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试题练习 >> 中考复习 >> 正文 今天是:
巧解巧练12  文言语段阅读
作者:发连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14
 

巧解巧练12  文言语段阅读

考点过关

能力测试点:

文言语段阅读的考点主要有:①对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②对文言词语的辨析,③对文言句义特别是对主旨句、警句、名句的理解,④对文言段落的理解,⑤对文言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的理解,⑥品味词句表达的妙处及其表达效果,⑦掌握文言文的朗读方法,⑧对文言精段的初步赏析,⑨对文言文写作特色及其思想倾向的评析等。

解题关键点:

新大纲在阅读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中说的很明确,“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至少给我们两点启示:①初中阶段的文言语段阅读检测大多较为简易,其实,中考题中就是出现些相对稍难一点的题,命题人往往用客观题降低难度,学生只需要能够辨析即可。因此,只要我们平时注重积累、善于总结规律,应试是不困难的。②文言文的复习要注重诵读,在诵读中理解字词,增强语感,品味语气语调,明白层次结构。以诵读为基础的学习是非常富有生趣的。

活题巧解

【例1】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皆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选自《陈涉世家》)

1.加字变双音节词有误的一项是                             (  )

.今亡(逃亡)亦死         B.楚人怜(可怜)之

.百姓多闻其贤(贤明)       D.宜多应(响应)者

.词义相近的一项是                                  (  )

.道:道不通          得道者多助

.举:举大计亦死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等:等死,死国可乎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数:扶苏以数谏故       骑千余卒数万人

.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之:二世杀之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以: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   杀之以应陈涉

.其:百姓多闻其贤       惧其不已也

.为:项燕为楚将        皆次当行,为屯长

.对下面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上使外将兵:皇帝派他在外面带兵

.法皆斩:按军法都要杀头

.苦秦久矣:苦于秦(的统治)已经很久了

.为天下唱:为天下的人鸣不平             (湖北荆州市2002年中考题)

〖分析〗一篇或一段文言文的阅读试题,或由主观题(简答填写题)构成,或由客观题(选择题)构成,或是此二者的综合。此例全系选择,文面清爽,回答简易,是深受考生喜爱的一种题型。

〖答案〗1.B 2.C 3.B 4.D

〖方法提炼〗对于文言文,无论是日常学习,还是复习备考,都要养成确切辨析词义、句义的习惯,注意总结其间的规律,比如文言实词的多义性跟词性变化的关系,判断句、倒装句、疑问句、被动句、否定句、省略句等句式的特点等等。

【例2】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小惠未(    )   ②小信未(    )   ③小大之(    )

④公将之(    )   ⑤公问其(    )   ⑥望其旗(    )

2.用原文语句回答。

     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                                      

     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                                                

3.请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4.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

                                                                               

5.文中曹刿的形象,令人钦佩。请写出中国近代史(1840——1949)上,你最崇敬的一位爱国将领,并用一句话加以评价。

①爱国将领                   ②               

(吉林省2001年中考题)

〖分析〗这是一组主观题,共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第1题),词语释义,重在考查基础。文言文中的一些词,有的现在已经不用了,如“徧”、“孚”;有的现在虽然还用,但意思跟原先不同,如“狱”、“鼓”;有的现在仍大体保存了原来的意思,如“故”,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悉心积累,认真归纳的。第二个层次(第2-4题),简答填写,重在考查对课文的理解。阅读精短浅易的文言文,首先要理清文章的脉络,弄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有了这个基础,回答这一类的题也就“轻车熟路”了。第三个层次(第5题),爬坡题,重在考查联系实际理解与运用的能力。

〖答案〗1.①同“遍”,遍及(普遍)  ②为人所信服(信服)  ③案件  ④击鼓  ⑤原因(缘故)  ⑥倒下  2.①请见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①为下文写庄公张本(或“铺垫”)  ②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4.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机,注重观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  5.要求内容正确、语言流畅,只答“爱国”不得分

〖拓展延伸〗本例凸现出文言文阅读考查逐渐与现代文阅读考查相接轨的倾向。

活题巧练

知能转化升级
㈠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行;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大小。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汨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文章聚乎此也。
(选自《上枢密韩太尉书》)

1.(J2分)文中有些双音节词语,古今意义没发生多大变化,比如:

                                                 

2.(J2分)文中有些单音节词语,古今意义发生了较大变化,比如:

                                                 

3.(J2分)文中有些词语,现在已基本不用,比如:

                                                                                        

4.(J2分)指出文中“燕、赵间豪俊”这个典故的出处。

                                                                                       

5.(Y4分)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

                                                 

②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6.(Z3分)文中第一段作者立了一个什么样的观点,是怎样论证的?

                                                 

7.(C3分)文中“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慨然想见古之豪杰” 这些句子委婉地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意愿?

                                                 

㈡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8.(Y2分)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苟: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苟富贵,无相忘

.易: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   愿终守之,弗敢易

.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坠而折其髀,人皆吊之

.强: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9.(Y2分)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子: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愿借子杀之

.与: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  董生勉乎哉

.之: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10.(Z3分)选出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

.夫以子之不遇时(不走运)

.为我吊望诸君(指战国时燕国名将乐毅)之墓

.复有昔时屠狗者(杀狗的人,暗指无能之辈)乎

.可以出而仕(出来做官)矣

11.(Z3分)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                             (  )

.文章开篇以“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作为立论依据,提挈全文。

.第一段先从正面立论,断言董生此行“必有合”。

.第二段再以“风俗与化移易”为依据,转说未必“有合”。

.第三段抒发感慨,以两个“为我”表达了对燕赵“慷慨悲歌之士”的仰慕之情。

综合探究运用
㈢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

12.(X2分)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以土砾凸者为丘

.于: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又留蚊于素帐中

.之: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故时有物外之趣

.其:其间千二百里       其真无马邪

13.(X2分)实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

.属:属引凄异       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绝:绝巘多生怪柏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旦:每至晴初霜旦     旦辞爷娘去

14.(X4分)解释下面的短句。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③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④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5.(X3分)作者描写峡谷是紧扣哪两个特征来写的?试简要概述。

                                               

16.(X3分)本文在选材上,作者主要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来细致描绘三峡的自然景观?

                                               

[1] [2] [3] [4] [5] 下一页

文章录入:liyan4812180    责任编辑:liyan4812180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