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老师的语文课堂总是以他那独具特色的各种形式的“读”和浑然天成的课堂结构打动我们。凡我所见过的余老师的课,每一处设计都别具匠心,但又绝无雕饰之痕,说是艺术品一点也不过分。这与余老师的性格气质、特长爱好、生活阅历等个人因素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更是在生命活动的积淀中而形成的独特的风格,对于广大的教师群体来说,它是难以复制的。因此,在评说这节课之前,我想先把余映潮老师作为特级教师的个性风采暂且搁置一旁,仅仅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指向来看这一节课。
让我们先看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整节课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设计中,余老师独出心裁地将教学的各个板块命名为“序曲”、“第一乐章”、“第二乐章”和“第三乐章”,实际上的教学进程也是按照这个方式推进的。“序曲”:介绍关于普希金的主要资料,以及别人(更准确地说是曾经的青少年学生)读这首诗的感受。 “第一乐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学生自由吟诵;2.自由地背;3.学生们交流各自读诗的感受;4.谈谈诗歌给我们的人生启迪;5.分角色读。在第一个环节,我们注意到,老师指出了学生要注意“吟诵”,“吟诵”是不同于“念书”的。接着又指导学生读诗时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劝慰式和独白式。“第二乐章:《假如你欺骗了生活》”:在读了诗人宫玺的诗歌《假如你欺骗了生活》之后,师生们就重点理解哪两个词语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最后得出这首诗给我们的启迪应该是“诚实”和“执着”。“第三乐章:《假如生活重新开头》”:是学生试写诗歌《假如生活重新开头》,然后交流,最后欣赏诗人邵燕祥的诗歌《假如生活重新开头》。学生们当堂写出的诗歌赢得了听课教师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综观整个教学过程,我以为这里至少有三个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一是“序曲”部分介绍普希金的主要资料和曾经的青少年朋友们读这首诗留下的感受。教师出示的课件有关于诗人普希金的:“①他是俄国诗人,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②他的一生创作了近800首优秀的抒情诗篇。③他的诗歌,像太阳一样照耀着十九世纪的文坛,他被喻为‘诗歌的太阳’。④他的说理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问世后成为许多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他就是诗人普希金。”,还有曾经与孩子们同龄的人们的那些切身感受:“十四岁那年,我读到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一次读这首诗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不会忘了这首诗,它将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这一首诗已陪我度过许多难过的时刻,我喜欢这首诗。” ,“这是第一首吸引我的诗,初中时候我读到它,很感动”。这个“序曲”看似平常,作用却不容忽视。关于诗人重要地位和他诗作重要影响的介绍,能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语言的神奇力量,产生想要接近文本、倾听文本的学习欲望。而前辈们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则为同学们理解这首诗提供了一个新的、可供融合的视域。加达默尔说:“理解其实总是这样一些被误认为是独立存在的视域的融合过程。”[1]前辈们与现在的中学生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社会环境,但同时他们又有着相似的相对时空——都是在自己青春年少时读这首诗。在相似与不是之间的两个视域的融合,可以让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前理解。
二是指导学生读诗时可以采用“劝慰式”和“独白式”这两种方式去读。余老师告诉同学们:“这一首诗是诗人给邻居的一个小女孩的题词,是诗人在流放期间的最艰苦的环境下给邻居的小孩子写的几句话。那么这首诗可以用说话的方式。因为它是说理的,它就是在说话。当你要劝慰人家的时候,你就得用说话的方式来表达。” “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当我们觉得自己的双肩已经扛担不了生活的重担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握紧拳头鼓励自己,这个时候有一种内心的独白,悄悄的,鼓励自己。那么这种内心独白的方法,用于诗歌朗诵,适合自己听,鼓励自己,勉励自己。” 然后鼓励大家“试一下,这种‘沙沙’的读书声一定会激动我们的心情。”这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从课堂形式看,是教师在引导学生亲近言语作品,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改变倾听对象的“读”的尝试。学生在不同方式的“读”中,体味到同一个言语作品,稍稍改变一下言语对象,就要改变言语方式,同时也就被赋予了不同的情感意味。而当我们把眼光提升到课程或学科的高度时,则可以看到,这里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是在进行“语境”教学。“所谓语境,是指与言语表达和理解密切相关的一切自然和社会因素的总合,它产生和存在于言语交际过程中,而且交际中的言语本身也构成语境。”[2] 英国应用语言学家S·皮特·科德以是否包含语境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现代”与“传统”的区别。李海林先生在他的论著中也指出:“所谓阅读,直接的对象是言语作品,实际上指向语境的意义,阅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由言语到语境、透过言语寻找语境、感受语境的过程。”[3]在这个意义上看,余老师可以说一下子把住了现代语文教学的脉搏.
三是引领学生咀嚼体味《假如你欺骗了生活》一诗中含义最丰富的两个词语的意义。老师提出问题:“这一首诗里面有哪两个词,它的含义是需要好好地咀嚼、体会的?”短时间的思考后,学生踊跃发言,有的说是“无憾”和“无愧”,有的说是“付出”和“收获”,还有的说是“诚实”和“欺骗”,并且各自都阐述自己的理解。那么究竟是哪两个呢?老师肯定了每一个同学,最后总结说:“很多词都可以领会,重点领会‘欺骗’和‘诚实’。”我以为,这个环节的意义在于重语感体验的过程,而不是重课堂讨论的结论。对言语作品的理解和品味本来就没有唯一的答案,重要的是学生能凭借一个理解的“支点”进行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活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独特体验,就是语文教学的所得。
择取了以上三个点,无论是为读文本提供必要的背景资料、对读法的指导,还是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咀嚼,我以为,在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都是有着特别的意义的。在这一节课中,它们的共同意义则在于直接指向文本、指向语言运用这些语文的根本,是让语文课上得有“语文味儿”的语文活动。那么,让我们再往深里探究一步:这些有“语文味儿”的语文活动最终又指向了哪里呢?回过头再看看课堂实录,我们不难发现,在这节课中,老师把握住了言语教学的关键,学生也有着很多言语活动,如讨论交流,还有着言语活动的成果,如赢得了老师们一阵阵掌声的仿写作品,但师生们所做的一切,最终都莫不指向了对诗歌意义的理解。第一乐章指向的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给我们的人生启迪:乐观、坚强;第二乐章指向的是《假如你欺骗了生活》给我们的人生启迪:“诚实”、“踏实”。似乎课堂上的这样读、那样读,都是为了读出这首诗“它说了什么”;这样讨论、那样讨论,都是为了弄明白“它给了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迪”。我们再来看第三乐章,学生们赢得了听课老师一阵阵掌声的诗歌仿写。分析这掌声响起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创造了在短时间里竟能“出口成诗”的“奇迹”。统计课堂上学生的仿写情况,共有九名学生读出了自己的作品,这九篇作品的水平各有高低,这是否可以比较清楚地说明问题呢?那就是要创造这样的“奇迹”,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更不是一节课就能完成的,主要还是与学生的平时积累密不可分的。让我们看看部分学生的仿写作品: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要以崭新的面貌去迎接/因为新的生活也是崭新的。/假如生活重新开头/要用真诚的心去面对/因为新的生活需要自己去开拓”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不要心灰,不要意冷/黑暗将会隐退,光明将会出现。面对美好的明天/请大步向前走,/不要畏惧一切/快乐将会成为你的终点。” 当我们以宽容、善意和鼓励的心态来看学生们的作品时,就会发现这些仿写作品主要还是青春少年对人生的一个表态吧,很难说有多少语言艺术的成分。所以,如果说这节课对学生们的仿写产生了很大的作用的话,那也主要不是在语言运用方面,而是在所收获的人生意义方面。
语文课应该学什么?新课标的核心概念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核心则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学语文就是要学语言运用,这一点目前在语文教育界应该是已经达成共识的。李海林先生是用“言语”“言语智慧”这样的概念表述的,王尚文先生是用“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来论述的。也就是说,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言语运用能力,这要经历一个言语形式——言语内容——言语形式的旅程。这里,言语形式是语文学习的起点,也是终点,言语内容只是语文学习的一个“扶手”,或者说是一条长廊,我们要达到言语形式的纯熟离不开它,但我们的语文学习却不能终究停留在那里。在阅读教学方面,不仅要理解文本说了些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明白文本为什么要“这样”表达这个意义,而不是“那样”表达。如《致橡树》和《我愿意是急流》都是广为传诵的爱情名诗,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将教学内容指向文本的意义,讨论什么是真正的爱情的话,这两首诗给我们的答案是不一样的。一个“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另一个则是“只要我的爱人是青青的长青藤,沿着我荒凉的额头,亲密地攀援”。这两组不同的意象表达的是两种不同的爱情理想,平等是真爱,呵护就不是吗?生活中可以印证的例子很多,既有居里夫妇这样的事业伴侣,也不乏夫唱妇随式的幸福楷模。人生的真谛究竟是什么,这应该是个哲学的命题,当然不是两首诗可以探寻明白的。我们的语文教学不是讨论、至少主要不是讨论究竟是该以“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和“你一起分享流岚、霓虹”,还是做“在我的浪花中快乐地游来游去的小鱼儿”,而是学习这两首诗是如何用语言创造出这美到极至的爱情表达式的。同样的道理,我们现在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歌,我们品读,我们咀嚼,最后的目的并不是、至少不仅仅是提取文本的意义,获得人生的启迪,更主要的是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去思考:激励人们坚强执着乐观的言语作品那么多,为什么唯独这一篇能流传得这么久远?为什么只有这一篇能那么强地震撼人们的心灵、给读过它的人的一生都打上那么深的精神烙印呢?具体说来,我们是否可以进行下面的探讨:1.从说理诗的角度切入,探讨诗歌在语言形式上的分寸感。被生活欺骗的不幸是每个人都难免的,普通人在生活中遇到挫折遇到不幸时,总是难免冲动的。诗人敏感如人类的触角,对于这样的痛苦,他们一定有更深刻的体验,更强烈的不平。然而诗人却选用了一些平常的词语,表现得镇静又镇静的,但又绝不是平坦无波澜的,我们能感觉到言语之下的深水潜流,从中我们能更深地感受到说理诗的理性美与情感美。2.从“欺骗”一词看诗歌的说理视角。“欺骗”一词恰如诗歌的题眼,它妙在拟人手法的运用给读者带来语言“陌生化”的审美效果。它更妙在其中所表现出的情感立场。我们经常用“挫折”、“失败”这样的词语表达人生中的坎坷,“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欺骗”一词,它使得读者清楚地看到诗人是站在挫败者这边,承认生活对“失败者”的伤害,在饱含同情的前提下,无论是“激励自己”还是“劝慰朋友”,都是那么亲切而易于接受。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难免失败或受挫的经历,读着这首诗,人们仿佛看到一个呵护自己、关爱自己的朋友在眼前,或者是看到另外一个“我”在内心对自己坚定的支持,怎能不拨动心底的共鸣之弦?我想,如果我们能始终将语文教学内容指向文本言语形式,去选择和开发教学内容,学生在仿写的时候是否会更多一些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办法了呢?
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把语文课上得不是语文课的问题,如那些采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多媒体课件,声、光、电设备等,而只是将所采用的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和手段只是停留在对学生视听所产生的强烈冲击上,没有使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指向文本,指向实现语文运用的语文课堂。还有一些方法各异、形式不同的课堂,如模拟法庭等,看起来十分热闹的课堂,却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早已远离了语文之本。对此,很多语文老师和语文教育研究的专家已经提出了严正的质疑。然而,还有一些时候,虽然我们没有犯因哗众取宠而远离文本的错误,但我们设计和选择教学内容时还存在着忽略了教学内容指向的问题,这个问题相对隐蔽,如果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也会使语文课偏离语文之本,使得我们在教学中似乎已经把握住了语文的脉搏,但最终与语文之“魂”擦肩而过。
注释:
[1]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396.
[2]李海林.《语境学与语文阅读教学》[a].语文课程论稿,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272. [3]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384.
(作者:湖北咸宁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 夏红星 437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