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正文 今天是:
“特级”就是“特级”
——赴上海参加全国语文教学研讨会随感
作者:江传国    文章来源:深圳华富中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2
 
骗”的含义:生活打击了你,你不能改变现实。

十、(幻灯)这首诗给我们的启迪是:要乐观坚强。

十一、比较有艺术地读:

男生深沉,女生亮丽,最后两句男女合诵。

十二、(幻灯)第二乐章:宫玺的诗《假如你欺骗了生活》

1. 自由朗读。

2. 话题议论:你认为诗歌中哪个词的含义值得我们好好品味?

十三、学生说:诚实、无愧、无憾、一步一个脚印、欺骗与诚实对比……

无憾地付出,无憾地收获。

(幻灯)这首诗给我们的启迪是:要诚实踏实。

十四、(幻灯)第三乐章——《假如生活重新开始》

活动:1自由写诗;

2美诗欣赏。

十五、请小诗人朗读自己的创作。

(有7人念自己的诗。缺点:押韵不好)

十六、老师朗诵自己的诗——

十七、美文欣赏——邵燕祥《假如生活重新开始》

学生齐诵,老师朗诵。

十八、(幻灯)这首诗给我们的启迪——要自信自强。

十九、(幻灯)尾声

1、 生活就像大自然,总是有风雨伴随着我们。

2、 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青春,珍爱生活。

精彩吧!不愧为“板块教学”大师,新颖、丰富、清晰。学生活动真够充分啊。

 

另一位特级是倡导“绿色阅读、绿色作文”理念的清华附中的赵谦翔老师。老师今年五十有七,一直在吉林教书,在已过五十高龄时被清华附中挖过来,可见赵特级的含金量之高。一听课就发现赵特级果然了得。上课就像说评书,或像东北人演小品。他的课堂笑声不断,同时还可以发现,老师的功底不是一般的深厚。老师刚从清华附中的高三课堂赶过来。所上的文章也是他选的一篇读物——周国平的《青春不等于写作》,是对当前所谓少年作家而发表的看法。赵特级用他惯用的教法来上这篇课文。

1、老师先将文章读一篇(范读效果奇佳)

2、每人发一张纸,给时间让学生写一句话“感言”。这一句话要是“三精牌”,即“精诚、精炼、精彩”。所谓“精诚”,就是这句话要从文本出发,谈的是自己内心想说的话,真实、真诚,而不是假话;所谓“精炼”,当然是说把话写简洁、精准,概括性强,而不罗嗦;所谓“精彩”,是要求这句话有文采,语言鲜活,而不平淡。

3、数分钟后,老师将学生写的一句话收起来(写不写名字都可),老师点评。赵特级对这“一句话”从内容、结构、修辞、语法等方面都作了细致的评价。老师说,这种做法,其实就是读写结合。老师对学生写的“一句话”作点评,其实也是一种师生互动。

 

赵特级说,他上课,70%的情况用此法。要用好此法,因为要当场给学生评价,又要准确到位,需要有相当的功底。青年教师可能用不好此法,不过不要紧,可以收回来,改好后再点评。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一位老师,即张强老师。他可以代表上海语文教学的最高水平。教学设计大气,教学目标集中,教态轻松自然、语言幽默感情充沛。

他上的是高中课文,余秋雨《都江堰》,4000字的文章,50分钟上完,紧紧抓住文中的三个对比来学习,可算是长课短教的范例。

大致步骤如下:

一、 介绍余秋雨。

二、 学生默读全文(有音乐)。

三、 老师:我读第二遍才发现这篇文章用了三个对比,请大家找出来。

四、 研读第一处对比。

五、 听赵忠祥叔叔的朗读(其中一段)

六、 哪个句子表现和海水对比?

七、 读第三个对比的句段。

八、 幻灯展示三处对比。

九、 对比的层次、结构。

十、 为什么先写长城与都江堰对比?

十一、品味这篇文章中余秋雨的语言。

十二、坝和堰的文化解读。

十三、讨论第四小节,你觉得哪个词用得好?

十四、结课:江泽民引费孝通的话。

 

上海语文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李百艳老师的写作课《“短信”生花》指导学生进行“短信创作”,非常新颖独特。加上老师功底好,善于与学生沟通,自如放松,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吴新贤老师是复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她上《雷雨》,完全是讲座式的,有点像给大学生上课。她对《雷雨》的分析,视觉独到。如《雷雨》戏剧冲突——发现与突转,努力与结果;这部戏的第九个角色是谁?曹禺式命题——残酷;悲悯情怀等。这些解读,与复旦研究生水平确实能匹配。有老师说,这种填鸭式的教法符合新课改精神吗?能对付高考吗?陈仲老说,这也是一种教法。吴老师说,她的双语学校大部分为富豪子弟,他们不参加国内高考,高中后便到国外上大学。大家才释然。

 

有两位年轻老师的课上得不怎么好,大家也有同感。主要可能因为是借学生上课,学生没调动起来。加上教学设计没新意,当然就平淡无奇了。

 

外面的世界真精彩,走出去,真能开眼界。特别是特级老师的课,更使我感到,当好一个语文老师不容易。要能厚积薄发,要能设计锤炼,要能创新出奇,要能以生为本。

听到好多开会的老师议论:特级就是特级,不服不行。我也有同感。

 

最后借用赵谦翔特级的一句话:语文课要让学生做人和考试双赢。这可能是今天的语文老师都想追求的境界吧。但愿能双赢,否则领导不答应,家长不答应,社会不答应,民族的大业、祖国的未来也不答应。

上一页  [1] [2] 

文章录入:陈敦桥    责任编辑:陈敦桥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