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映潮日记 >> 正文 今天是:
2006年,我的讲课之最
作者:余映潮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31 13:25:54

2006年,我的讲课之最

          余映潮  2006-12-30

 

最有力度的一次挑战 语文周报社约我于2006年5月19日到江苏常州“义务支教”。常州市“点”了两个课让我上:《散步》,《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后者是《巴黎圣母院》的节选,五六千字左右的一篇长文。查常州教育网,发现他们已经就此课组织了10位优秀教师说课,揣摩对方点课的缘由可能是要进行对比。于是采用“非常规”的“微型话题式”教学思路教学这一课。教学活动在常州一中进行,过程非常顺利,深深感受到常州教学质量的优秀。课后他们在网上这样评价:“余映潮老师是湖北省荆州市教研室教研员。作为一名教研员,余老师能以身示范,经常为第一线的老师们上示范课,近年来又把教研的目标确立在课堂教学的创新突破上。大江南北留下了他许多辛勤讲学的足迹”。

(在高中《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的课例中,余老师删繁就简,针对文学作品的特点,进行话题讨论,并为学生的学习鉴赏提供了合理的话题资源。话题讨论由浅入深,由“课文概说式”讨论话题到“人物素描形式”再到“内容探究式”和“体味感悟式”讨论话题,让学生在“美与丑的看台”中体悟人性的光辉。两节课,余老师均给学生以方法指导,有点拨、有交流、有评价、有总结,上出了语文课的语文味,精心设计的教学流程看似简单却值得咀嚼玩味,用“看似寻常最奇崛,诚如容易却艰辛”来形容或许不为过,在不事雕琢中实现了三维目标的统一。执教者没有刻意表演或彰显个人的功底,但轻松驾驭中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组织、引领作用。余老师上课的语言不疾不徐,使人如沐春风,朴素、从容、淡定的风格折服了常州的语文教师。)               (引自常州一中网)

 

最让人回忆的午餐 2006年7月15日,我到南京市优秀教师暑期培训班上讲了一天课:一节课和两个学术讲座。(南京市的暑期教师培训别具一格,采用“招标”的方式进行。)活动由鼓楼区教研室孙和平、顾敏老师主持,地点在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午餐是学校食堂里的份饭;给人留下深刻记忆的是,吃饭的老师很多,每个人的餐盘中除了饭菜以外,还耸立着一片红红的西瓜,举目望去,一片红艳。由此感到江苏人的细心。

 

最光荣的讲课任务 2006年7月28日,第六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在沈阳开赛。本次开赛以我的一节“读报指导课”拉开序幕。就个人而言,这是非常高的荣誉。此次讲课十分顺利,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活动充分,受到了张定远、陈金明、陈钟梁、蔡智敏等先生和与会者的交口称赞。后来《语文报》2006年第38期用三个版的篇幅对此作了深度报道。

(为了使代表们不虚此行,在简短而高效的开幕式后,组委会特邀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语文教育家余映潮老师为全体代表展示了一堂极其精彩的读报指导示范课,这是本届大赛的亮点之一。余老师现场指导学生阅读与使用《语文报(初中版)》,使报纸的阅读、使用与学生的课堂学习进一步紧密结合在一起,引来了听课代表的阵阵掌声,也获得了专家评委们的一致认可。令人耳目一新的读报课,使所有与会代表深受启发,纷纷表示获益良多,无论是对教辅精品的教学运用,还是对课外知识的课堂处理,都有积极而长远的意义。)

(引自《语文报》2006年第38期(八年级版)第7版2006年9月18日出版)

 

最浪漫的学术之旅 2006年8月4日,山东省职教研究室在烟台举办中职语文新教材培训。5日下午是我的学术报告,4日晚上他们给了我山东省新编中职语文教材第一册,于是连夜苦读,修改我的讲座稿,插入对本教材中10多篇文章的赏析与教学设计的全新内容,大家都很高兴。5日晚上9点钟,此教材的主编孙老师、人教社职教室的龚主任、赵老师、烟台职教室的杜老师约我到海边游泳。夜色幽微,清风徐来;跃入海中,心旷神怡,大家畅游约半个小时,尽兴归来。

 

最急切的跨学段“救火” 2006年8月,受上海方略公司之邀到延吉市参加中小学教师培训活动。18日到达,19日培训开始。但他们邀请的担任培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家没有到,急切中请我于19日到小学语文那边当“专家”。这一天我听、评了三节课,就教学设计艺术进行了优化思路、设计主问、提高朗读教学水平的专题讲座,还给参会的200多名教师“说”了小学语文五个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此地的教研员说,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新鲜奇妙的内容。

 

最让我叹服的大学数学教授 2006年8月在延吉市培训中学教师期间,与我同居一室的是上海师范大学著名教授郑炼先生。郑先生出生于书香世家,与我同年,同是66届高中毕业,女儿都在77年11月出生。他让我知道了什么是才华横溢,什么是信手拈来。一位数学教授,却精通中文,能够背诵出非常多的经典篇目,谈到哪里背诵到哪里,不仅如此,英语、俄语、历史、哲学、音乐、美术都有话题可谈。与之谈论,我增长了许多见识。他曾当过多年的码头装卸工人,装束至今俭朴得像一个工人。

 

最精细的听课组织工作 2006年9月21日,我在湖南省宁乡县(刘少奇同志的家乡)讲课,宁乡教研室王命辉同志将这次活动组织得非常精细。活动在金海中学室内体育馆举行,小学高年级语文老师、初中语文老师、高中语文老师、校长、教育局领导等五个方面的人员约1600人来听我的课。一进馆门,每位听课者便得到一份资料与一瓶纯净水。进入体育馆内,便见到像运动会开幕式那样的形式:十几位衣着统一的同学举着标牌,引导人流按已经划分好了的区域就坐,这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历时最长的诺言兑现 2006年9月21日晚上10点半坐火车离开长沙,翌日清晨6时到达湖南怀化,坐近4个小时的汽车到达贵州铜仁地区(地区教研室主任石卉芸同志是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6年来我三次到此地讲课: 2002.4.25  七根火柴,马说,作文课――亮出你的感语,(高中)我愿意是急流;报告――例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设计。2004.10.10 (高中)神奇的极光,纸船,小石潭记;报告-课标背景下提高阅读教学设计水平的168工程。2006.09.23 说“屏”,邹忌讽齐王纳谏,(高中)近体诗二首;讲座――创意无限。这样,我终于用六年的时间兑现了我的诺言:来铜仁三次,讲10节课和三个大型的学术讲座。

 (这些活动中,最让我感到自豪的一次是(2002年4月),全国著名的课堂教学专家余映潮先生慷慨答应我的请求,为我们开语文教学“大套餐”。他可能创造了当代名师教学的奇迹:在一天的时间里,余老师亲自执教四节示范课,学生跨度从初一到初二到初三到高二,教学内容从诗歌到小说到中考写作总复习,选文从古文到现代文到外国抒情诗,课后是一个长达3个多小时的关于课堂教学艺术的学术报告。诺大的会场内,老师们无不聚精会神;整个活动中,没有一个老师迟到或早退,创造了铜仁历史上少有的出奇好的会风。我很感动,为余映潮老师为了“给予”而敢为天下先的“超越极限”。我们从中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人民教师敢于挑战极限的无私无畏的人格魅力。)

(引自石卉芸《在山的那一边》,《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

 

最创新、最劳累的说课主持 2006年11月1日,荆州市初中语文第四届“说课”交流会在荆州市实验中学举行,会议由我主持。从上午到下午一共有十九位老师进行了说课交流。此活动绝无仅有的创新之处就是在每个说课完毕之后我就进行一次三到五分钟的微型讲座,如什么是创意、如何写好说课稿、关于朗读、关于主问题、关于阅读教学设计中的通俗手法等等。一天下来,我一共进行了十九个微型讲座。这种讲座一是没有稿子,二是要与说课内容有些关联,三是还要根据说课的内容进行适当发挥。我既要倾听选手的说课内容,又要构思自己的讲座内容,高度紧张,非常劳累,但老师们非常非常欢迎。

2006年11月2日,我与另外两位年轻教师又为参加说课交流会的全体代表现场作课三节,我讲的是《说“屏”》(第三套方案)。

 

讲课最多的地方  2006年11月5日,我在安徽阜阳讲完了我的课与《精巧的细节》的讲座。至此,在安徽省的淮北、砀山、合肥、阜阳等地,2001年以来我已经讲了18个课:《天上的街市》、《夏天也是好天气》、《卖油翁》、《鹤群翔空》、《律诗二首》、《亮出你的“感悟”》(作文课)、《马说》、《七颗钻石》、《中考信息提取题复习指导》、《纸船》、《小石潭记》、《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神奇的极光》、《狼》、《沁园春 雪》、《散步》、《说“屏”》。它们鲜明地表现了我不断推出新课的努力,也成功地表现了我在外地的“个人讲课之最”。

另外,我还在安徽讲了7个讲座,与别的地方相比,这应该也是最多的。

 

这一次有两个“最” 乘火车,2006年11月26日凌晨3点到达江西上饶。26日上午讲课,26日下午讲座,26日晚上11点乘火车离开上饶。从来到到离去,都在26号这一天。这是我讲课历史上最“长”而又最“短”的一天。由于上饶学制调整的问题,今年没有七年级,于是将《散步》安排在小学六年级讲。由于教材的问题,将九下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放在八上讲。这是“降幅”最大的一次班级安排。但小学生也有小学生的特点,朗读特别好,将这一块的教学稍稍放大,效果就很好。八年级的学生学习九年级的课文,相当认真与用心,效果也不错。上饶教研员庞老师说,余老师是半夜三点到达的,不然别人还会以为余老师在课前与学生接触了多久呢。

 

最紧张的一天  2006年11月30日,深圳市育才二中,很美丽的校园。上午先听课,本校老师讲《散步》。然后我讲课,然后是我的课文分析,评课,讲青年教师的治学要求六个字――“毅力、目标、方法”。午饭一直进行到中午1点40,回到宾馆取出下午活动要用的材料,躺了5分钟,两点下楼到学校。两点半讲课、讲报告、回答老师们的提问直到近六点。晚餐进行到8点10分,回到宾馆时已有深圳市四五所学校的老师及我原来的一批荆州弟子在等我。分别接谈,一直到晚上11点半。睡下时已是深夜12点。

本次讲课的花絮:1 育才二中总务主任胡先生不仅照料着我的生活,而且进入课堂,听了我所有的讲课讲座讲话。2 这次活动是育才二中组织的,参会的学校不多,但听课的人中,有我的原荆州弟子近10人,有我培养出来的特级教师。另有武汉、黄冈等地的湖北省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三人,还有“语文报杯”大赛的一等奖获得者。他们的课,我都评说过的。3 第一次有同仁将鲜花送到了我住的宾馆中。然后我又将鲜花转送给来看我的弟子。4 回荆后,已有邮件到我的邮箱里了:“好久没见您,好久没听您的课。昨日一见,竟惊奇地发现时间在您身上没留下任何痕迹,您还是那么潇洒、那么热情、那么青春……”

 

最艰苦的行程 2006年12月15日,我应四川达县圣匀文化公司之邀,到四川巴中市讲学。15日清早我从荆州出发,经过近六个小时的奔波,到了武汉天河机场。飞机晚点晚上8点30分才起飞,10点降落成都双流机场后,遭遇大雾。接我的小车在山路上走了整整一个通宵,于16日上午八点多钟才到巴中市上午九点半就是我的课;16号这一天几乎没有休息,讲了三节课和一个报告。

17日凌晨4点起床,坐小车走了7个小时到了成都,赶上了12点40分成都飞往武汉的飞机。下午六点,我回到了荆州。

连去连来三个日子,总共耗时58个小时,其中花在路上约40个小时。花在路上的这40个小时中,有15个小时是坐车在大雾中艰难紧张地行进。

 

教材最“杂”的一次串讲 2006年12月24日到27日,我受《语文周报》之邀到广东三个地方讲课,每个地方讲两节课一个讲座。共约3000名语文教师看了我的课,听了我的讲座。由于四天之内跑了三个地方,我称之为“串讲”。这次讲课最难应对是教材版本不同。揭阳用的是语文版课标教材,南海用的是人教版课标教材,顺德用的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与苏教版课标教材。我带了四节课和两个学术报告,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安排我的讲课。由于是《语文周报》在运作此事,所以我与当地教研部门并无联系,于是三次共六节课我都没有办法提出让学生进行预习,有意思的是揭阳的学生中还有一部分是拿的手抄的课文《卖油翁》上课。由于准备的充分,六节课和三次讲座都受到了师生的欢迎。在揭阳,下午四点我的讲座完毕之后,还有上午听课的学生等着我,找我说话。

28日我回了到荆州。

新的一年,在前面。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