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材建设 >> 高中读本 >> 高六册读本 >> 正文 | 今天是: |
35 伯夷列传 | |
作者:司马迁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11 | |
选自《史记·伯夷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 本文是《史记》列传部分的第一篇,写伯夷、叔齐的事迹,歌颂他们清高的品德。钱钟书《管锥编》说:“此篇记夷齐行事甚少,感慨议论居其大半,反议论之宾,为传记之主。马迁牢骚孤愤,如喉鲠之快于一吐,有欲罢不能者。”想一想,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议论了些什么,有哪些感慨。 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学者〕学习之人。 〔载籍〕书籍。载,记录。 〔考信〕稽核是否真实。 〔缺〕残缺。秦始皇焚书,儒家经典残缺,如《尚书》《诗经》今皆不全。 〔虞、夏〕虞、夏两代。虞,虞舜。夏,夏禹及其子孙凡四百余年。 〔文〕指记事之文,事迹。《尚书》有《尧典》《舜典》《禹贡》等篇,记虞、夏之事。 〔逊位〕让出帝王之位。 〔舜、禹之间〕指舜让位于禹。 〔岳牧咸荐〕岳,四岳,尧时分掌四方诸侯之辅臣。牧,九牧,九州之长。咸荐,一致推荐(舜、禹)。 〔位〕指执政之位。 〔典职〕掌管所司之职务。典,掌管。 〔功用〕效果。 〔授政〕交付政权,即传与帝位。 〔天下重器〕天下(统治天下之权)乃最宝贵之物。“天下”和“重器”是主谓关系。下句同。 〔王者大统〕为王乃最大之统系。统,前后相承之统系。 〔若斯之难〕如此艰难。指尧、舜传位之慎重。 〔说者〕指诸子之书。 〔许由〕传说为尧时隐士,尧让之天下,不受,逃隐于箕山(在今河南登封)。 〔耻之〕以受到尧之让位为耻。 〔卞随、务光〕皆隐士。传说商汤灭夏以后,让位于卞随,卞随投水而死;汤又以位让务光,务光亦投水而死。 〔此何以称焉〕此逃隐之事,为何值得称道呢? 〔序列〕依次述说。 〔吴太伯〕亦写作“泰伯”,周始祖太王之长子。弟仲雍、季历。季历贤而有子昌(周文王),太王欲立季历而传位及于昌,太伯遂与仲雍避于荆蛮,自号句(gōu)吴。荆蛮人义之,立为吴太伯。吴越之吴即其后人。 〔伦〕辈。 〔义〕行事。 〔其文辞不少概见〕记录许由、卞随、务光之文字不多,不能稍微见到事迹梗概。少,稍微。 司马迁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不念旧恶〕不记旧日之过失。意为能改即谅之。 〔怨是用希〕因此别人很少怨恨他。用,以,因。引文见《论语·公冶长》。 〔求仁得仁〕《论语·述而》:“(子贡问)曰:‘伯夷、叔齐何人也?’(孔子)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意〕用心。指不食周粟。〔轶(yì)诗〕已散失之诗。指下文采薇之诗。此诗未收入《诗经》。 〔可异〕可以诧异。指诗中含意与孔子所说无怨不合,使人不解。 〔其传(zhuàn)曰〕其行事之记述说。 〔孤竹君〕孤竹国国君。孤竹国在今河北卢龙。 〔父命〕父亲遗命。指立叔齐为嗣君。 〔中子〕伯夷之弟,叔齐之兄。古常以伯、仲、叔、季依次命兄弟之名。 〔西伯昌〕周文王。商纣时为西伯(西方诸侯之长)。 〔养老〕供养老年人。 〔盍往归焉〕何不去归附。此兄弟二人商议之言。 〔木主〕木制(文王)之牌位。 〔号为文王〕尊称为文王。 〔东〕向东进军。纣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在周之东。 〔叩马〕拉住马。叩,通“扣”。 〔爰(yuán)及干戈〕却用到干戈(打仗)。爰,句首助词。 〔兵〕武器。此处作动词用,用武器杀死。 〔太公〕即姜尚,俗称姜太公。辅佐周武王伐纣。 〔扶而去之〕搀扶他们走开。 〔殷乱〕商纣暴政引起兵戈之乱。 〔宗〕尊崇,归附。 〔首阳山〕在今山西永济。 〔薇〕野菜名。 〔且〕将要。 〔兮〕辞赋中常用之语气词。 〔以暴易暴〕用新暴力更换旧暴力。谓周武王伐纣为暴。 〔不知其非〕不知道它不对。其,代指以暴易暴。 〔神农〕上古帝王,在伏羲之后,黄帝之前。相传他尝百草,教民耕稼。 〔忽焉没〕很快消逝。〔安适归〕何往。〔于嗟〕感叹声。 〔徂(cú)〕往。指死。 〔命之衰矣〕命运不济。意为无路可走。 〔怨邪非邪〕是怨呢,还是不怨呢?邪,通“耶”。 〔或曰句〕见《老子》第七十九章。〔七十子〕指孔子弟子之成就大者。 〔颜渊为好学〕《论语·雍也》:“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颜回,字子渊。 〔回也屡空〕颜回常常困乏。《论语·先进》:“子曰:‘回也其庶(庶几,近于道)乎,屡空。’” 〔糟糠不厌〕糟糠之食亦不能饱。厌,满足。 〔蚤夭〕夭折,未尽天年而死。颜回死时三十二岁。“蚤”通“早”。 〔报施〕酬报,报答。〔其何如哉〕可怎么样呢? 〔盗跖(zhí)〕春秋时鲁国人,传说为柳下惠之弟。古书称之为大盗,故曰盗跖。《庄子》有《盗跖》篇,写盗跖之为人。 〔不辜〕无罪之人。 〔肝〕当作肝吃。 〔暴戾(lì)恣睢〕粗暴乖张。恣睢,任意胡为。恣,放肆。睢,恣意。 〔以寿终〕活够天年才死。 〔遵〕依循。 〔德〕道理。 〔此〕指颜回之早死及盗跖之寿终。 〔彰明较著〕明显。彰,显著。较,明。著,显明。 〔不轨〕不守法。 〔专犯忌讳〕专做违犯礼法之事。忌讳,不应说,不应做。 〔逸乐〕安闲快乐。不操劳而生活优裕。 〔富厚累世不绝〕有很多财物,一代一代地传与后人而不断绝。累,重迭。 〔择地而蹈之〕意为谨慎而守礼法。蹈,踏。 〔时然后出言〕不乱说。时,适当之时。《论语·宪问》:“夫子时然后言。” 〔行不由径〕走大路而不穿行小路。意为操行方正。《论语·雍也》:“有澹(tán)台灭明者,行不由径。” 〔发愤〕奋力以求。谓遇公正之事即尽力而为。 〔不可胜数〕数不过来。 〔惑〕天道应公正而不公正,故使人疑。 〔傥(tǎng)〕或许。 司马迁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道不同,不相为谋〕主张不同,则不互相磋商。引文见《论语·卫灵公》。〔执鞭之士〕御者。 〔从吾所好(hào)〕依吾所喜好者而为之。以上引文亦孔子语,见《论语·述而》。“富贵如可求”,今传本作“富而可求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亦孔子语,见《论语·子罕》。 〔举世混浊,清士乃见〕《楚辞·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举,全。见,出现,显露。 〔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以上这样取舍)难道是像那样重视品德,像这样轻视利禄吗? 〔没世而名不称〕死去而无可称之名。此亦孔子语,见《论语·卫灵公》。〔贾子〕贾谊,西汉文帝时人,长于论政及作辞赋。 〔徇(xùn)财〕为财而死。徇,通“殉”。 〔死权〕为争权而死。 〔众庶冯(píng)生〕平常人贪生。冯,依赖。以上四句见贾谊《(fú)鸟赋》,文字不尽同。 〔同明相照……圣人作而万物睹〕《易经·乾·文言》:“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云从龙,龙腾则云从之。圣人作而万物睹,圣人兴起则万物情怀得以表现。睹,谓惟圣人为能知万物之情。 〔得夫子〕受到孔子称赞。 〔笃学〕努力求学。笃,诚、厚。 〔附骥尾而行益显〕小动物附骥尾能行千里,以喻颜回因孔子而名益彰。骥,良马。行益显,操行愈益显明。 〔岩穴之士〕隐居于山间之高士。 〔趣舍有时〕进取与退隐皆合于时宜(指义理)。趣,通“趋”。 〔若此类〕像这样子。 〔堙(yīn)灭而不称〕埋没而不见称于世。堙,埋没。 〔闾(lǘ)巷之人〕平民,百姓。闾,街巷之门。 〔砥行〕砥砺操行。砥,磨刀石,此处为动词,磨练。 〔青云之士〕在青云上之人,显贵之人。 〔恶(wū)〕何。 〔施〕散布,流传。 |
|
文章录入:luyan 责任编辑:luyan |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