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正文 今天是:
华章昭日月,余晖映潮生
余映潮老师中考语文命题艺术探微
作者:李民高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0/21 1:14:51

华章昭日月,余晖映潮生

           ——余映潮老师中考语文命题艺术探微

湖北省公安县博雅中学  李民高     

荆州“语文潮”,天下之伟观也,潮头弄潮者,余映潮也。

我常常在想:“余映潮”这样一个极其平凡的名字,为什么能在语文界那样的声威远播,呼声如潮呢?为什么这样一个慈目善眉的老者在全国范围内就有那么多的崇拜者与追随者呢?为什么这样一个极普通的教育工作者的胸中就包涵了那么多精辟绝妙而独树一帜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呢?

不管你翻开老师的哪一本书籍,还是倾听他的任何一次讲课,或者是细细品味他所编拟的任何一套试题……你都会感觉到一个伟大而平凡的“语文魂”之脉的搏动,你都能体验到“语文味”的浓郁清香与甜美,更能感受到那拳拳之心的循循善诱与谆谆教诲。

著书立说、课堂艺术、试题研究、文学社团是老师的四件艺术珍品。笔者认为,试题研究更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的结合与体现。

命题是一样技巧,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如果把老师的命题艺术比作一座金字塔,那么中考命题就是那金字塔顶释放出来的“太阳之光”。语文中考试题既是对“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新课标”的探究与体现,也是对初中三年来教学与学习的检测和评价,还表达着对日常语文教学的指点与导向。 

综观多年来老师编拟的“荆州市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卷”,你就会感觉到这些试卷真正体现了“选材好、考点准、设题美”的风格;切实达到了“注重实践,强化积累;考查能力,加强读写;展示个性,体现人文”的特色;特别突出了知识实、题型新、选文美、题目活、难易适中的个性特点。

翻开2005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一股浓浓的人文气息会扑鼻而来,阵阵语文潮水会渗透你的灵魂,会喷张你的血脉,定会激起你拿起笔来一试身手的欲望。那是一幅五彩纷呈的精彩画卷,也是一座美轮美奂的艺术殿堂,更是一曲绚丽多彩的交响音乐。

一、注重实践,强化积累 

教学大纲指出:“要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提高教学质量”;“课程标准”也说道:“……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荆州试卷尽量减少客观题型,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和知识的积累,无论是语言基础题还是阅读题,都着眼于让学生开动脑筋,调动记忆,特别是前1—12题尤为鲜明。

如:第1、2题字词的填写,第3题考查了近义词的辨析,同时又检验了学生阅读的记忆,以上注重对教材内知识的检测; 第4、5、6题突出语言归纳与运用,既有积累的考查,也有理解的检验;第7—12题是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精粹掌握情况的检测,有诗句的默写,有古诗的赏读,有古文的赏析,更体现了“实践”与“积累”。

二、考查能力,加强读写 

根据修订本语文教材的安排,初三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继续要求学生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阅读是对考生基础、分析、情感、创新能力的综合考查。

在试卷中,共选编了3篇课外美文,设计了17道训练题。这些题目大致可分为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赏析、拓展创新、情感体验等。如词句理解的有第15、16、23、27、28等题,文意把握的有第24、26等题,要点概括的有第14、19、25、29题,内容探究的有第13、20、22题,作品赏析的如第17题,情感体验有第21题,拓展创新的有第18题。这些题目特别是在题干的设计上做到了形式新颖,内容简洁,指向明确,覆盖面广。集中体现了老师独特的风格水平与艺术能力。用老师自己的话说:“可谓一箭多雕:显示了考点,指示了答题方向,显现了对语文能力的要求,充满了语文味道,还美化了试卷风格。”

三、综合阅读,体现人文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1.夯实基础,展示人文。“人与社会”是2005年荆州中考语文试卷的又一主题,本套试卷除了对知识的检测,也关注情感的检验及个性的展示。如:第4题的“黑暗、光明与希望”说,第5题的“书法三美”,第6题的“语文,就是我的精神家园”;无不体现个性特点及人文特色。

2.课外联接,体现人文。三篇课外佳作更是显示了余老师的积累丰富、慧眼独具,精心选材,合理取舍,适当安排。其一,《做一朵携来彩贝的海浪》是一篇至美至情的散文,文章体现地域特色与个体特点,阅读与解题的过程,就是考生欣赏美、体验美与创造美的过程,这也是对考生“情感价值、人文特色”的一种考查。阅读选材同时也关注了“生态”这一话题,有如说明文所选的是《“沙漠明珠”珠光渐暗》,文章就对有“沙漠明珠”之称的月牙泉的前景表示担忧,在这里出题者就有意的向学生进行了这一涉及人类前途的话题;第三篇选文是带有议论倾向的《关爱母语》,在这篇文章里作者“郑重呼吁:要关爱、重视母语,要学好用好我们的母语”。出题者于考查中巧妙的进行了“语文是基础学科”的个性特色教育,

四.拓展创新,独树一帜

如果把一套试题的“基础”与“阅读”比作是一次活动的“开场锣鼓”与“主体部分”的话,那么“作文”就是这场活动的高潮部分了,也就相当于一篇文章的“文眼”了。其实这道题不仅是在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我认为更是在检验出题者的语文素质、命题水平及人文素养。

写作能力的评价关注到学生认识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又关注到语文教材中“语文实践活动”这一崭新内容,老师在这次的考题中就敢为天下先,独辟蹊径,出了一道险棋与妙招。你看“2005年的中考作文题”第30题:“让     的     ”,这真的是一道“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文题,出题者高屋建瓴、大胆创新、另出奇招。它简洁明了,但又暗藏“天机”。它既是“实践活动”的体现,也与“生活”保持“零距离”,同时给了学生很自由的空间,让学生有一个任意驰骋的天地,真正做到展示个性,拓展创新,独树一帜。文题既不落俗套而有创意,还紧贴学生实际;既简洁且宽泛;既明快又鲜明;既有范围约束,又让学生能自由驰骋;既让你似曾相识,又很难“猜题押宝”。

学生在做这道题时,首先要弄清这个文题的结构,还要注意其中暗藏的“陷阱”。这个文题的结构简单的说应该是“让”和“的”组成的一个介宾短语再加上“后缀”,在我们拟题时,要注意如果只是简单地拟作“让×××的”就结束了,显然这是个废题,因为它不完整,你看“的”的后面还有一个破折号;再如果你把“让”字作为动词来处理,显然也是不正确的,如有考生就拟成了“让座的人”,当然这样的作文,我们不说他完全跑了题,但至少与语境不合,与出题者的意愿不符。据说老师在出了这道作文题后自己又亲自拟了40多道题目来尝试“完形填空”。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出题者高超而独特的艺术匠心与魅力,同时也进一步证实了老师精益求精与实事求是的精神品质。

这套中考题一经展出就好评如潮,因为她从文理上可说是妙招叠起而精益求精,从结构上讲是严谨紧凑而收放自如,从内容上看是文质兼美且内涵丰富,从思想上评是讲究人文则重在熏陶。总而言之,这套题看来是一张检验学生初中阶段语文能力的一纸试卷,实则是上乘的佳作,艺术的精品,在语文命题中堪称优秀之作。

老师正如张定远先生所说“是一个善于创新的教研员”,也正如邹贤敏教授所评“勤而不拙,灵而不飘”的特级教师。    

在试题编拟方面,由于余老师的“勤而不拙”,善于发现,不断创新,拟题艺术与技巧已经达到了至纯至善的境界,相信余老师的教育与教学艺术生涯会随着您的年龄增长而更加炉火纯青,趋于完美!相信“语文潮”在您的“勤而不拙”、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召下会更加的汹涌澎湃而日趋成熟与完善。

华章昭日月,余晖映潮生!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