的转变呢?——战争!残酷的而又无休止的战争使老百姓心灰意冷,好死不如赖活着。老百姓对战争的怨恨与控诉,通过这句诗深刻而又凝练地表达出来了。
……

《兵车行》是杜甫的名篇。这首诗反映的是老百姓的生活,因而选用了乐府体裁,语言口语化,通俗易懂。全篇以叙事为主,在叙事中抒情,感情抒发得酣畅淋漓,基本没有借助象征、比兴等惯常的诗歌表现手法。象这样的古典诗歌,缺乏创造因子,诵读似乎是最好的教学手段。但笔者认为,只要是古典诗歌,就一定有言外之意。因此笔者钩深索隐,在课堂上预设和生成了一些超离文本和教参之外的问题,以谈话的方式成功地实现了创造性阅读。

 

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主流地位,古典诗歌美学主宰着整个古代文学。因此,非独古典诗歌,整个古代文学都为无中生有式创造性阅读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我们用智慧的种子去播撒!

 

 

2004108日, “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英国《卫报》)雅克·德里达在巴黎逝世。德里达是当代西方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考的触角一直伸向政治学、法律、建筑、文学和绘画等诸多领域,甚至因特网。因特网(Intetnet)的出现是生产力领域的革命性事件,它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因特网给我们带来了电子超文本,它颠覆了我们的传统阅读方式,同时也使德里达多年来一直主张的“双重阅读(Double reading)”由理念成为现实。所谓“双重阅读”,就是两种阅读方式,一种是“重复性阅读”,一种是“评论性阅读”。前者是一种传统的阅读方式,阅读的过程就是对作者原意进行追寻的过程;后者是一种解构的阅读方式,它不追求思想和表达的连贯性,也不追求传统意义上的阐释或说明,只在原文的“边缘”或“盲点”对文本进行肢解和增补,阅读的过程就是“意义播撒”的过程,也是文本增殖的过程。德里达的“评论性阅读”,在李教授看来,是一种“离谱”的创造性阅读了;李教授重点批判的陈爱娟老师的“无中生有式创造性阅读”,自然也应该属于这一类。但这种“过度阐释”的创造性阅读是否完全不可行呢?这个“度”又应该怎么把握呢?李教授的回答显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此为问题之二。

 

电子超文本的出现使“评论性阅读”很轻松地变成了现实。在超文本的海洋里,读者鼠标轻点,就可以任意在无数个文本之间游来游去。知识体系此时变成了网络数据库。当网络与人脑进行德里达意义上的“嫁接”之后,一个个凡夫俗子又能够当场与世界知识宝库合而为一。电脑网络变成了人脑的直接延伸,变成了虚拟的人脑,于是凡人在瞬间成为饱学之士,就像童话中描述的吃了聪明药一般。当然,一离开网络,药效也立即退除。如果将电脑网络入教室,学生人手一台机子,教师控制主机并给予适当引导,则基于电子超文本的无中生有式创造性阅读不就梦想成真吗?

 

网络技术与课堂语文教学的融合,是新课改的一大追求。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在课堂上实现德里达倡导的“评论性阅读”,笔者曾经作过大胆的尝试,积累了一些案例。下面举其中的一例,供大家批评:

 

 

《我有一个梦想》课堂教学实录(原创)

 

上课。

师:今天我们学习美国已故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早上要大家预读了,现在提问,美国的黑人是从哪里来的?

生(齐答):非洲。

师:非洲也有白人,在北非。应该是黑非洲,对不对?黑人是怎么跑到美国来的?

生甲:是作为奴隶贩卖到美国来的。

师:估计也有被骗来的,或者是怀着梦想(比如淘金梦)主动到美国来的。但一踏上这块陌生的土地,他们的梦想就随之破灭了。他们统统沦为奴隶,在镣铐和枷锁中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在悲惨中死去。直到1861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七大山人    责任编辑:eyuwe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