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学论文 >> 课标探索 >> 正文 今天是:
新课标语文阅读教学“建议”的建议
作者:七大山人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3/3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阅读理解能力,而阅读又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的手段。可以说不同的阅读观,决定了不同的语文教学观。因此,笔者关注于新课标中阅读教学部分,就“教学建议”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有不当之处,请教于方家:

 

 

一、建构主义——新课程标准的哲学基石

 

 

提起哲学,某些人就言必称希腊,那就从古希腊说起吧。古希腊产生了两位伟大的智者,一位是苏格拉底,一位是普罗泰戈拉。苏格拉底大家都认识,柏拉图是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是他的徒孙,是辩证法的开创者,伟大的“客观主义”哲学家。普罗泰戈拉大家比较陌生一点,但他有一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思想界无人不知。因为他否认客观真理的存在,我权且把他称为“主观主义”哲学家吧。

如同中国古代哲学走的是以儒为主,以道为辅的两条线,西方哲学的发展也有这样两条线。苏格拉底就是孔子,而普罗泰戈拉就是老子。马克思号称是西方近代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但他的祖师爷还是苏格拉底;而叔本华、尼采等,拜的却是普罗泰戈拉的祖宗。至于海德格尔、佛洛伊德、萨特......打的是人本主义(其实就是主观主义)的旗帜,则又与叔本华、尼采等一脉相传。

中国的历史上,有哪一段时间道家思想占上锋?——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时玄学盛行,知识分子扪虱而谈,谈玄。但好景不长,随着隋唐的统一,儒家又红火了起来,而道家此后再也没有翻过盘!而今的西方思想界,主观主义盛行,客观主义几乎靠边站,不就是相当于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吗?——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回过头来,再谈一谈“建构主义”。

作为一种学习的哲学,建构主义可以追溯到18世纪法国哲学家维柯,他曾经指出,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他们自己建构的一切。因这句话,建构主义从一出生就带有鲜明的主观色彩。建构主义的关键人物,如杜威、皮亚杰、维果茨基等,同佛洛伊德一样,都是心理学研究的高手。以皮亚杰为例,他根据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著名的“认知结构说”,即: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乍一看,好象既唯物又辩证,颇能迷惑人,但骨子里还是主观主义:如果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都是儿童自己建构起来的,那些无法建构的系统知识以及无须建构的公理定律等又该怎么办呢?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一言以蔽之: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因为与当代思潮的主流(主观主义)相一致,建构主义风光无限,成了教育研究中最主要的观念。这种观念很快传到了中国,在中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直接促成了新课程标准的出台。

 

心理学家解决不了社会问题。而中国教育面临的问题,主要还是社会问题。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新课程改革,能否解决中国教育的问题,只怕还得打一个问号!况且,“是药三分毒”,建构主义这味西药的副作用是什么,究竟有多大,还值得我们深入地去研究。

 

 

二、以读者为中心——语文阅读教学“新思维”

 

 

20世纪西方的文艺理论可以说是众说蜂起,异彩纷呈。但如果拨云见日,让哲学的阳光普照下来,就会发现两大对峙的阵营:一是“人本自律”论,一是“文本自律”论。前者在当代明显占上锋,这里重点谈一谈前者。

人本自律论,就是以人为本,单向地从人的内在需求和生命潜能上破译文艺活动,评判艺术的价值。象征主义文论、表现主义文论、存在主义文论,还有文艺心理学等,是这一阵营的杰出代表。而后期的阅读现象学、文艺解释学和接受美学,则是从读者方面研究文艺活动中“人”的问题,可以被视为人本自律论的新发展。

人本自律论是当代西方主流思潮——人本主义哲学在文艺美学领域中的反映。因此,人本自律论和建构主义是一根藤上的瓜和叶。

人本自律论最大的缺陷就是闭门造车,无视人以外的因素对文艺的制约和文艺以外的因素对人的影响。以当前国内流行的接受美学为例,可以知之。

 

接受美学是汉斯·罗伯特·姚斯于1967年创立的,其核心是主张从作品的接受者前景去研究美学问题。他认为,“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他更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在他看来,作品的意义是读者的阅读赋予的,这与“人是万物的尺度”何其相似也!

斯的理论是对传统文本中心论和作者中心论的挑战,“在这个作者、作品和大众的三角关系之中,大众并不是被动的部分,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构成。”“文学的历史性并不取决于既定‘文学事实’的组织整理,而是取决于读者对文学作品的不断体验。”(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那么,文本究竟有没有某种不变的客观价值呢?姚斯的答案是否定的。

在姚斯看来,一部文学史就是文学的接受史。但问题出来了,接受者以外的因素如改朝换代、天灾人祸等,对文学有无影响,影响多大?一些风靡一时的作品迅速地消没,一些杰作巨著历经冷落,读者并不是在所有的时候都目光如炬。以读者为中心的文学批评又如何面对这种缺陷?

文本、作者、读者,本是三足鼎立的关系。姚斯们创建的接受理论锯掉了其中的两足——把文本作者逐出审美释义的中心,而根据“审美经验”和“期待视野”提出了读者中心说。“夔,一足也”,此种理论,势必又陷入另一个怪圈。

 

由于人本自律文论和建构主义是一根藤上的瓜和叶,以建构主义为哲学基石的语文新课标,其关于阅读部分的“教学建议”,几乎就是人本自律论的实践版;而与之相对立的文本自律论,则见不到影子。文本自律论重视作品本身的语言、结构、叙事方式等形式因素,有其科学合理的一面但新课标却没有秉持“拿来主义”的态度予以批判地吸收。因此笔者建议:弘扬人文精神,不应摒弃科学主义,科学主义哲学背景下的文本自律论,其中有糟粕也有精华,新课标何不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上帝死了!”尼采如是说。“作者死了!”罗兰巴特也跟着来了一句。罗兰巴特就是文本自律论者,其文艺符号学是另一大阵营的中坚力量。但奇怪的是,当代两大阵营的核心人物都要置作者于死地。

 

以读者为中心,“多元解读”应运而生。

查字典,“元”大致有三种解释:1、开始、第一;2、为首的;3、构成一个整体的。可见,“多元解读”实质上就是“多头解读”,每一个“头”(读者意志)都和作者一般高,甚至更高。“作者死了”,活人不能受死人的憋,对不对?

             

    

三、提倡“多元解读”——源自天才的美妙构想

 

 

我们读书时,别人在为我们思想,我们的头脑实际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这句话是谁说的?答曰:叔本华。叔本华何许人也?西方唯意志论哲学的创始人也。想当年,此公出了一本叫《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书后,自鸣得意,宣称:这本书今后会成为其他上百本书的“源泉和根据”!后来的结果,竟不幸被他言中!

阅读本是主体(读者)和客体(书籍)之间发生关系。关系的双方,起码也应该是平等的。阅读经典作品,“就如同与历代最高贵的人交谈一样,他们是过去时代那些书的作者;不仅如此,这种交谈的内容还是作者经过深思熟虑的,在其中展现给我们的不是别的,而是他们最优秀的思想”。(笛卡尔《论正确指导心灵的方法》)正因为此,主体的态度首先应该是谦逊的,至少也是尊重:尊重客体,尊重作者的意图。

但叔本华却公开说不!此公抓住了现实中的某些人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大作文章,将主体意志无限夸大,将客体对象贬得一钱不值。认为“记录在纸上的思想无异于在沙上行走者的足迹”,早已被岁月的风尘所掩盖;“我们也许能看到他所走过的路径,但要想知道他在路上看到了什么,则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叔本华《书籍和阅读》)

“用我们自己的眼睛”,也就是今天所谓的“多元解读”“个性解读”。叔公敢这样说,是因为他有一双超乎常人的慧眼,有这个本钱。而一般的常人,如果也学着他“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去解读经典作品,只怕是出现鲁迅先生所说的: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南辕北辙,离作者的真实意图十万八千里!这样的解读,又有什么意义呢?

 

诚然,在自然状态下,“多元解读”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姚斯引西谚云)。但存在的不等于就是合理的,有时甚至就是荒谬的。而不加限制地鼓吹“多元解读”就更是荒谬了!

两小儿辩日,甲说日出时去人远,乙说日中时去人远,这就是自然状态下的“多元解读”。事实证明这两种解读都是错误的,都没有实在的意义。因为他们对辩论的对象——太阳缺乏必要的了解,自然也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读书(经典作品)也是一样。不钻研文本,不熟悉作者,就搞什么“多元解读”,其结果又与“两小儿辩日”何异?而钻研了文本,熟悉了作者,“多元解读”又剩下多大的空间?因此,笔者建议,与其提倡“多元解读”,倒不如提倡多角度解读。同样是一部《红楼梦》,红学家们有的研究服饰穿着,有的研究饮食文化,有的研究亭台楼阁,这就是一种多角度解读。多角度解读是着眼于文本(包括作者及文化背景等)的,是基于文本的一种“发现”。事实证明,多角度解读并不妨碍学生搞有效的创造性阅读,但可以防范脱离文本的乱解读

 

                

                                          四、结语

 

 

     马克思教导我们,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解读文本是个人行为,也是社会行为。你搞“多元解读”是你的自由,(在过去就不那么自由,你能随便解读伟人语录吗?在今天也不是那么自由,你能随便解读法律条文吗?)但你的“成果”还须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行。社会有个约定俗成,想超越它,最终得到社会的认可,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具体在阅读教学中,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搞创造性阅读,一方面还要提醒学生把握一个度,这个度的底线就是能自圆其说。自己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这种解读就是乱解读,就要及时给予纠正。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优秀文学作品中的美是客观存在的,是作者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因此,作为审美活动的阅读,首先还应该是从文本中感受美,发现美。“诗言志”,“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这些古人读书的原则和方法,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存在决定意识,这是真理,一万年后也是。意识反作用于存在,但这种反作用力是有限度的。存在越强,意识的反作用力越弱。反之亦然。

中国的法律条文,对中国公民来说是一种强大的存在,(中国公民)意识的反作用力是弱小的。但对外国公民来说不是一种强大的存在,因此(外国公民)意识的反作用力就大。譬如中国刑法中的死刑,中国人觉得理所当然,而西方人就颇不以为然。

文学文本也有强大的存在和非强大的存在之分。《红楼梦》就是一种强大的存在,它的强大不是政治层面的,而是文化层面的。读者意识的反作用力其实也是弱小的。这就能解释为什么这么多红学家研究的前提都是熟悉文本,熟悉作者。一切脱离文本脱离作者的解读注定是无意义的,因为它强大。

至于不知名作家的一般性作品,是非强大的存在,因此读者意识的反作用力很大,即使读者脱离文本脱离作者作“多元解读”,也可能为读者的读者所接受。这样说来,“多元解读”也并非完全不可行,但经典作品除外。

 

                                                                  2004-12-12 -                                          

                                                

 

 

附: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

 

      ——摘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稿》(加粗字为修改稿基础上增加部分)

文章录入:七大山人    责任编辑:七大山人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