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学论文 >> 课标探索 >> 正文 今天是:
课改/从整合开始
作者:wangmf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3/6
 
 

课改,从“整合”开始

深圳市上步中学语文组     

踩着新课程的鼓点,吹着新理念的号角,面对新学子的企盼,如何融入新课程,开创新局面?数番探索,几度风雨,欣然发现:语文课改,不妨选点突破,从“整合”开始:

【综合性学习教例】

课题:《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过程:

一、温韵弘同学执教《走进南京大屠杀》(20分钟)

1.图片“杀人比赛”,煸情导入:

“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在紫金山下进行的‘杀人比赛’令人发指,国人共愤。时至今日,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说‘可以原谅,但是不可以忘却’。让我们走进悲惨的‘南京大屠杀’,聆听死难同胞的呼告,感受战争的残酷吧!”

2.幻灯“屠杀全景”,回顾历史:

遇难遗址、活埋图片、尸骨如山、刀刺火烧、抛尸荒野……一幅幅真实悲惨的画面,辅以低沉悲怆的文字解说,似重锤敲击心扉,如铜钟响彻山谷,同学们在历史的悲痛、战争的屈辱中缓行……

3.倾听“录音采访”,群情激愤:

链接湖南电台主持人采访日本“友人”的录音,在“支那人是世界上最劣等的民族”、“中国只有唐朝才堪称大国”、“南京大屠杀是弱国的标志,是战争的辉煌”等狂妄无耻的“友语”中,在主持人愤怒的反复打断声中,全班愤起声讨……

二、教师引导积累,畅说收获(20分钟)

1.吟诵古今描写战争的诗词;

2.说说战争小故事或成语故事;

3.谈谈战争文学塑造的某人物形象;

4.忆忆有关战争的古今名言。

【自读课文教例】

课题:《台阶》

过程:

一.个性化寻读,检查预习情况(5分钟)

1.学生展示预习时积累的字词;

2.教师点示积累语言规律:

积累要学会分类——陌生字词、ABB式、ABAB式、ABAC式、四字美词、鲜活口语、精彩妙句……

二、个性化说读,自主探究内容(30分钟)

1.变换人称说概要:

导说“××家的老屋只有三级台阶,他眼看人家台阶高,……”。

2.合作探究说台阶:

选说“台阶低”“三级台阶”“九级台阶”“造台阶”。

3.寻读细节说父亲:

细说“这是一个____________的父亲”。

三、个性化联读,自我评价收获(5分钟)

1.展示《父亲的茶》,默读;

2.比较两个父亲,比读;

3.点示写作点——选点巧妙,描写细腻;

4这节课,我了解到(明白了、学会了)__________”

5.揭示品读点——主题角度、形象角度、描写角度、线索角度、环境角度、细节角度、照应角度、悬念角度、伏笔角度、铺垫角度……

【课外拓展教例】

一、准备阶段

1.致家长:您中学时代读过《背影》吗?它曾感染和打动过一代人,也许您对此文的体验将给孩子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注脚。这是一次需要您和孩子共同完成的作业,希望藉此加深孩子对文章的理解,增进你们之间的交流,并通过整理专访培养孩子的文字组织能力,恳请您的配合,谢谢!

2.设要求:设计一个人物专访,对象是你的父亲,要求是设计好提问,阅读《背影》后再访问,要有自己的感受或评论。

3.示专题:从父亲口中了解爷爷、了解父亲的生活经历及其中最为难忘的一段、理解父亲对你的爱(可任选或多选)。

4.做记录:访谈时间、访谈地点、访谈记录、访谈感受、访谈对象留言及签名。

二、交流阶段

1.明确交流要求:

一要专人记录,共同整理交流稿;

二要整合内容,形象具体典型化;

三要掌握时间,合作交流有收获。

2.提供整合方案:

第一种是典型化方案,在四人素材中遴选一位有特色、个性化的典型形象,合作式地概写交流稿,力求血肉丰满;第二种是浓缩型方案,将四个没有特殊经历、没有个性特色的父亲进行比较综合,提炼分类,概述一代父亲形象。

3.四人小组交流;

4.代言人走上讲台,宣读交流成果;

5.教师归类赏评,全班评选最佳代言人。

【整合视窗】

一、整合教学观念,凸现一个“新”字

新在教师机智的“让”。教师要审视自身的“师尊”地位,学会蹲下身来定位,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课堂中应努力建立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课堂新关系,将大量的时间让给学生,使其张扬个性,自主探究,质疑辩论。教例一就大胆地让学生走向讲台,平分时间意味着平等与民主,内容安排更显精巧独到,学生展示内容,自主收集素材,营造学习氛围,更易进入课题,感受个性体验,于是就掀起了“日本人不要狂!”、“我们能赶超你!”、“你们敢正视历史吗?”等群昂激奋的课堂高潮;教师在积累部分仅只是导引者,绝大部分时间仍是学生们展示积累、表现才情的空间。教例二中的教者机智地导,让学生有意地读,尽兴地说。全过程在“三读四说”中轻松而巧妙地完成了教学的三维目标。

新在教师巧妙的“导”。强调学习过程、重视体验感悟是新课标的精髓所在,但并不意味着不教语文知识,忽视语言积累。“回到语文的本位上来,学语文就是学习语言,能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组织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的听读说写能力。”(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洪镇涛),这需要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将知识与能力进行整合,绝不是像某些教师所说“让学生活动起来就是成功”那么单纯与简单!教例一学生执教部分重在拓宽视野,活动充分;教师引导部分意在积累语言,归类整合,真可谓是“知识与能力齐飞,师生共学习一色”。教例二寻读的是语言积累,说读的是体验感悟,联读的是个性评价,导得自然,说得充分!

二、整合教学资源,绽露一个“实”字。

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联姻要“务实”。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文字、图像、声音、影像等传统单一的方式进行有机的结合,实现了同步传输,能有效地扩充课堂的知识与信息容量,多元地理解文章。教例一中幻灯片的展示,意在从视觉上了解历史,突出屠杀的真实与残暴;录音重在从听觉上感受日本人对待史实的态度,激起学生的共愤。教例二中展示联读文章,揭示品析美点规律,节省了板书时间,增大了课堂容量。这些必要的补充与拓展无疑能锦上添花,实事求是地辅助语文教学。绝不是那种“键盘代替粉笔、鼠标代替教鞭、满堂声光电”哗众取宠,刻意创新式的课堂教学,这是“辅助教学”吗?“戴着镣铐跳舞”的感觉真是那么好?

课本资源与阅读资源链接要“殷实”。“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学就应该用扩展的方式、引入的方式、穿插的方式,引进课外文字、挂图资料及文学、艺术、音乐、美术等方面的资料,以开发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就应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目光投向更美更高更广的文学作品舞台,如鲜活时文、美文杂志、读者经典、杂文探幽、文学名著……教例一中收集资料、搜索积累、链接采访,教例二中引入《父亲的茶》这一类文联读材料,教例三导入生活源头活水,从身边的爷爷、父亲形象谈起,都是为了达到“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这一课改目标。

三、整合沟通资源,追求一个“活”字。

新课标重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个性体验与感悟,强调“授之以渔”。教师势必重视“沟通”的价值,通过各种途径来增强学生的自主性,精心设计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

灵活地处理课中活动。三个教例全由板块清晰、目标明确、积累丰富、感受个性的课中活动构成,倡导一种个性化、多元化的说话与积累训练,着眼于语言积累与情感积累,让学生始终在“南京大屠杀”“战争”“语言积累”“个性说读”“联读收获”“交流父亲”等活动中感受、沟通、品味,从而增进语感,培养情感,形成个性,提高修养。值得注意的是活动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如果教例一没有温韵弘同学事先的充分准备、没有提出四个积累要求;教例二没有点示积累规律、没有定格说父亲、没有联读比较父亲、没有揭示赏读的美点;教例三没有确定代言人、没有概写交流稿、没有合作交流目的……而只是定时交流,那么课中活动的价值何在?值得反省的是“个性说读父亲形象”这一活动中,有学生说父亲“愚昧”“笨样”“要面子”“讲虚荣”等看似与文章主题相悖的说法,“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同学迅速反驳,有同学有意迎合,有同学折中评论,课堂一时沸沸汤汤,父亲形象水落石出。个性化的争辩为课堂平添不少生气,可遗憾的是学生无一人用文章中的语言材料来支撑,尽兴激辩在自由的空间……这是不是一种成功呢?

新活地进行课外延伸。教例三新奇地运用“人物专访”形式,紧扣爱的话题,联系生活拓宽父子挚爱的内涵。让人击节赞赏的是学生的采访有板有眼,提问有专业水准:“今天我要对您做一个人物专访,请您配合一下,好吗?”“《背影》让我们经久难忘,您对父亲有类似的感受吗?”“您能展开谈谈吗?”“您认为自己和爷爷比起来,谁当父亲更成功?”“严中有爱?嗯,典型的中国传统父亲!好了,感谢您的积极参与和真情表白!”家长的留言更让我惊喜:“个性化的构思,以口传的方式让孩子了解时代的变迁,能让他们用另一种眼光来看待这个社会,珍惜幸福生活,追求美好明天!”“了解女儿的语文水平,促进父女交流,很有价值的活动!”“采访后我感到对父亲的愧怍,生活中最容易忽视的对象往往是身边最熟悉的人。”“了解父辈过去,拉近父子距离,珍惜现在优越环境,促使他勤奋学习!”还有家长建议让学生到山区接受实地教育,进行磨练教育……一次不经意的小小策划,竟让心与心的沟通显得如此宝贵,收到如此好评,实在让我始料未及!

让我们以珍视孩子们未来的忧患意识,求真务实地融入课改,以时刻审视教学得失的慎重目光,个性张扬地深入课改吧!

文章录入:wangmfn    责任编辑:eyuwe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