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映潮备考 >> 试题研究 >> 正文 | 今天是: |
多么精美的考题设计 | |
—— 荆州市中考阅读题分析 | |
作者:余映潮 文章来源:刊载于《语文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11 | |
余映潮 434100 【中考原题】 有趣的种子旅行 ①一株植物少则有几十颗种子,多则有几十万颗种子。如果它们都只停留在原地,挤成一堆 ,很难想像能怎么生活下去;如果发生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火灾等等,集中在一块儿 就更有灭绝的危险。因此,种子必须以各种方式进行迁移。这也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②自然界中植物多种多样,种子旅行的方式也各有千秋。 ③像大豆、绿豆、油菜、芝麻等植物的种子,有一种“弹射”的本领,果实成熟后包藏种子 的果荚会突然扭曲、炸裂,将种子弹射到几十厘米甚至几米之外。根据现在掌握的资料,植 物界中的弹射“冠军”,可能是一种生长在美洲的木犀草,射程可达14米之远。 ④在非洲北部和欧洲南部,有一种有趣的植物叫喷瓜。它的果实成熟时,那些包藏种子的浆 汁,就像气球中的空气那样,对果皮产生强大的压力,只要轻轻一碰,果实的粘液和种子就 一起喷发出来,可射6米之远,所以当地人称它为“铁炮瓜”。 ⑤但是这些种子的旅行路程,在整个自然界中只是低水平的。很多植物的种子,能以各种特 有的办法,旅行到几千米、几十千米之远,有的甚至还能进行“环球漫游”呢! ⑥19世纪中叶,航行在大西洋上的一艘双桅帆船,遇到一场大风暴,船在风浪中颠簸飘流, 好不容易才来到一个平静的海湾。水手们上岸,挖掘沙石来压舱,意外地发现一个黑色的 沥青圆球,但拿在手上却感到很轻。打开一看,原来是一个椰子壳,里面藏着一张羊皮纸, 上面写着古文。原来,这是当年哥伦布写的一封信。当时的航海者没有无线电通讯设备,常 常利用椰子壳等飘浮物来传递信息。 ⑦椰子的果实外壳坚硬,不透水,中间是蓬松的纤维层,充满了空气,很轻,很适宜在海水 中随波飘流,作长途旅行。一旦被海浪冲到沙滩上,就可以发芽、生长。由于椰子以这种 方式传播后代,所以我们见到的椰子树,除了人工栽培的之外,几乎都长在海滩边上。 ⑧在水中旅行的种子还有很多。比如荷花,它的果实莲蓬像一艘小船,轻浮在水面上,四处 飘流,把种子带到远方。待莲蓬腐烂了,种子也就沉到了水底。第二年春天,一株新的荷 花又成长起来了。 ⑨还有睡莲,它的海绵质的浆果结构十分奇特,浆果里面装有好多种子,每粒种子外面包有 一个充满空气的囊,就像套着个救生圈,在长途飘流中,囊中的空气慢慢消失,种子就沉到 了水底。 19.你感觉到了吗——文中起“总说”作用的一个句子是(在下面横线上写出其序号): 20.你发现了吗——表示说明的内容将更进一层的一个自然段是(在横线上写出其序号): 21.你提炼了吗——抓关键词语,可用四个字概括出种子这样两种有趣的旅行方式: 22.你揣摩了吗——从全文内容看,“种子旅行”的含义是: 23.你品析了吗——第⑥自然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24.你联想了吗——请介绍种子旅行的另外一种有趣的自然方式: 【特色点示】 这个阅读题最有特色地方是它的题干。请看,6个题目分别以“你感觉到了吗”、“你发现 了吗”、“你提炼了吗”、“你揣摩了吗”、“你品析了吗”、“你联想了吗”领起,语言 简洁,指向明确,内容醒目,角度别致,表现出一种齐整之美,句式之美,排比之美。这样 的题干,艺术地表现出中考阅读题中的“对话”意识,表现出对考生的尊重与关怀,又艺术 地点示出考查的能力层次,可谓别具一格,创意新颖。 【设题分析】 这个阅读题设题的特点是角度丰富,其设题的角度通过两条线索表现出来,一条由“感 觉”“发现”“提炼”“揣摩”“品析”“联想”等能力层次构成,一条由文意把握、思路 分析……等能力层次构成——19题考查文意把握的能力,20题考查文章思路的分析能力,21 题考查要点概括的能力,21题考查词句品析的能力,22题考查内容探究的能力,24题考查联 想迁移能力,能力考点的设计非常符合新课标中“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 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的要求。 【答题指导】 答19题可以凭直觉感受到全文的总说句,也可以通过对全文内容的整体概括感受到文中的总 说句。很明显,那就是第②句。答20题需要有“文章层次”的背景知识,知道文章是一层层 地往下写的,于是就可以知道第⑤段将引出新的内容。21题要求有点高,答题有点难,可先 从第③自然段中找到“弹射”二字,然后在阅读⑥⑦⑧⑨段时反复感受到“飘流”二字。22 题要在概括全文意思的基础上答题,即“种子远离母体,找到适于自己生存的地方(与之相 近的表达也可)”。答23题要注意答题的角度:第一,增加文章的趣味性,第二,引出对椰 子等植物种子传播途径的介绍(与之相近的表达即可)。答24题一定要做到“稳”和“准”, 如“利用风力到处飘撒”、“附着在其他生物的身上带到远方”都是正确答案。 (刊载于《语文周报》) |
|
文章录入:陈敦桥 责任编辑:陈敦桥 |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