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讲座报告 >> 正文 | 今天是: |
|
|
感受“语文潮” | |
余映潮老师在山东临淄区(二) | |
作者:惊鸿 文章来源:blog.sina.com.cn/jinghong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30 18:39:23 | |
感受“语文潮” 惊鸿的BLOGhttp://blog.sina.com.cn/jinghong 2007-11-05
还是在上一次语文学科培训的时候,听两位主讲老师提到余映潮,介绍他的“板块式”教学,推荐他的书。也是自己孤陋寡闻,外出学习的机会太少,虽然也隐隐约约听到过这个名字,但对这位名师却是知之甚少。 上周六了,终于有幸接触了余老师,听了他上的两节课,一节是《说“屏”》,一节是《三峡》,听他评了孙娄中学杨秀雯老师的一节《苏州园林》,并在下午聆听了他的一个专题报告《阅读教学的八个关键词》。 一身深色西服,瘦削的身材,深邃的眼睛,与面容浑然一体的眼镜,看上去六十上下的年龄,儒雅而沉静,语速不快,但清晰、简练,一个意思表达出来,似乎多一字则太繁,少一字则过简;声调不高,但声声入耳,入心,仿佛高一分则太响,低一分则过轻…… 整个人看上去,就是积淀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一位文人,举手投足之间,不但理性,而且极富诗意。 余老师的课,好像没有技巧,但正是技巧的极致,是武林高手的“无招胜有招”。不论是导入,板书,不论是引导学生“学知识”还是“练能力”,都自然,得体,环环相扣,入情入理,不论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还是对部分语段的局部赏析,都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张扬,不做作,不哗众取宠,不生硬随意,以自己精湛的语文功底和深厚的驾驭课堂技巧,引领着学生沉潜到语言文字的深处,在读、写、品、悟中提升着他们的“语文本领”。 在评杨秀雯老师的课的时候,他对语文老师的素质提出了四点要求: 一是要科学细心地策划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清晰,则课便不会偏离根本,教材不熟,目标不明确,环节心中没数,课堂便会显得零乱。 二是要学会整合教学内容的技巧。环节和内容不能过细,要把一些小的方面整合成一个大的步骤,有“板块”意识。 三是要训练对话的功夫。课堂上容易犯的三个毛病是“一问一答”、“廉价表扬”和“重复学生话”。学生说了观点,老师也要说出自己的观点,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深刻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四是提问技巧。提问的关键在于精心设计“主问题”,有了主问题,教学便不会过于琐碎,有了主问题,便可以带动整个课堂。 在下午的报告中,余老师围绕着阅读教学,从“细读教材”、“整合内容”、“创新活动”、“品味语言”“示范交流”、“优化手法”等八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对阅读教学的理解,既紧扣课标要求,又有在自己研究实践中总结出的“教学警语”,更有生动细腻的教学课例,让老师们沐浴了一场真正的语文的洗礼。 余老师关于好的课堂的标准的几句话给我的印象最深,这几句话是: 思路明晰单纯,提问精粹实在,品读细腻深入,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 这是余老师所在的荆州市的课堂标准,也是余老师对语文课堂的精辟的总结,饱含着他近乎一生的心血。 一天的培训,收获颇丰,也丰常同意市教研室的崔雪梅老师在总结时的那些感受: 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必须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学习,“一桶水和一滴水”的关系永远不会过时,要经常性地学习,积累,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厚实,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 形式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的。教学需要模式,但模式总是第二位的,只要是扣住“语文”,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训练了语文能力的“模式”就是好模式。余老师的“板书”式教学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研究能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简单地重复自己是永远不会有进步的,要找准切入点,给自己的教学一个科学的说法,用研究,来支撑起教学行为。或许成不了像余老师这样专家,但一定会体会到“变化”所带来的快乐。 回到学校后,打开余老师的网站,“语文潮”三个字和余老师的名字交相辉映。我想,该是语文找到“回家的路”的时候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