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余映潮老师的《鹤群翔空》教学实录和后面的三篇评说文章(载本刊2003.4),我 深受启发。王云峰、陈树元两位老师的批评使我想起了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教育就是把老师 教给的东西忘了之后剩下的东西。余老师的探索创新精神与能力令人敬佩,其驾驭课堂的能 力自非一般人所能比。说到该课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学未能充分把握语文学科 自身的特点及要求,教给学生的多,学生自己剩下的少,探索仅仅停留在了形式层面。这又 让我不禁想起了叶圣陶先生的“例子”说,叶老认为课文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 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如何能使学生举一反三?吕叔湘说,掌握任何技 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要正确,二要熟练。要正确必须善于模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 如何才能“善于模仿”?我们当然首先应提供足够的例子,足够鲜明典型的例子!从教材来 说,课文有的是,例子有的是,似乎不愁不“足够”,但具体到一篇文章之中呢?还有,我 们如何能让例子鲜明、典型呢?要让例子鲜明,教学时当然不能面面俱到;要让例子典型, 当然应注意根据课文的自身特点确定教学目标,或者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典型的文章,也不能 面面俱到。有了这番思考,便不难发现,余老师这堂课的最大缺陷就在于过分追求课堂容量, 板块太多,例子太少,知识技能难以得到真正的落实。解决的方法其实很简单——采用逆向 思维,让板块少下去,让例子多起来,不是一堂课多个板块,而是一个板块多堂课,真正 “一步一步地向前走”“一块一块地来落实”(所引系余映潮老师语)。 每篇课文的教学价值可以说都很丰富,一堂课两堂课充分挖掘出来似乎不太成问题,但 要想马上形成能力却是不现实的。让学生真正掌握一个方面的知识或技能,往往需要投入很 长的时间与很大的精力。因此,语文教学需要的不是小板块——“半独立的‘小课’或者 ‘微型课’”,而是一个个用知识技能整合起来的须用若干课时才能解决的单元式的大板块。 这样做可能少了一些“人文”气息,却可能更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语文教学的需要,这才 是最重要的。——其实,语文教学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语文这一工具,才是真正的大“人文”! (作者单位:山东邹城市太平镇冯集中学 273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