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 人教版教案 >> 人教八上教案 >> 正文 今天是:
17.奇妙的克隆
作者:杨柳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1/16
 

实用教案

创意说明:“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怎样认识科学这把双刃剑?通过演讲辩论的形式,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不仅让学生了解克隆的知识,也是对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一次检阅和冲击。

 

教学步骤:

一、探究“什么是克隆”。

1.展示查找的资料。

自然界中哪些动、植物先天就具有克隆的本领?

(出示实物、图片:秋海棠落叶生根、富贵竹插枝即活、各种水果的嫁接、水螅除夏初和秋末外通常进行无性生殖等)

2.明确什么是克隆。

①找出上述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用自己的话说说克隆是什么?

明确:不是由生殖细胞结合产生的后代。

②齐读课文的第一部分,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

3.讲解说明方法。

在介绍“克隆是什么”时,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教师小结: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事物特征服务的。“克隆”属于前沿科学知识,对一般人而言生僻难懂。作者通过列举大家熟悉的事例,再加以细致地解释,最后用简洁、准确、概括的语言定义它,使它的特征清晰、明了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知道了“克隆是什么”。

二、追溯“克隆的科研成果”

  1.分组自学(自学“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两部分)

  自学要求:

  (1)将文中的说明内容、说明方法等知识依照一定的顺序设计成表格,反映“克隆的科研成果”;

  (2)各组派一名代表作简单的解说;

  (3)提出需要和大家讨论的问题。

  2.组织学生讨论说明的顺序。

    “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呢?文中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

明确:按照生物顺序来安排的。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再说,无性繁殖属于低级繁殖。动、植物越进化、越高级,就越难以进行无性繁殖。这一顺序说明克隆技术在不断发展。

  3.教师从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方面进行小结。 

三、讨论: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1.阅读思考。

课文最后一部分的小标题是“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这部分内容,思考文题是否恰当。同时出示一份关于“克隆人”的一则消息――“‘克隆人’已成功?美公司重大技术突破令人不安”。书上也说“科学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下面,我们就请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围绕“克隆技术造福人类?!”的辩题展开讨论。

2.组织辩论。

  辩论的要求:

  (1)观点鲜明,论据充足;

  (2)语言清晰、流畅,声音洪亮;

  (3)驳斥对方观点时既要有“理”,又要有“礼”。

  3.教师小结。

四、课后整理。

 

备选创意

创意说明: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查阅资料的习惯,培养学生对搜集来的信息进行筛选、提炼、整合的能力,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从多个方面了解克隆技术,增强科学意识。

教学步骤:

一、活动动员,交代主题——走近克隆。

二、活动准备:

布置活动内容:利用图书馆、网络查阅有关克隆的资料,对照课文,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方面编写一则关于克隆的材料,自由拟题。

拟题参考:

《克隆简介》——介绍克隆的基本情况,如什么是克隆、克隆的研究现状及运用等。

《克隆技术大事记》——介绍克隆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及有影响有意义的光辉时刻。

《克隆,真奇妙》——意在突出克隆科学开创新的天地,带给人们新的体验以及给人类带来的极大好处。

《克隆人,喜?悲?》――阐述观点,展现个性。

《我成为了克隆科学家》――发挥想象,预测克隆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前途。

三、课中活动:

1.根据材料内容,将学生分成五组,每小组选一位组长,组织小组内交流。

2.每小组推选一至二位同学上台宣读自己编写的关于克隆的材料,并告知材料来源。

其他同学认真听,做好发言记载,准备评议。

1.                         全班评议,从材料的丰富性、内容的科学性、语言的文学性和思想的创新性等方面评议,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作品奖、最佳态度奖。

文章录入:陈敦桥    责任编辑:陈敦桥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