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讲座报告 >> 正文 今天是:
课堂积累丰富 学生活动充分
我努力追求的方向
作者:贾英魁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6 20:45:18

 

课堂积累丰富  学生活动充分

 

————我努力追求的方向

 

三门峡市第二中学  贾英魁

 

“课堂积累丰富,学生活动充分”这是余映潮老师在我的笔记本上签名时提写的,写完后余老师说:“这几个字,要做一辈子的。”看着这文字简洁却含义深刻的两句话,我开始反思我的课堂教学。我想,这十二个字的确蕴含着课堂教学艺术的高层次的境界啊。

 

今年10月,我有幸代表三门峡市参加了河南省中学语文优质课大赛初中组的评选活动。说实话,这是一节凝聚了集体智慧的课。上至学校校长下至语文组的老师,大家都对这节课倾注了很多的心血,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尤其是市教研室的耿老师不厌其烦来学校听课、评课,悉心指导,我感到了莫大的荣幸和感动。我很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是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来的,抱着让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多批评多指导的心态来的。看着来自全省各地的优秀教学能手,听了他们风格迥异、精彩非常的课,心里真是感慨万千,充满佩服。尤其是听完余映潮老师评课之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要想使“课堂积累丰富,学生活动充分”是多么不易。

 

下面就谈谈我所讲的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端午日》一课的情况,这篇课文节选自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只有三段话,篇幅不长,学生理解上没有太大的难度。抽到这一课后,我就在想,这种学生理解上没什么困难的课文老师教什么?又怎样教呢?那就教方法。经过一番思考后,我把学习目标定为两个: 1、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2、学习本文运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进行场面描写的方法。课堂上将重点放在了对赛龙舟的精彩场面分析上,让学生读写结合,点明这段场面描写所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方法,体会民俗乡土文化的魅力后,再迁移到对其它传统节日的精彩场面进行片断描写练习。由于我的紧张,在过渡语的设计上过分注意,本想使自己的课堂能紧密连贯、尽善尽美,但却使我在课堂上跳过一个环节:对赛龙舟场面多角度的朗读。而朗读后要使学生自己体会端午日当天那浓厚、热烈的传统文化的氛围,以达到第一个学习目标。因此这节课只是浅浅地提到了民俗乡土文化,但没有充分让学生体会文章当中所体现的民俗乡土文化魅力,偏重于了描写方法的寻找和训练上。这是一个残痛的教训,我想今后对过渡语处理上,既不能随意又不刻意,这就需要老师平时做丰厚的积累还有上课时的灵活机智,才能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在余老师点评的时候肯定了读写结合的方法,但是指出了我在设计中的读写结合是游离于文本的。而且视点上有偏差:应该是突出民俗。我在课堂上对文章的分析提问都偏离了这个主题,用余老师的话说就是“解剖”性的提问,学生的思维是浅层次的,课文中表现的热闹没体现。因为视点偏差,所以文章中还有一个略写的捉鸭子的内容没有涉及。听了这样的评价之后,我才忽然明白过来,这是一个没有深入文本、充分挖掘利用文本的教学方案。而后余老师又为我设计了一个新的教学方案,一是读。花10分钟时间带有品析任务的朗读,读时有两个大的停顿,让全班同学对赛龙舟、捉鸭子前后两段的内容进行体会,看其语气语调有何不同。对这一点我深表赞同,这样学生读的活动就更充分了,对文章的内容有了整体性的把握,思考问题时就会更深入一些。二是写,在写上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设计:1、改写标题。2、缩写赛场。3、扩写捉鸭子。

 

听了余老师的点评,犹如醍醐灌顶。天啊,这么巧妙的设计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么纯朴的方法,我怎么就不会灵活运用呢?“改写标题”,这个想法太棒了。这就使得学生要充分动脑动手,既锻炼了概括能力又加深了对文本的全面理解,更能突现中国民俗文化和乡土文化独一无二的魅力。这不是以读促写又以写促读吗?“缩写赛场”就要求学生要品析语言,对文中重点语段的主要信息加以提取,同时又得找出最恰当和最重要的词、句,既积累了词汇又锻炼了概括的能力,不也是以读促写又以写促读吗?“扩写捉鸭子”,又是一个化静为动的巧妙设计。这就使学生从文章简略的文字中充分展开想象,结合当时的节日气氛和乡土文化,运用场面描写的方法进行写作。这是使学生在充分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的趣味盎然的写作训练,而不是我在课堂上在没有什么技法的前提下那干巴巴的对传统节日的片断练习,那势必会造成读是读、写是写,读写分离两张皮的现象,这样的设计不更是以读促写又以写促读吗?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不论是读还是写,活动非常充分,课堂的积累也丰富了许多。一节课上,大部分都是学生在活动,他们自己去读去品去写,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就避免了老师在课堂上的碎问碎答。

 

20节课都讲完之后,在晚上参赛选手会上,孟素琴老师非常亲切地说:“小朋友们,明天听余老师评课的时候,不许哭鼻子啊。”我发自内心地感谢孟老师善意的提醒,我知道也许我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到时也还是免不了感情用事的。没有想到,在第二天早上听余老师评课的时候,我的心却异常平静,丝毫没有如坐针毡、如芒在背,更没有想哭的感觉。作为一个教学一线的年轻教师,作为一个想使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的年轻教师,我想我最需要的就是专家的一针见血哪怕是当头棒喝的批评指正。可余老师没有,他如春风化雨般的点评不仅使我明白了这一课存在的问题,更使我明确了语文课堂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是什么。余老师用他儒雅的风度、用他的高度和深度告诉你要怎样去研读教材、处理课文、设计思路、教法等等,我再一次感受到余老师他的大家风范和人格魅力。

 

通过这次优质课大赛的评选活动,我更明确地知道了,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上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是否符合教材编排的目的,一定要以课文为根,重课文、重诵读、重品析、重积累,不能早早跳出文本,去架空拓展和练习。休息当中在和余老师交谈时,他还告诉我说,一个好的教师要想尽办法在课堂上怎样折腾学生。“折腾学生”不就是让学生活动充分,“折腾学生”的目的不就是要使其积累丰富吗?与此同时,作为教师,要想使学生有所得,自身不更应该积累丰富,准备充分吗?我会牢记“课堂积累丰富,学生活动充分”这十二个字,更要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坚持不懈地在语文教学的园地上向着课堂教学艺术的高层次境界努力,因为这十二个字要做一辈子,而我才刚刚上路。

 

2007-11-5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