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 人教版教案 >> 人教七上教案 >> 正文 | 今天是: |
15.古代诗歌五首 | |
作者:曹双英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9/27 | |
15 古代诗歌五首
[实用教案] 创意说明:本设计旨在加强诵读,使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诵读中理解诗意。板块式教学思路明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予的积极性,可避免教师的过多讲析。同时,层层递进的教学要求,增加了学生的求知欲,拓宽了课堂的内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指出学习目标,用“四读”法学习《观沧海》。 二、吟读——读出情味 1.先了解作者写作背景: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奉他为魏武帝。建安十二年207夏五月,曹操征讨乌桓,九月胜利班师,经过碣石山,诗人登山望海,写下了这首诗。 2.试读,扫清字词障碍。 沧cāng 碣jié 澹dàn 峙zhì 萧瑟xiāo sè 3.初读,定下感情基调:苍凉、大气;同时注意读出层次。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洪波涌起。//明月之行,……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三、译读——理解内容。 1.读注释。 2.分小组把古诗译成现代文,尽量押韵。 3.师作示范,分组译读,评出最好的一组。 4.对比朗读古诗和现代文。 译诗示范: 策马东来, 太阳和月亮, 登在碣石上。 昼夜不停运转, 我饱览这大海的壮观! 都是大海吐纳的 百草丰美。 小小弹丸; 水波澹澹, 天上的银河啊, 突兀耸立的山岛呀, 星光璀璨。 最先跃入眼帘。 它们都出生于 山岛山—— 大海广阔的胸间 百草丰美。 树木浓繁。 啊! 虽然已到秋天, 今日我观赏大海。 它们仍生意盎然, 真是幸运到了极点。 看大海—— 且让我引吭高歌, 在萧瑟秋风中, 倾吐宏伟的心愿。 汹涌起伏着 四、说读——飞扬神思 1.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 东临碣石 水何澹澹 秋风萧瑟 歌以咏志 2.诗题为“观沧海”,但为什么真正写海的句子并不多? 作者在描写大海时,又插以山岛草木来点染,有了山岛草木的点染烘托,就把大海写得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使人感觉到,不海不仅浩翰壮阔,而且美丽多姿。 3.“日月之行”四句并不是作者“观”到的,这样写有何用意? 这四句是作者想像夸张之至,紧紧抓住了大海气势磅礴这个特征,同时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达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 4.交流对诗歌的理解。 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以大海的壮阔和山岛的雄伟,表达出诗人豪迈的气概。 五、背诵全诗。 本课的教学可统筹安排,集中教学,也可单篇分解。 [备选教案] 创意说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己收集资料,自己品析美点,必定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定会发现短小的诗歌中,包涵着无限丰富的大世界。教师则是学习的合作者。本教案尝试着根据以上原则作一点尝试。 一、导入。 二、交流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 三、通读诗五首,自读注释,对诗歌有初步了解。 四、品析。用“我最喜欢 一句词,我读了 ”我句子来表达对诗歌重点词语的理解。 如:“水何澹澹”一句,读出了波澜壮阔的感觉。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充满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其中每首诗歌有其重点理解的内容,教师都要有把握。 如:《次北固山下》重点理解 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2.表达的是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些词语流露出这种感受? 3.重要语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景”,“海上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钱塘湖春行》 1.“水面初平”“几处草莺”“新燕”“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等描写早春的词语,蕴含季节更换时乍见的喜悦。 2.颔联和颈联怎样从不同的角度写景?动物、植物 《西江月》 1.上阙“说丰年”的喜悦;下阙“路转溪头忽见”的惊喜。 2.“明月”、“清风”、“稻花香”令人欣慰;“惊鹊”、“蝉鸣”显出环境的幽静。 《天净沙·秋思》 1.前三句,一字一词,一词一景,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 2.“小桥流水人家”用意:旅人看见“小桥流水人家”,想到“夕阳西下”之时,自己却人“在天涯”飘泊,不禁心碎肠断!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便跃然纸上! |
|
文章录入:陈敦桥 责任编辑:陈敦桥 |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