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正文 今天是:
“特级”就是“特级”
——赴上海参加全国语文教学研讨会随感
作者:江传国    文章来源:深圳华富中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2
 

20051020,我到上海参加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全国语文教学研讨会”,收获颇丰。除听了陈仲梁、方仁工、赵谦翔等几位语文界专家级人物的报告外,还听了达9节之多的公开课。这里,我想尽我的回忆,将所听之课向各位同道“精彩回放”,并谈谈我的粗浅观感,以期同享盛筵。

开课的老师有:

余映潮(著名特级教师、湖北荆州教研室教研员)2节;

赵谦翔(著名特级教师、清华附中教师)2节;

张强(曾获全国语文教学比赛一等奖,上海建平中学教师);

李百艳(上海市教学能手、上海建平实验学校教师);

邹群(曾获上海市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上海奉贤中学教师);

苏燕青(上海市青年骨干教师、上海远东学校教师);

吴新贤(复旦中文系硕士、上海和平双语学校教师)。

 

给我印象最深的课是:余映潮的《说“屏”》、《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张强《都江堰》;赵谦翔的《青春不等于写作》;李百艳的《“短信”生花》。

 

余映潮特级,80年代我就相识,1989年前我在湖北荆州时他就是我们的语文教研员。他学历不高,但非常勤奋,看书学习勤,进班听课勤,文章写得勤。有几年我注意到,全国好几种语文教研刊物几乎每期都有他的文章。他是“活动充分、积累丰富”课堂教学理念的代表人物。他因作教研的缘故,好多年未上课了;他用自己的教学理念,亲自实践,将几节课锻造成不可多得的精品。他的课,去年在深圳我也听过。这次在上海再听,老先生又有新东西,真不简单。来自全国各地近300位老师听了课,我听到课下一致称好:特级就是特级,有大师风范,几近完美。

请看他《说“屏“》的教学步骤:

一、“屏“是什么?看图像:

有锦屏、实屏、挂屏……(课件中有图片)

二、“屏”的含义:大门外或……(课件中文字,要学生齐读)

再读:形状像屏风一样的东西,荧屏、屏障……

三、今天,我们学习把一篇课文读精练。

四、本节课的主要学习方法:选句。

五、课文中非常好的词(齐读)

微妙:(解释……)

擅长:(解释……)

称道、点缀、韶光、得体、休憩

六、下面来把课文读一下。

读第一段,要知道慢慢引入的方法。

读第二段,要注意,后面都是例子,知道用很多例子支持观点的写法。读主要段要注意它的层次。

七、开始活动

选句:引读课文

 

从文中选出一两句话,放在此文标题的左上方,让读者读文章时首先看到它。这一两句话所起的作用就叫“引读”,于是文章就因为这句话的作用而显得格外吸引人,仿佛有了一种特别的韵味。

八、学生说:屏是很吸引人的。……

几个女生发言。

老师:男同学,你们有什么看法,谈谈!

九、看老师找出来的(幻灯)

1、每次读到诗词中……向往之情。

2、我们的先人……“巧”字。

3、……接触到……

十、选句——概述要点。

 

概述文章的要点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述,一种主要是引用课文原文进行概述。

十一、继续交流。

学生:屏的作用、分类、大小、设置(用法)

老师:可清晰看出文章的脉络。

幻灯:引出屏——

2段:作用;3段:种类;4段:设置;5段:小结。

十二、选句——介绍事物。

 

这是一种提炼式组合式的选句,即组合改写文中的句子,准确、简洁地从各个方面说出“屏”的特点——即什么是“屏”。

十三、老师综合。

幻灯——学生读:浓缩信息……

十四、老师小结:

本节课学习到一种读书方法——选句(引读课文、概述课文、介绍事物)

十五、作业:

“选句”这种阅读方法还有什么作用?(老师提示:如引用人家的话)。

 

很少有语老师选说明文来上公开课的。一是因为说明文难出新,二是说明文太板,无法情感调动。而余特级偏偏选说明文来上,而且能出新,的确令人佩服。

余特级精于课堂结构的设计。这节课的设计就体现了“巧、新、实、活”几大特色。

运用这种方法,我最近也设计并上了一堂说明文,感觉效果确实不错。

我的设计如下:

看云识天气一种读书方法——选句

捕捉要言,提取信息

 

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初中学说明文,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

方法一——提取主句。

 

找出文中的统领句、总说句、导语句、关键句、主旨句、结论句等重要句子,以把握文中、段中的关键信息。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我们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方法二——组合要言。

 

摘取文段中的首括句、中心句、观点句等重要句子,将其进行组合,加以综合性的表达,完整而概括地把握全文或全段的基本信息。可组合的要言:

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1段首)

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2段、承上启下)

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3段尾)

雨积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降临。(4段尾)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6段首)

云能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末段首)

方法三——定义特征。

从获取事物本质特点的角度,给事物下一个定义。

用一个判断句来表达:……是……

在文中找出词句,解释并定义下列概念:

卷云   卷积云   积云     高积云卷

层云   高层云   雨层云    积雨云

             

方法四——图表统计

从分类、比较的角度,运用图表的方式,直观、系统地表现事物的有关信息。

云的种类云的形状位置天气情况

卷云

卷积云

积云

高积云

卷层云

高层云

雨层云

积雨云

 

 

光名产生和分布情况光彩天气征兆

 

 

 

余特级第2节课上的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他在幻灯片上将教学的几个阶段设为:序曲——第一乐章——第二乐章——第三乐章——尾声。用交响乐的结构来定义教学环节,非常精妙。

请看我记录的课堂实录:

老师:咱们今天来学习一个大诗人的短诗。

一、序曲(幻灯)

学生读:1他是俄国……诗人;

2他一生创作了近800首诗歌;

3他的诗歌,像太阳一样……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5他就是诗人——普希金。

二、老师谈读诗体会:14岁时读、17岁时读、现在读,每个阶段的感受不一样。

三、(幻灯)第一乐章。

1. 诗歌吟诵

2. 自由背读

3. 抒发情感

四、老师说朗读技巧。

学生读一遍,老师指导,学生再读。

这首诗是作者给邻居家小女孩(她全家遭流放)写的临别赠言。是劝慰式的。

一种读法用说话的方式;另一种用内心独白的方式;还有一种读法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悄悄地说。老师范读一遍,学生读。

五、自由背读。

六、齐背:读完诗题后,要说朗诵者:×××;男生读深沉的,女生读亮丽的,最后合读。

七、静静地思考:抒发感受。

你作为一个少年,读了这首诗有什么感受?

告诉你一个方法:拿起笔写一个关键词,你发言就由这个关键词来引导。

刚才读的同学倾诉一下,你有什么感受?

八、交流。

学生:相信生活的美丽;

学生:开心地面对;

学生:安慰自己,相信未来的美好;

学生:勇敢地走出有阴霾的天空;

学生:坦诚面对;

学生:用自己的手抚平心灵的悲伤;

学生:相信自己会长大;

学生:痛苦是暂时的。

九、理解“欺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陈敦桥    责任编辑:陈敦桥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