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正文 | 今天是: |
|
|
板块之美 美在板块 | |
作者:马明 黄爱妮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6/1 20:28:36 | |
板块之美 美在板块 “板块式思路”教学是余映潮老师从教几十年所独创的一种具有很强实用性、操作性的教学思路。这种教学思路是新的,它给语文教师指引了一条获取语文教学真谛的通达之路;让学生走出了学习语文的困惑和烦恼,感受到语文的美感特质,真正实践了“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思路是美的,它散发着灵动精妙的芬芳;它渗透着厚实深邃的魅力;它演绎着学以致用的实效。 一、板块教学中的灵动之美 灵动精妙,是一个优秀的教师所追求的第一目标。灵动的教学思路能使学生从传统枯燥乏味的课堂中跳跃出来,给新的课堂注入一股沁人心脾的清泉,激起无数灵动浪花,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在愉悦中思考,在愉悦中收获。 余老师在《故乡》一文中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 “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个故乡,一是记忆中的故乡,一是现实目睹的故乡”。我们能不能用课文中的内容来替代这段文字中的“故乡”呢? 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个杨二嫂,一是记忆中的杨二嫂,一是现实目睹的杨二嫂。 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个闰土,一是记忆中的闰土,一是现实目睹的闰土。 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种情感,一种是记忆中的情感,一种是现实感受中的情感。 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种交往,一种是记忆中的交往,一种是现实感受中的交往。 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农民的两种生活,一种是记忆中的生活,一种是现实中的生活。 …… 在这一板块中,余老师精心设计的导入,用一个问题概括了全篇,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闪耀出学生灵动的思绪,百花齐放。不单是在导入中,在对文本的赏析中我们可以经常见到学生的思绪被这样激活。余老师在《我愿意是急流》一文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板块: 欣赏活动三:美美地品 教师:品诗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品读《我愿意是急流》,可以从诗的意象、诗的语言、诗的修辞方式、诗的结构形式、诗的情感、诗的抒情方式等等方面进行。请同学们自选内容,自选角度,说一句品析课文美点的话。 同学们进行课堂自由析赏: ◆美在比喻的丰富多彩。 ◆美在意境开阔,画面舒展,表现出诗人自由、开朗、奔放的襟怀。 ◆美在诗人的高尚的爱情表白。 ◆美在两个比喻构成一组对应,组成一节,有着刚柔相济的和谐。 ◆美在第一节都形象地描绘了相爱双方相伴相随的亲密关系。 ◆美在急流、小河、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都是诗人的自喻。 ◆美在小鱼、小鸟、常青藤、火焰、夕阳,都是对“爱人”美好的设喻。 ◆美在“愿意”的反复咏叹,它生动美好地表现了为了爱情、为了长相厮守、“我”可以献出一切的主题。 ◆美在全诗“重章叠句”,循环往复,具有浓郁的民歌风格。 ◆美在全诗结构整齐、具有民歌反复咏唱的艺术之美。 ◆美在诗人对爱情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美在诗人的感情之美。 …… 教师补说: ◆美在全诗极富人情味,叩响人们心灵的琴弦。 ◆美在诗中的这种感情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一种崇高的精神熏陶。 ◆美在全诗既充分地表现了诗人自己的情感,又表达了人们共同的审美意识。 余老师“板块式思路”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进一步夯实了学生的基础,让学生步入了一个开放的课堂,使教师也获得了一种全新的感受。展示出了灵动之美,正因为灵动,才释放出了文本的张力,才挖掘出了学生的才华。 二、板块教学中的深邃之美 厚实深邃,是一个中学语文教师毕生追求的境界。厚积才能薄发,在余老师的“板块式思路”教学中我们可以轻易地感受到它的内涵。我们可以在余老师众多的精美教例中采撷到“深邃之美”。余老师演绎出的深邃课堂引发出了无数思想硕果,让学生在思考中借鉴,在思考中积累,在思考中钻研。余老师在《山居秋暝》一文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板块: 教学板块二:欣赏品诗方法 师:文言诗词,最袖珍的最精练的文学体裁之一。理解、品味文言诗词,人们有很多高雅的有趣的品读方法。 用译诗来解说内容。 如《山居秋暝》译诗: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 深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在幽静的松林间, 清清的泉水在碧石上流淌。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 莲叶晃动处渔船轻轻摇荡。 春天的美景虽然已经消歇, 眼前的秋景多么令人神往。 活动方式:同学们轻声朗读、体会。 师:怎样用译诗来解说内容呢?其操作要点是:①要求译成诗。②用解释、加字的手段进行扩弃。③要押韵。所译之诗不一定讲求与原诗完全对应。 如琼瑶的歌词——《在水一方》,就是改写的《蒹葭》: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 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 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 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 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未已。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踪迹; 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中伫立。 在这一板块中,余老师用译诗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优秀语文教师的坚实功底,他以整饬的句子对《山居秋暝》进行的内容解读,能使学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激发学生形成一种对美的追求,让学生在学习上化被动为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有时,余老师也用极少的文字显示出了独立特行的风格,给予课堂以深邃的美感。余老师在《散步》一文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板块: 学习内容之一:整体理解课文(理解一篇) 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表现家庭生活、表现亲情的美文。先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朗读课文,然后用一个句子介绍课文中的人物。 2.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语言介绍课中的人物: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祖孙三代人。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老年人,中年人,少年。 ◆慈祥的奶奶,孝顺的儿子,天真可爱的孙子。 ◆师:成熟的生命 幼小的生命 衰老的生命 3.请同学们跟读课文,然后用一个句子概括介绍课文的内容。 4.学生、老师用一个句子介绍课文的内容: ◆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 ◆中年人的责任感。 ◆亲情·真情·责任感·使命感。 ◆沉重的责任,自需背负。 ◆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 ◆写景·写情·写事·写意。 ◆写了一件事,表达一个“理”。 ◆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生命的摇篮。 ◆互相爱护、尊重、体贴和理解的一家人。 ◆老师完成板书:成熟的生命 爱护幼小的生命 善待衰老的生命 责任…… 余老师的“板块式思路”教学在这里让学生体悟到知识的浩瀚,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精妙,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拓展了学生思维空间,也显现出了教学艺术的深邃之美。正因为深邃,才谱写出了文本的厚度,才彰显出了学生的潜能。 三、板块教学中的致用之美 学以致用,是一个优秀教师所期望的理想状态。这里的“学”和“用”就是希望学生能在语文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余老师的“板块式思路”教学最为显著的地方就是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快速吸取氧料,有效地激发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展示致用之美的实效。余老师在《散步》一文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板块: 学习内容之三:学用文中句式(突破一点) 1.导入:文章的情感,文章的情感,要靠作者的语言来表达。这篇课文之所以人们觉得它“美”,就在于语言文字中渗透着“情”,在表“情”上,作者注意选用了精美的句式。 2.讲析: 如比较句式: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 如反复句式:前面也是妈妈的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这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3.重点学习对称句式,如: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他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上面这些句子的特点有: 第一,每个句子中都有一个分号,将句子分为明显的前后对称的两个部分,显得特别精练、精神,形式美观,是句式中的精品。 第二,这种句式讲究对称。前后两个分句的音节和字数基本相等,不仅有一种格式之美,读起来也传达出一种音乐美。 第三,它们除了用于记叙之外,还可以用于议论,用于写出精辟的警句、格言: ◆无志之人,将使生命比岗位更平凡;有志之人,将在平凡岗位上成功。 ◆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4.请同学们学用“对称句”,以“生日”为取材内容。写出一两个这样形式的句子。 在这一板块中,余老师选出文中典型句子,认真分析其精妙之处,让学生能读懂句子的内涵,发现这一类句子的普遍规律,传授了学生“渔”的方法,为后面学生造句提供了必要的准备。这一板块的运用在余老师教学中随处可见。 |
|
|
|