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学论文 >> 理论探珠 >> 正文 | 今天是: |
语感培养和语感迁移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29 | |
语感培养和语感迁移 语文能力,概言之可以分为听、说、读、写四大类,四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如 何联系?靠语感。语感在有效的阅读中得到培养,得到提高。而写是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从这个角度来说,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并能顺利地向写作迁移,是语文教学的 重要目的。 国家教委在1990年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中,关于初中阶段的阅读能力的培 养有这样的明确要求——“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语文学习中语感是一种良好的心 理倾向,而教师如何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语言感受力,随着语文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学界的重视。 一、语感培养 语言感受力最主要是依靠阅读来培养,并在长期的阅读训练中不断得到积累。语感培养具体从以下三个主要方面着手。 (一)培养对字词的感受力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因此,阅读者需要具备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 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受力还远远不够,所以培养语 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 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这是由语言符号中的“共同性”和“个体性”决定的。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特别区分了语言和言语的差别:语言是一般的,按一定法规组成的完整的符号系统,其语词和语义的关系是稳定的、静态的,即约定俗成的;言语 是个别的,它是语言存在的形式,其语词和语义的关系往往是变化的,是语言的使用, 具有任意性。从语言的理解角度来说,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来理解所得的意义往往是明确、具体的,这就是“共同性”。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 ,以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特殊意义、内涵意义表达出来,而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 具有个人倾向性,称之为“个性化”。 这种“个性化”又往往是作家在传情达意时有意为之。陆机提出“文外曲致”,刘 勰主张“情在词外”,钟嵘倡言“文已尽而意有余”,司空图赞赏“味在咸酸”之外,都主张写作时,须有“言外之意”,也有的是作者无法表达的情感。中学生所面对的往 往是这样的“个性化”语言。 此外,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语词。1965年,美国的计算机科学家查德通过大量实验后得出如下论断:“语言中大量存在着模糊概念。”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思维中 又以直觉、顿悟见长,与之相应,汉语词汇具有很强的模糊性和意象性,富于弹性,富有韵律,内涵的自由度很大。我国的古典作家又往往把模糊性的事物当作审美观照的对 象,“引入于冥漠恍惚之境”。 鉴于上述语言系统的种种特征,语文教师只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一定数量的词语积累作为语感训练的基础,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就可以使学生的语汇积累如滚雪球般 增多。在课外阅读中,中学生面对丰富多彩的新词语,第一、第二次接触时可能不懂, 到十几次甚至几十次接触到时,这个词就比较熟悉了。由于反复接触的这个词不是孤立的,而是连同整个句子一起出现的,学生就记住了十几句乃至几十句具有这个词的句子 ,掌握了该词的使用规则,这时,对这个词的意义从不懂,至开始有些懂,到完全懂了 ,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变化规律也可以掌握了。如此日积月累,又不易遗忘。当然,语言符号的“共同性”毕竟是基础,对词义的准确理解,是词汇积累的第一 步。中学生头脑中积存的语汇,往往是会用却不会释,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学习词语的方法,显然是十分必要的。课文中出现的常用词、关键词,也有必要加以点拨。 随着阅读量的增大,学生的词汇量会不断增加,语言感受力也就不断得到提高。语 感力的提高,又使词汇积累更加容易,就这样,形成了良性循环。 (二)注意意象积累 每一语言符号,都指向特定的事物,代表特定的意义。古人对言和意的关系论述颇多。张裕钊说:“曰意、曰词、曰气、曰法,之数者,非判断自为一事,常乘乎其机而 混同以凝于一,惟其妙之一出于自然而已。”(《与吴函父书》)他认为“意”“词” “气”是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意”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词”是客观存在的语 言符号,而“气”就是作者在创作时饱含情感色彩的意象活动。韩愈则特别强调“气” 对“言”的作用:“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答李翊书》) 气(即意象活动)的重要性还在于它一直伴随作者创作的全过程,并驾驭着作者。巴金说:“我写《家》的时候,我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块儿受苦,跟一些人一块儿在魔爪 下挣扎。我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欢笑,也陪着他们哀哭。”福楼拜在写到包法利夫人服毒自杀时,自己也感到“嘴里有砒霜的味道”。作者的这种全身心投入意象,正是 他们情感的契合和感觉的移入。读者凭自己的语感“入境”,情形也往往如此。 既然意象活动也始终伴随着创作过程和解读过程,我们就有必要认识意象的性质、特征。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这是化用了庄子 “运斤成风”的寓言,他在这里指的是作家头脑中形成的客观形象与主观情趣的有机融 合,即蕴涵着情和理的形象,具有瞬息性和随意性。形诸语言,体现为“气势”。而读者头脑中的意象则是被语词唤起的表象。 从阅读角度来说,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意象形成的快与慢、完整与否,标志着语言感受力的高下。语言符号是阅读的客体,作为阅读主体的读者,只有头脑中有丰富的 意象积累,才能被作品的语词迅速唤起,组合成相应的准确鲜明的新意象。 对中学生来说,这一点正是他们的局限。他们的生活阅历有限,这大大限制了他们想象力的有效发挥,影响了意象组合的准确性、完整性,即妨碍了语言感受力的发展。 要提高学生语感力,丰富学生头脑的意象积累,最主要的途径是进行大量的课外阅 读。另外,养成学生勤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多欣赏有益的影视也是一种途径。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提倡先“入”后“出”。高明的教师,总是以精采的开 课,引导学生一头扎入;声情并茂的讲述使学生完全沉浸于作品的境界,学生头脑中的相似经验被充分唤起,迅速形成新的意象。然后再带“出”,逐一琢磨,细细咀嚼,难 词、难句便会迎刃而解。 有些老师也重视中学生的概括、分析(思维力)能力的培养,但一开课便是分段、图解文章,把文章弄得支离破碎。学生对文章主题的了解也只是老师“水到渠成”的结 果,成了无本之木。皮亚杰把儿童的认识结构分为认知——感知——表象——思维四个阶段,前三阶段则是思维的基础。意象是表象,是进一步分析研究作品的基础。所以, 这种低估学生语感力,忽视学生语感培养的做法,贻害无穷。 综上所述,我们应注重学生的意象积累,并在课堂教学中,得法地利用课文内容有效地激活学生认识结构中的“相似块”信息,使两者耦合、同化、尽力缩小学生认识结 构与课文之间的“结构差”,以便迅速形成相应的意象,使语感活动畅通无阻。学生的语感水平也会从中得到提高。 (三)强调诵读 古今学者十分强调“因声求气”。周振甫先生认为:“作者由气盛决定言之短长与 声之高下;读者则人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 感情”(《文章例话·因声求气》)。所以古人要求“必讽诵之深且久,使我之心与古人沂合于无间,然后能得契自然之妙,而终极其能事。”(张裕钊《与吴函父书》)周 先生又将诵读与默读相比较,“专以沉思力索为事者”,虽然可以得到启益,但跟因声 求气达到的“心凝形释,冥合于言议之表”的境界还有区别。叶圣陶先生也曾强调,对现代的“美文”,应重视“美读”。 显然,诵读能促使良好语感的形成,但原因何在? 清朝的桐城派,竭力提倡诵读。刘大槐在《论文偶记》中写道:“(读古人书,) 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 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则用心理学、生理学原理对该现象作出解释:“朗读也是一种模 仿。它模仿的是作者喉舌筋肉活动技巧。久而久之,作者的神气音节就在读者的喉舌筋 肉上留下痕迹。”(《文艺心理学》) 高中阶段,学生不大可能再像初中时那样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语感力发展常呈停滞趋势。充分利用早读时间,强调诵读,无疑是一条有效地提高语感水平的捷径。 速读,采用的是意群注视法,也是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高中阶段是最佳训练期, 这里不再赘述。 敏感的语言感受力是阅读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当语感顺利完成向写作迁移时,才算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二、语感迁移 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介绍过自己的读写体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 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 ,滔滔不竭。文成之后,自以为辞意皆己出,他人视之,则认为句句皆从他文脱胎也。 ”又说:“读之(古人文章)自然有以浑其气、苍其格、高其调、秀其色、脱胎换骨于 其中而不自觉,是获益古文者无穷矣。”这里的辞句脱胎于他文,格调肖似古文“而不 自学”的情状,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语感迁移”。 中学生的作文中也随处可见这种迁移。读完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让学生写《一件不该发生的小事》,《一件难忘的小事》时,习作中总有懊悔不已、沉思反省的笔 调。对中学生,我们并不勉强他们在语言表述上独树一帜。每读完语言大师们风格各异 的文章,及时地让学生有效地“迁移”一番,“脱胎换骨于其中”,博取众家之长,可 以大大丰富他们的表达形式。语感上的这种有益的迁移,称之为“正迁移”。也有语感 的“负迁移”情形,读完文言文单元,作文中会掺杂一些文言格式的句子。这种不伦不类的“古味”与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相悖,应及时纠正。 如何正确认识语感迁移?语感迁移,是学习迁移(或称训练迁移)中的一种。它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是将学得的语言经验有变化地运用到另一语言情 境中去的活动。语感的迁移过程,就是将从阅读中得来的语感,运用到作文时的语言表 达之中。 要实现语感向写作的迁移需要一定的条件。根据学习迁移原则,共同因素越多,迁移就越容易。上文已述及,在阅读和写作中都伴随着丰富多彩的意象活动。因此,语感 的迁移,首先应是意象的“同化”。如清风明月常是作家用来衬托幽雅的心境的事物,学生在欣赏作品时有过类似的心境体验,这个意象仍然鲜明地留在脑际,每当学生作文 时,重新出现这种心境,这个原有的意象会被提取出来。在意象的驱使下,调遣词句, 传情达意。但这只能是脱胎换骨而绝不是抄袭,因为此时学生头脑中的意象已被重新组合、涂染上本人的感情色彩,与原有作品中的意象绝不相同。在教学实践中,还会遇到 这样的矛盾:由于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迅速,作文时,意象极其鲜明,但他们的遣词 造句能力不高,会出现“茶壶里倒饺子,有货倒不出”的情形。这时,有些老师要求学生摘录一些名句,以备不时之用,但这只能是远水救不得近火。要解决这对矛盾的途径 只有一条,就是加强语感迁移训练。只有这样,才会达到“吾意所欲言……应笔而出” 的境界。 要顺利完成语感的迁移,教师还要注意对语感定势的引导。语感定势有积极、消极之分。积极的定势可以达到语感迁移上的“不自觉”、把情意表达得淋漓尽致;消极的 迁移,往往使表达落入俗套,辞不达意,或语体不分,这种情形的发生也常常是“不自觉”的。 总之,语感象一股流水,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增大它的流量;也有必要导引它流向既定目标,而不致使其随处漫流,从而影响它的冲激力。
|
|
文章录入:xinhuiyuan123 责任编辑:xinhuiyuan123 |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