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材建设 >> 高中读本 >> 高六册读本 >> 正文 | 今天是: |
34 孔子世家(节选) | |
作者:司马迁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11 | |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两千五百多年来,人们对他推崇备至。司马迁对孔子热烈的向往之情,处处流露在文章中。仔细阅读全文,归纳孔子从事政治活动、教育活动以及整理古代文献方面的功绩。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陬人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 〔鲁昌平乡陬(zōu)邑〕在今山东曲阜东南面。 〔颜氏女〕据《礼记·檀弓》,名征在。 〔野合〕据唐代司马贞和张守节解释,叔梁纥已经上了岁数,超过64岁,征在却岁数很小,他们的结合不合当时的礼法,所以称为野合。野,就是不合礼法的意思。 〔尼丘〕山名,称尼山,在曲阜东南面。 〔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为鲁国的国君,姓姬名午,前572年至前543年在位。 〔圩(yú)顶〕形容头顶四周高,中间低。圩,洼田周围的堤埂。 〔字仲尼〕古人的名和字,意义常相关。因为叔梁纥曾祈祷于尼丘,所以孔子名丘,字仲尼,就是把“尼丘”二字拆开来。仲,老二的意思。孔子还有一个哥哥,叫孟皮。 〔防山〕又称笔架山,在曲阜东面。因孔子父母合葬在这里,所以后来人们称它为“启圣陵”。 〔母讳之〕叔梁纥死时,征在少寡,按照当时社会制度,不能送葬,不知道叔梁纥墓地所在,所以没有把叔梁纥的墓地告诉孔子。 〔俎豆〕古代祭祀时装祭品的器皿。俎是方形的,豆是圆形的。 〔殡〕大殓而未正式安葬。 〔五父之衢〕地名,在今曲阜东南面。 〔诲〕告诉的意思。 〔季氏史〕又作“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官吏。 〔料量平〕计算轻重多少很准确。平,准确、公平。 〔司职吏〕管理牧场的小官吏。 〔鲁君〕鲁国的国君昭公。 〔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他做过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藏书,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公山不狃以费畔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循道弥久,温温无所试,莫能己用,曰:“盖周文、武起丰、镐而王,今费虽小,傥庶几乎?”欲往。子路不说,止孔子。孔子曰:“夫召我者,岂徒哉?如用我,其为东周乎!”然亦卒不行。 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犂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曰:“诺。”具左、右司马。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 景公曰:“诺。”于是旍、旄、羽、袚、矛、戟、剑、拨鼓噪而至。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定公十三年夏,孔子言于定公曰:“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使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于是叔孙氏先堕郈。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率费人袭鲁。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二子奔齐,遂堕费。将堕成,公敛处父谓孟孙曰:“堕成,齐人必至于北门。且成,孟氏之保障,无成是无孟氏也。我将弗堕。”十二月,公围成,弗克。 〔费(bì)〕地名,现在今山东费县西南面。费是季孙氏的封邑,季桓子命公山不狃治理这个地方。 〔其为东周乎〕也许能在东方建立一个像周朝那样的王朝来。孔子认为周文王、武王建立的周朝,是一个理想的王朝。 〔中都宰〕中都,地名,在山东汶上西面。中都宰,中都的地方官。 〔大司寇〕掌管司法的最高长官。 〔夹谷〕地名,在现在山东莱芜。 〔好往〕毫无戒备地前往。 〔摄相事〕指孔子以大司寇身份帮助鲁定公主持这次会议。摄,兼代的意思。相,这里指辅佐国君、主持礼节的人。 〔坛位〕以土所筑之坛。坛在古时用于祭祀、朝会及盟誓等大典。 〔土阶三等〕登坛的土台阶只有三级,喻坛之俭约。 〔会遇之礼〕指国君相会时礼节简略。 〔有司〕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所司,因称官吏为有司。 〔四方之乐〕指边地民族的舞乐。 〔旍、旄(máo)、羽、袚(fú)、矛、戟、剑、拨(fá)〕这些东西既是军事用品,也可作舞蹈时手持的道具。齐国这次舞乐,实际上是军事表演。齐国本来企图以武力威胁鲁国,因为鲁国已有准备,齐国才没有达到目的。 〔历阶而登〕跨越台阶而上。依照古代礼节,每上一层台阶,要等双足取齐,再登第二层;如一只脚踏上第一层,另一只脚就直接跨上第二层,就叫“历阶”。历阶是不合礼节的。孔子因为情况紧急,所以不顾礼节,历阶而登了。 〔不尽一等〕还有一层台阶没有上。 〔优倡侏儒〕优倡,表演乐舞的艺人。侏儒,身材矮小的人。古代贵族常以侏儒为倡优弄人,因亦称优伶为侏儒。 〔手足异处〕指腰斩。 〔郓〕地名,在现在山东郓城。 〔汶阳〕在现在山东汶河北岸。 〔龟阴〕地名,在现在山东泰安东。这些地方原属鲁国,曾为齐国所侵占。 〔甲〕指武器。 〔百雉之城〕长三百丈的城。古代的城墙,高一丈长一丈叫堵,三堵叫雉。春秋时大夫都有封邑,封邑城墙不能过于宏大,所以孔子说“大夫毋百雉之城”。 〔仲由〕孔子的学生,字子路。 〔堕〕拆毁。 〔三都〕指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人封地的城邑。 〔郈〕地名,在现在山东东平,是叔孙氏的封邑。 〔三子〕指季孙氏、孟孙氏和叔孙氏。 〔武子〕指季孙宿。 〔公侧〕定公所登的台侧。 〔申句须、乐颀〕都是鲁国的大夫。 〔姑蔑〕地名,在现在山东泗水东。 〔成〕地名,在现在山东宁阳东北面,是孟孙氏的封邑。 〔公敛处父〕孟孙氏的家臣,是成的地方官。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途;途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曰:“鲁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孔子遂行,宿乎屯。而师己送,曰:“夫子则非罪。”孔子曰:“吾歌可夫?”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师己反,桓子曰:“孔子亦何言?”师己以实告。桓子喟然叹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 孔子遂适卫,主于子路妻兄颜浊邹家。卫灵公问孔子:“居鲁得禄几何?”对曰:“奉粟六万。”卫人亦致粟六万。居顷之,或谮孔子于卫灵公。灵公使公孙余假一出一入。孔子恐获罪焉,居十月,去卫。 〔行摄相事〕这里所说的“相”,指处理政务的最高行政官。当时鲁国政权掌握在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家,鲁国也没有宰相之类官职的名称,所以孔子行摄相事,跟后来全部掌握政权的宰相是不同的。 〔少正卯〕鲁国大夫。 〔粥(yù)〕通“鬻”,贩卖。 〔弗饰贾(jià)〕不讨虚价。贾,通“价”。 〔沮(jǔ)〕阻挠。 〔《康乐》〕舞曲名。 〔驷〕古时驾一辆车用四匹马,称为驷。 〔郊〕祭祀天地的大典。古代在南北郊祭祀天地,所以称郊。 〔膰(fán)〕祭祀用的熟肉。案郊祭以后把祭祀用的熟肉分送给大臣是符合当时礼节的,所以下文孔子说“吾犹可以止”。反之就是不按礼节办事,孔子认为这是政事败坏的表现,所以就离开了。 〔屯〕地名,在鲁国南部。 〔师己〕乐师名。 〔群婢〕指女乐。 〔主〕坐、居。 〔卫灵公〕姓姬名元,卫国的国君,前534年至前493年在位。 〔奉粟六万〕奉粟,即俸米。六万,据前人解释,当为六万小斗。 〔一出一入〕指用兵仗跟踪孔子出入,进行威胁。 将适陈,过匡,颜刻为仆,以其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颜渊后,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惧。孔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使从者为宁武子臣于卫,然后得去。 去即过蒲。月余,反乎卫,主蘧伯玉家。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珮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过曹。是岁,鲁定公卒。 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孔子遂至陈,主于司城贞子家。有隼集于陈廷而死,楛矢贯之,石砮,矢长尺有咫。陈湣公使使问仲尼。仲尼曰:“隼来远矣,此肃慎之矢也。昔武王克商,通道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忘职业。于是肃慎贡楛矢、石砮,长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以肃慎矢分大姬,配虞胡公而封诸陈。分同姓以珍玉,展亲;分异姓以远方职,使无忘服。故分陈以肃慎矢。”试求之故府,果得之。 孔子居陈三岁,会晋楚争强,更伐陈,及吴侵陈,陈常被寇。孔子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进取不忘其初。”于是孔子去陈。 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陈〕地名,在现在河南淮阳。 〔匡〕地名,在现在河南长垣南面。 〔颜刻〕也作颜剋,孔子的学生。 〔仆〕驾车人。 〔缺〕指城墙上往昔被阳虎攻破的缺口。 〔止孔子〕据《孔子家语》是匡人简子以甲士围孔子。〔颜渊〕即颜回,孔子的学生。 〔兹〕这里,指孔子自身。 〔宁武子〕名俞,卫国大夫。据前人考证,宁武子在时,孔子尚未出生;孔子被匡人围困时,宁氏早已灭族。《史记》记载可能有误。 〔蒲〕地名,在匡的东北面,现在河南长垣东面。 〔蘧(qú)伯玉〕名瑗,卫国大夫。 〔不辱〕不以为辱。 〔寡君〕对其他国家称本国国君的谦辞。 〔寡小君〕对其他国家称本国国君夫人的谦辞。 〔所〕这里有如果的意思。 〔欲杀孔子〕据桓魋(tuī)非常奢侈,曾奴役工匠为自己造石椁(棺材外的石套子),工匠造了三年,都病倒了,还没有造成。于是,孔子就批评了桓魋。桓魋怀恨在心,所以要杀他。 〔子贡〕姓端木,名赐,孔子的学生。 〔子产〕即公孙侨,郑国著名的贤臣。 〔要〕通“腰”。 〔隼〕一种凶猛的鸟,上嘴钩曲,背青黑色,尾尖白色,腹部黄色。 〔石砮(nǔ)〕用石头做的箭镞。 〔咫〕八寸。 〔陈湣公〕姓妫名越,陈国的国君。前501年至前479年在位。 〔肃慎〕我国古代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 〔九夷百蛮〕泛指我国四境内的各少数民族。 〔方贿〕各方的货物。 〔职业〕指各小国对周朝的贡物。下文“职”同此。 〔大姬〕周武王的长女。 〔虞胡公〕名满,传说是虞舜的后代。 〔同姓〕周姓姬,同姓即指周朝所封姬姓诸侯。 〔展亲〕重视亲族。 〔异姓〕指姬姓以外的诸侯。 〔故府〕过去收藏各方货物的仓库。 〔狂简〕志大而疏略于事。 〔要盟〕要挟的盟誓。 卫灵公闻孔子来,喜,郊迎。问曰:“蒲可伐乎?”对曰:“可。”灵公曰:“吾大夫以为不可。今蒲,卫之所以待晋、楚也,以卫伐之,无乃不可乎?”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妇人有保西河之志。吾所伐者不过四五人。”灵公曰:“善。”然不伐蒲。 灵公老,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喟然叹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孔子行。 佛肸为中牟宰。赵简子攻范、中行,伐中牟。佛肸畔,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子路曰:“由闻诸夫子,‘其身亲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今佛肸亲以中牟畔,子欲往,如之何?”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我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孔子击磬。有荷蒉而过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硁硁乎,莫己知也夫而已矣!”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心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孔子既不得用于卫,将西见赵简子。至于河而闻窦鸣犊、舜华之死也,临河而叹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夫!”子贡趋而进曰:“敢问何谓也?”孔子曰:“窦鸣犊、舜华,晋国之贤大夫也。赵简子未得志之时,须此两人而后从政;及其已得志,杀之乃从政。丘闻之也,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皇不翔。何则?君子讳伤其类也。夫鸟兽之于不义也尚知辟之,而况乎丘哉!”乃还息乎陬乡,作为《陬操》以哀之。而反乎卫,入主蘧伯玉家。 他日,灵公问兵陈。孔子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与孔子语,见蜚雁,仰视之,色不在孔子。孔子遂行,复如陈。 〔男子有死之志〕公叔氏叛乱以后,想把蒲改属他国,蒲人不愿改属他国,坚决反对公叔氏叛乱,所以说“其男子有死之志”。 〔西河〕指卫国西境当时的黄河沿岸地区,即现在河南浚县、滑县及其以南、以北一带。因为这是卫国的地方,所以卫国妇女“有保西河之志”。 〔四五人〕指与公叔氏一道的叛乱者。 〔期(jī)月〕一个月。 〔佛肸(xī)〕晋国大夫赵简子之邑宰。 〔中牟〕地名,春秋时晋邑,故址在现在河北邢台和邯郸之间。 〔赵简子〕即赵鞅,晋 |
|
文章录入:luyan 责任编辑:luyan |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