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 人教版教案 >> 人教七上教案 >> 正文 今天是:
12.济南的冬天
作者:曹双英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9/27
 

 

[实用教案]

创意说明:这个教案围绕“朗读—品读—背读”三个环节设计。教学流程简单,内涵丰富。与其说是一种教学方法,不如说是一种阅读方法,三个教学板块彼此联系,彼此依存而又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学生的提问量有了最大限度的降低,基本已做到少提问或者不提问,于是课堂上有学生阅读、思考、发言的活跃场面而没有一般教学中的“碎问碎答”。

教学步骤:

课前预习:要求学生通过查找图书、网络等手段,了解有关济南的地理位置、风景名胜、风俗习惯等。

一、导入

1.请学生以“我所知道的济南”为话题,简介济南。

2.播放教师从网上下载的有关济南的风景图片并作简要介绍。

二、放声朗读课文

要求: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尝试用一个词语概括济南冬天的气候特点。

2.体味文章蕴含的感情。

三、仔细品读

思考:文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济南的深厚感情?

不求统一,以下可供参考:

1.开篇通过对比,衬托济南是温晴的,是个宝地。足见作者对其珍爱。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小摇篮……”一句,把济南比作小摇篮,温馨之感跃然纸上。

3.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带水纹的花衣。

4.那些小山太秀气。

以上两句,把山比作小姑娘,喜爱之情不言自明。

5.“这是一张小水墨画!”以水墨画作比,简单的色彩,深厚的意蕴,包含无比的深情。

6.“水也不忍冻上”一句“以我观物,万物皆着以色彩”,用多情的眼睛看水,水也有了感情。

7.“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蓝水晶!”又以蓝水晶作比,写出水天一色,晶莹剔透,充满生机的美感。

8.未一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收束全文,即点了题,又让人体会出欲罢不能,欲说还休的感觉,留下足够的空间,让人无限回味。

倾情背读

1.有感情的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一段,两相对比,注意背出层次。

第二段,抓住“慈善”一词,背出温馨之感。

第三段,以“妙”字领起,抓住“山上”、“山尖”、“山坡”、“……快日落的时候”等关健词,背出画面之美。

第四段,以文字作画,简单明了,让人无限向往。

第五段,写济南的水,抓住水“绿”、“清”、来抒喜爱之情,背出神往之感。

2.竞背

五、小结

 

[备选创意]

创意说明:这是一份探究式学习教案。古人云“学贵有疑。提出问题,其实就在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原本就是展示学生个性的平台。

 一、导入。

可配合展示有关济南的风光片,并作一定解说。

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在文中找出一个最能概括济南冬天气候特点的词语。温晴

2.作者用三个自然段写济南的山,各侧重于哪个方面?

①山“形”

②山“色”

③城外远山

作者写水,突出了水的哪些特点?

暖、绿、清

三、自由朗读,提出疑难问题。

可探讨的问题有:

1.为什么拿“伦敦”、“北平”与“济南”相比?

2.“济南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以吗?

3.为什么把小山地作“小摇篮”?

4.为什么说冬天是“慈善”的?

5.“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妙在那里?为什么是下点小雪?

6.为什么把城外远山比作“小水墨画”?

7.结尾是“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何与题目“济南的冬天”说法不一致?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结束全文,小结。

文章录入:陈敦桥    责任编辑:陈敦桥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