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学论文 >> 教学随笔 >> 正文 今天是:
在区域环境中寻找语文教育的归宿感
作者:马兴贵    文章来源:巅峰作文在线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3/11
 

到深圳当教师,时间不长就不知不觉做了环境的俘虏。融入快节奏、吸纳新信息、摒弃老一套、研究新学情,马不停蹄,未敢有私毫懈怠。就是这样,还是总有不断涌自内心深处的不踏实感,叫人惶恐惶恐的不安。我是教语文的,就总带着这种心情去请教我的同行们,结果没料到大多数的人都和我有着一样的感受,并且同行们还不时提醒我说,这种感受其他学科的老师也都有,不过,教母语的老师可能突出的多。“说到底就是缺少一种归宿感。”一位深圳“老语文”的话似乎一语点破了玄机,也让我顿生豁然之悟。

也就是说,我们对于目前的语文教育缺乏必要的把握感。而这种把握感的缺乏是我们做语文老师的大家都有的,而且正在相互传染着。想一想,为什么会是这样,答案却简单:语文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因为学科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甚至这个变化是前所未有的迅猛和全面,所以我们先前所抱有的学科思维和行动方式一下同现在的语文环境大不相称了,“语文教透了”的过去语文教学拥有的优越感,就只成了一种让人想起来好不酸溜的失落感。语文教学的老一套不中用了,忙碌(其实是忙乱)之中,我们才总时常有惶恐吓惶恐的不安,才会有对自己一向认为再熟悉不过的语文教育,忽然丧失了把握感觉的苦恼和困惑。说穿了,时下我们缺少语文教育的归宿感,实际就是在新环境面前时常找不着北了。

深圳语文教育现状可能是一个典型。拿深圳语文教育现状来看待时下语文老师们总有找不着北的困惑,可能更具有启发性。同语文教育大环境相比,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深圳语文教育所处环境都是同中国语文教育目前的大环境是一致的,承受着迅猛和全面的变化也是一致的。但是同全国其它各地相比,深圳语文教育环境变化中同时携带着鲜明的区域色彩,这种区域色彩可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以粤方言为主流的珠三角地区浓厚的区域语文色彩对语文教育的影响;其二,以实用性为基调的经济特区开放的社会环境对语文教育的影响;其三,以多元化为特征的移民城市特有的人文氛围对语文教育的影响。

三个方面都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语文教育,尤其是影响着正处于重大转型时期的语文教育。第一个方面要求语文教育在尊重地方语文习惯的同时,也要克服不利于语文教育发展的“地方性”,对于同普通话语系有着很大不同的粤方言语系来说,这本身就是语文教育一直以来面临的挑战,更何况香港、澳门回归使方面影响更强烈。第二个方面要求语文教育在顺应特区高度开放的社会形势的同时,也要克服同语文本质规律极不相适应的“快餐性”,“深圳速度”是深圳特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也必然深刻影响着深圳建设的方方面面,语文教育自然也在深受影响,但是语文教育却同教育的其它方面一样,重的是过程,“欲速则不达”,而“少、费、差、慢”的高耗低效的语文教育又如何不显得过份难堪呢,这又是语文教育面对的又一个重大挑战。第三个方面要求语文教育吸收移民文化的优秀成份的同时,也要克服多元化带来和一系列负面效应,移民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现象,语文教育身处其中,必然深受影响,这对语文教育发展当然是一个好机遇,但同时,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因为中国的语文教育在这方面并没有积累过多的经验,何况深圳特区的移民特点是没有可比性的。

大环境中深圳语文教育同全国各地一样,当然也可以去广泛借鉴和采纳多方面的信息,但同时,由于深圳特区自身所处的位置的特殊性,所以在它的环境中进行的语文教育,必然也是带有相当的独特性的,以上说到的三个方面只是几个侧面。所以今天站在这块土地上的我们这些语文教师,在面对新世纪学习化思潮、网络信息化以及课程改革等重大环境挑战的时候,特区语文教育环境自身的独特性,又给我们提出了更严竣的挑战,这是更实际的挑战。无论是有着本地教育经验的、还是引进的外来教师,无论是曾经有着丰富的语文教育经历的、还是初踏讲台的,我想,我们都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挑战。所以我们时时不安和缺少归宿感,

所以我们这段语文教育的日子总是摆脱不了找不着北的感觉。

    找不着北,其实就是我们还没有属于自己的方式。说到这里,骤然想起杨州大学杨九俊先生写的《语文教学艺术论》这本书来,记得在《地域文化影响着教学流派的形成》这一部分,杨先生曾对“京派”与“海派”的语文教学风格的差异有过几句分析,他说:“这个特点(指北京与上海各自的语文教育特点)是与北京和上海的历史文化传统、地理环境因素、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联系在一起的。”那么深圳呢?作为中国改革开放、香港回归等一系列重要见证的第一个特区,它的特殊的地理因素、政治经济地位、现代都市特征以及独特的移民城市特色,对这里的语文教育正在和将要产生多么深远的影响呢?前几年,广州市中学语文教研员廖晏钟同志曾提出形成“岭南教学派”,并且认为“广州地区的语文教学是有自己的传统和影响的”,(《语文教学通讯》1989年第2期田四明)那么作为同广州有着一脉之连而发展环境又有着迥然差异的深圳语文教育,它的今天和未来又该如何定向与定位呢?

    所幸我们已经听到了一些声音,今年的《深圳特区报》就曾专门就此展开过相关讨论,“深圳要有自己的教学流派”可能是对困惑中摸索前进的学科教师们能听到的最能打气的话。当然,深圳语文教育要形成自己的流派,可能也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规律。但我们至少目前都有必然去朝一个方向去使劲,因为这也许才是让我们少有不安,多点信心,和逐渐滋生归宿感的最好途径。这个方向就是:用特区方式。

文章录入:马兴贵    责任编辑:马兴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