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试题练习 >> 中考复习 >> 正文 | 今天是: |
10 文言实词 | ||
作者:刘芳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14 | ||
编者:刘芳 10 文言实词 活题巧解 能力测试点 (1)一词多义,(2)古字的通假现象,(5)用法特别的词,(3)古今词义的变化,(4)词的本义和引申义,(6)联系语句理解词义,(7)来自文言作品中的成语及尚有生命力的实词等。 解题关键点 (1)直接说明某实词的意思,(2)通过翻译句子考查对实词的理解,(4)辨别近义词或者反义词,(4)以考查成语的形式考查实词的理解和运用。 【例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 A.阡陌交通 B.无论魏晋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 落英缤纷 【解析】旨在考查词的古今异义,用选择题的形式,重点考查理解,不需死记硬背。 【答案】D 【方法提炼】解答时一定要将词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解释,要抛开现代汉语的一些既定的习惯。 【例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汝心之固 固:顽固 B.虽我之死 虽:即使 C.何苦而不平 苦:愁 D.惧其不已也 已:已经 [解析]考查对重点实词的理解,但又给出意义备选项,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降低了考查的难度。 [答案]D [拓展延伸]文言文中重点的实词意义一定要做到胸中有数,答题时才能十拿九稳。 【例3】下面两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是否相同,请在括号内用“同”或“不同”作答。 ① ( ) ② ( ) 浮光跃金 长烟一空 [解析]此题考查多词一义或一词多义,但答案倾向唯一。 [答案]不同 不同 [易错分析]答题时一定要注意辨析,如果只想当然去理解,如:景(风景) 光(风光) 就大错而特错了。 【例4】下面加点词与“始一反焉”的“反”用法不同的一项( ) A. 系向牛头充炭直 B.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 属予作文以记之 D. 甚矣,汝之不惠 [解析]这是一个考查通假字的客观题,四个选项分别出自不同课文,由一个单纯的知识点辐射许多篇内容的考查。 [答案]B [方法提炼]解此类题分为两步:第一步,看句中“反”用法特别在何处;第二步,辨析选项中加点的词哪一个没有这种用法,即可顺利选出。 【例5】加字变双音节词有误的一项是( ) A. 今亡(逃亡)亦死 B.人怜(可怜)之 C.百姓多闻其贤(贤明) D.宜多应(响应)者 【解析】旨在考查常规实词与古今异义的区别,要求答题时脱离习惯的定势,不仅仅是知识的考查,更是方法与习惯的考试。 【答案】B 【拓展延伸】有些实词的解释不是简单加成双音节词就可以的,这些“异类”,学习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例6】下列语句中的“故”与“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中“故”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既克,公问其故 B.桓侯故使人问之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故其文疏荡 [解析]此题属于一词多义的考查。客观题的题型既降低了识记的难度,又使选项内容灵活设置,没有拘泥在一篇或者一段文章内。 [答案]D [评注]解答时不需要将“故”字的多个义项一一对号入座,只需先弄明白例句中“故”的意思,然后用 这个意思去理解选项中的句子,不通的排除,通顺的就是答案。 【例7】选出词义相近的一项( ) A. 道:道不通 得道者多助 B.举:举大计亦死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C.等:等死,死国可乎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D.数:扶苏以数谏故 骑千余卒数万人 [解析]此题考查多个一词多义,其信息容量大,辨析难度高,考查内容广,答题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否则会因判断不准而失分。 [答案]C [评注]多注意积累分析,总结梳理出一些规律。如:因词性的不同、感情色彩的不同、所形容或所表现的对象性质的不同都可能形成词义的差别。 【例8】选出加点词词义不相同的一项( ) A.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孤帆一片日边来 C.安求其能千里也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D.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滁皆山也 【解析】此题综合考查了一个词在不同句子中意义的相同与不同,着重考查了理解与辨析能力。解答重点应放在辨别"不同"上。 [答案]A [评注]解此类题有二法:一、读,同一个字读音不同意义也不会相同。二、译,不同用法的字往往词性不同,一个意义不能适用于两个句子。 活 题 巧 练10 [知能转化升级] 1.(J 2分)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①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休于此邪?( ) ②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 ③故五月度泸,深入不毛。 ( ) ④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 ( ) 2.(J 2分)用现代汉语将下面句子的意思翻译出来。 ①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②好读书,不求甚解。 3.(Y 4分)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赏赐百千强( ) 吾闻二世少子也( ) 会天大雨,道不通( ) 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 ) 4.(Y 2分)请你解释下面不同句子中“绝”的意思。 ①猿则百叫无绝。 ( ) 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 ③群响毕绝。 ( ) ④沿溯阻绝。 ( ) 5.(Y 4分)解释下面加点的叠音字。 ①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②斜晖脉脉水悠悠 ③曳屋许许声 ④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⑤不汲汲于富贵 ⑥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⑦薄暮冥冥 ⑧郁郁适兹土 6.(Z 4分)选出下面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 B.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走到尽头) C.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方圆,面积) D. 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 7.(Z 4分)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音与现代汉语一致的是( ) A.而游者皆暴日中。 B.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C.甚矣,汝之不惠。 D.故患有所不辟也。. 8.(Z 4分)与“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中“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徒属皆曰 D.忠之属也 9.(C 4分)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一致的是( ) A.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B.先帝不以臣卑鄙。 C.乞人不屑也。 D.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综合探究运用] 10.(X 4分)选出下面各组带点的词意义相同的项。 A. ①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②故愿得贤人之光耀 ③温故而知新 ④桓候故使人问之 ( ) B.①将归益治其文 ②吾与谁归 ③云归而岩穴暝 ④似曾相识燕归来 ( ) 11.(X 3分)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A.生:绝巘多生怪柏 生,亦我所欲也 B.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奔: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猛浪若奔 D.或:或王命急宣 或异二者之为 12.(X 3分)选出下列加点的词意义不同的一项( ) A.重岩叠嶂 绝巘多生怪柏 B.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朝发白帝 晴初霜旦 D.林寒涧肃 高猿长啸 13.(X 4分)下列句中的“君”指代对象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与俱来(指徐庶) B.君谓计将安出(指诸葛亮) C.君与仆有何亲(指李元礼) D.况君前途尚可(指周处) 14.(Y 4分)选出加点词不是反义词的一项( ) A.往来翕乎 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C.攒蹙累积 D.休祲降于天 15.(Y 4分)加字变双音节字有误的一项是( ) A.萦(萦回)青缭白 B.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镜匣)也 C.至若春和景(景色)明 D.先主器(器重)之 【2004年中考新题预测】 16.指出下列成语所在的课文,并解释加点的字。(8分) ①讳疾忌医 《 》 ②逝者如斯 《 》 ③比肩继踵 《 》 ④吴下阿蒙 《 》 ⑤老骥伏枥 《 》 ⑥一鼓作气 《 》 ⑦ 百废具兴 《 》 ⑧作奸犯科 《 》 巧练10答案: 1.①放纵 ②崩溃,衰败 ③不长草木的地方 ④询问道理 (重点实词需重点记忆)2.①白白地看人家垂钓,心想得鱼而苦无鱼具。②喜欢读书,并且读书时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下工夫。(能够说出大意即可)、3.①通“僵”,僵硬 有余 ②通“稍”,稍微 小 ③通“导”,引导 道路④给予 遗留(注意通假字)4.①断绝 ②独一无二 ③消失 ④断(记准几个义项逐个代入句子) 5.①明白,聪明 ②静默的样子 ③拟声词 ④水势浩大的样子 ⑤心情急切样子 ⑥慢走的样子 ⑦天色昏暗的样子 ⑧心事重重,闷闷不乐的样子(很多都可用“……的样子”这种结构来译)6.C(答此类题将意义代入理解句子即可) 7.C(平时读书千万不能想当然) 8.D (明确题干中“属”是类的意思后再作答) 9.C(注意古今异义即可) 10.A ①④ B①④(逐个推敲,分门别类) 11.C(平常应注意归纳梳理一词多义,以不变应万变) 12.D(不能看字型相似,重在字义相似) 13.C(结合课文内容方可) 14.C (如能翻译出句子,就可迅速明确) 15.C(有些不是按既定习惯解释的词要做到心中有数)16.①《扁鹊见蔡桓公》忌讳 ②《论语》 流逝 ③《晏子故事两篇》脚后跟 ④《孙权劝学》 表处所 ⑤《龟虽寿》千里马 ⑥《曹刿论战》 击鼓⑦《岳阳楼记》全,皆 ⑧《出师表》奸邪 (注意回忆成语出处,重点明确成语的本义) 11文言虚词 活题巧解 能力测试点 (1)虚词的朗读,(1)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词性等, (3)虚词在文言句子中的翻译,特别是“之”“其”“也”“而”“以”“为”“于”“乎”“焉”等是重点。 解题关键点 (1)说明虚词的朗读语气,(2)直接说明句中虚词的意思或作用,(3)辨析某个虚词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4)指出与题干中虚词用法和作用不同或者相同的项,(5)指出选项中对虚词理解正确或者不正确的项。 【例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甚矣,汝之不惠。 翻译: ②其如土石何? 翻译: [解析]看上去属于比较原始的句义理解题,但如果①句中的“矣”、“之”,②句中的“其”的意思弄不准确,必将影响整个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答案]①你太不聪明了。 ②又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拓展延伸]答此类题,除了弄清楚重点实词外,虚词千万不能忽视。 【例2】判断加点字的读音、解释哪两组正确( ) A.佳木秀而繁阴(阴暗)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水的南面) B.山间之朝暮也(中间)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地里) C.若夫(fú)日出而林霏开 夫(fū)战,勇气也。 D.云归而岩穴暝(míng 黑夜) 薄暮冥冥(míng昏暗) E.野芳发而幽香(开) 舜发与畎亩之中(起,被任用) [解析]一个实词与虚词结合、释义与注音结合的综合性考查题,关于虚词的内容是C项 ,仅考查一个虚词在意义有别时的不同读音。 [答案]C、E [易错分析]虚词除了释义外,因作用与意义的不同还表现出读音的多样性。“夫”在当句首发语词时,应读“fú”。 【例3】“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字与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策之不以其道 B.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 多助之至 D.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解析】考查“之”的用法,客观题型降低了识记难度,但选项内容又辐射多篇,内容充实。 【答案】B 【拓展延伸】“之”字在文言文中一般有三种词性:1.作代词;2.作动词;3.作助词。其中作助词最复杂,又分为四种情况:①结构助词,译为“的”。②宾语前置标志。③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④音节助词,无实义,掌握规律,能以不变应万变。 【例4】下面加点的词语应该重读的是( ) A.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B.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C.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D.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解析】既考查了虚词的朗读,也考查了文言句子的理解,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答案】C 【拓展延伸】“而”字在句中表转折或者递进意味的则重读,凡连接词语起调整音节作用的则轻读。理解了句意,辨明其关系,则可迎刃而解。 【例5】选出加点词词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之:恢宏志士之气 醉翁之意不在酒 B.于:欲报之于陛下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以:先帝不以臣卑鄙 属予作文以记之 D.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同予者何人 [解析]本题以虚词“之”“于”“以”“者”为知识点,牵引出相关例句,以较大的覆盖面进行检测,不考死记硬背,考查理解判断能力。 [答案]A [方法提炼]此题看上去信息密集,但实际上只考了“之”的最常见的意思“的”,你只要弄清楚A项中的“之”都是“的”的意思即可。 【例6】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用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战于长勺(表处所,译作“在”) B. 登轼而望之(代指齐军) C.再而衰(表并列,可不译) D.视其辙乱(代指齐军) [解析]将几个虚词的词义同时列举,要求对其进行比较、判断对错,材料的组织具有发散性,考查涉及内容广泛,由于后面提示了备选意思,使得题目降低了难度。 [答案]C [方法提炼]此题的应对需要理解句子,并且最好还要熟悉句子所在的文章的内容,再将备选项一一对号入座。 【例7】下列句中,“于”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① 告之于帝 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③ 然忠志之士不懈于内 ④游于是乎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于”在文言文中一般作介词讲,词性虽唯一,义项却很多,此题看似在比较辨析,实质上考查的是句意的理解。 【答案】C 【拓展延伸】虚词意义的同与不同,有时靠强化记忆,有时也可以根据虚词所在的具体语言环境去辨别,若其前后语言环境相同或者相近,则意义也往往相同或者相近。 11 虚 词 巧 练 [知能转化升级] 1.(J 2分)翻译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Y 2分)说说下列加点的语气词表示什么语气? ①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 ②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 ③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 ④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 ⑤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⑥其真无马邪?( ) 3.(J 2分)指出下面各句中“乎”的用法。 ①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 ②游于是乎始。( ) ③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于其貌。( ) ④悠悠乎与灏气俱。( ) 4.(Y 4分)指出下面不同句子中“夫”的意思。 ①夫子何命焉为( ) ②遂率祖孙荷担者三夫( ) ③夫以子不遇时( ) ④且夫人之学也( ) 5.(Y 4分)指出下面“之”的含义和用法。 ①宋何罪之有( ) ②辍耕之垄上( )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 ④怅恨久之( ) ⑤故为之文以志( ) ⑥妻妾之奉( ) ⑦处江湖之远( ) ⑧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 6.(Z 5分)指出下面“也”的用法。 ①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 ②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 ③而不知道太守之乐其乐也。( ) ④当余之从师也。( ) ⑤舍鱼而取熊掌也。( ) 7.(Z 3分)指出下面“然”字的意义和作用。 ①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 ② 吴广以为然。( ) ③ 谓为信然。( ) ④ 然志犹未已。( ) ⑤ 有地隐然而高。( ) ⑥ 然,胡不已乎?( ) 8.(C 6分)指出下列句中的代词,并解释其意义。 ①或说处杀虎斩蛟。( ) ②十年春,齐师伐我。( ) ③甚矣,汝之不惠。( ) ④贤能为之用。( ) ⑤微斯人,吾谁与归?( ) ⑦ 游于是乎始。( ) [综合探究运用] 9.(X 3分)选出与“曷其有佸”中“曷”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轻寡人与? B.固以怪之矣。 C.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 D.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0.(X 3分)选出下面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到) B.觉而起,起而归。(表顺接) C.安陵君其许寡人(指安陵君) D.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代指“文”) 11.(X 6分)选出下面各组中带点的词意义相同的项。 A.①其如土石何? ②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③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④安陵君其许寡人 ⑤其一犬坐于前 ( ) B.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③徒以有先生也 ④闻一言以自壮 ⑤太尉以才略冠天下 ( ) 12.(X 4分)“而”字凡表转折和递进意味的要重读,凡连接词语起调整节奏作用的则轻读,看下面四个句子中的“而”哪些重读,哪些轻读? ①释担而立( ) ②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 ③朝而往,暮而归( ) ④足肤皲裂而不知( ) 13.(Y 3分)选出加点字意义不同的一项( ) A.其:其居家所以游者 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 B.然:然皆古人之陈迹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 C.乎:然后知天下文章聚乎此也 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 D.以: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 14.(Y 3分)选出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 A.若: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若为佣耕 B.诸:今诸生学于太学 投诸渤海之尾 C.者: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 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D.之:无奔走之劳矣 无冻馁之患矣 15.(Y 3分)选出“焉”字用法相同的两项( ) ① 夫子何命焉为?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③万钟于我何加焉!④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04年中考新题预测】 16.读文段,解释加点的字。(7分) 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之: 乃: 则: 以: 岂: 哉: 者: 虚词巧练11答案: 1.①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而或喜或悲 ②我只爱莲出自淤泥而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濯过而不显妖媚 2.①陈述 ②感叹 ③疑问 ④反问 ⑤陈述⑥反问(句子的标点符号有时可以作为答题的参考)3.①吗,表疑问 ②对于 ③在,于 ④补充音节 (先理解整个句子,再根据句意作答)4.①敬称 ②…… 的人 ③句首发语词 ④那 (注意句首发语词和敬称的差别) 5.①宾语提前标志 ②去,往 ③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补充音节,无实义 ⑤这 ⑥的 ⑦定语后置标志 ⑧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之”字的用法仔细分类牢记,然后一一印证) 6.①表判断 ②表疑问 ③表感叹 ④表停顿 ⑤表陈述(注意感叹、陈述、判断的区别) 7.①这以后,表承接 ②正确,表肯定 ③这样,表指代 ④然而,表转折 ⑤用在词尾,……的样子 ⑥既然这样,表顺接(根据语境辨别细微的差别) 8.①或 有人 ②我 我国 ③汝 你 ④之 他 ⑤斯 这样 ⑥是 此(回忆句意既能准确答出) 9.D(注意“曷”是通假字)10.C(意义代入,错误明显) 11.A①② B②⑤(仔细辨别一个虚词的多种用法,不可模模糊糊) 12.①轻 ②重 ③轻 ④重 (读好题干,它为你作了重要提示) 13.D (扎实辨析,不可随意) 14.D(相同意义的虚词所在句子的结构往往大致相同) 15.C(疑问语气与陈述语气的差别是本题考查的核心) 16.之:的 乃:才 则:那么 以:用 岂:莫非,大概 哉:呢 者:……的人 (阅读既要整体理解,又要局部落实) ·6· ` |
||
文章录入:liyan4812180 责任编辑:liyan4812180 |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